-
公开(公告)号:CN11704731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226391.4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26/38 , B23K26/70 , B23K101/06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异型管自主上料方法、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计算机端异型管的第一横截面轮廓图,并计算第一横截面轮廓图的第一旋转向量;基于工业相机获取待加工异型管的第二横截面轮廓图,并计算第二横截面轮廓图的第二旋转向量;计算第一横截面轮廓图和第二横截面轮廓图的相似度得分;当相似度得分低于预设阈值时,调整工业相机的参数,并重复执行上述获取第二横截面轮廓图至计算相似度得分的步骤直至相似度得分高于预设阈值;当相似度得分高于预设阈值时,基于第一旋转向量和第二旋转向量得到异型管要旋转的旋转角度,以使机械卡盘基于旋转角度对待加工异型管进行复位。实现了管激光切割设备的自主上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3415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69343.9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1 , G06F30/17 , G06T1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维管材零件识别方法、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基于目标文件,获取目标管材零件的拓扑结构信息;基于拓扑结构信息,识别目标管材零件的零件方向;基于零件方向,对目标管材零件进行投影,以获取目标管材零件外轮廓的等距离离散点;将等距离离散点与预设外轮廓特征进行对比,以确定目标管材零件的基本管型。能够通过识别管材中空方向,进而进行投影,并根据投影外轮廓对管材零件类型进行识别,从而使客户打开文件后,自动识别管材类型,方便系统自动为对应管材提供对应的切割配置方法以及后续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7170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66913.9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26/38 , B23K26/064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调节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携带有当前板材的厚度的激光输出请求;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当前板材的厚度,确定用于切割当前板材的激光的目标光束质量参数;输出模块,用于基于目标光束质量参数,输出与目标光束质量参数对应的激光,从而能够基于不同厚度的板材的切割需求来确定不同的光束质量参数M2,进而能够实现切割质量的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7553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1055108.6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贝塞尔曲线的刀具运动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激光数控系统在切割过程中相邻两段加工程序段,并将第一段加工程序段作为当前程序段,将第二段加工程序段作为下一程序段;判断当前程序段和下一程序段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得到第一判断结果;若第一判断结果为当前程序段和下一程序段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则判断当前程序段和下一程序段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得到第二判断结果;若第二判断结果为符合,则通过贝塞尔曲线对当前程序段和下一程序段中刀具路径进行过渡,得到所对应的刀具运动轨迹;基于所对应的刀具运动轨迹中的贝塞尔曲线,对该贝塞尔曲线端点的衔接速度进行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5514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840680.7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Q15/013 , G05B19/4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样条曲线连接加工直线段与圆弧段的方法与设备,属于数控加工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确定待连接的直线段与圆弧段;将所述直线段与所述圆弧段的交点确定为第三控制点,并在所述直线段的对应直线上设置第一控制点与第二控制点,以及在所述圆弧段附近设置第四控制点、第五控制点以及第六控制点;计算第一控制点的位置、第二控制点的位置、第四控制点的位置、第五控制点的位置以及第六控制点的位置;根据第一控制点的位置、第二控制点的位置、第三控制点的位置、第四控制点的位置、第五控制点的位置以及第六控制点的位置,确定样条曲线的表达式,并根据样条曲线的表达式,在待连接的直线段与圆弧段中插入样条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6352284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043949.9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26/38 , B23K26/16 , B23K26/70 , B23K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四卡盘激光切割机及管材切割方法,涉及激光加工设备,其包括卧式床身,所述卧式床身的上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卡盘、第二卡盘、第三卡盘和第四卡盘;所述第二卡盘和第三卡盘之间设置有切割头组件,所述切割头组件的一侧设置有随动下料组件一,所述随动下料组件一水平滑动安装在卧式床身内部;所述切割头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随动支撑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不仅易于床身的加工,还可直接将具有通用结构的卡盘水平安装在床身上,从而易于卡盘的安装调整,以及提高整个机床的稳定性,降低整个四卡盘激光切割机的制造及安装成本低;同时本发明还可减少整个四卡盘激光切割机的占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23765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505265.6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切割系统的选点加工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在激光切割阶段,激光切割系统的数控装置响应于操作者触发的选点加工指令,获取当前激光切割系统的加工文件中与选点加工指令对应的选点信息;数控装置根据所述选点信息,借助于容错机制分析并确定所述选点信息所属的机床定位位置及待执行的加工轨迹;数控装置根据所述机床定位位置及待执行的加工轨迹,控制激光切割系统的切割装置移动并执行切割操作。上述方法在发生加工过程异常终止情况下,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切割装置移动到达当前加工板材任意指定位置开始加工操作,保证了加工过程的完整性,提高板材利用率,节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77455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92210.7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8/3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程序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代码的生成方法、切割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G代码的生成方法用于包含计算机辅助制造模块的数控系统中,该方法包括:S1、针对待切割板材,数控系统接收用户发出的G代码生成指令;S2、响应于所述G代码生成指令,所述数控系统调用所述计算机辅助制造模块;S3、所述计算机辅助制造模块获取待切割图形的形状参数,并从所述G代码生成指令中提取工艺参数;S4、所述计算机辅助制造模块基于所述工艺参数和所述形状参数生成相应的G代码;S5、所述计算机辅助制造模块输出生成的G代码至所述数控系统的切割控制模块。该方法能提升G代码生成效率和板材切割过程中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3134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44877.5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程序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材排样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的方法包括:S1、针对目标零件对应的每个待排样图形,获取待排样图形的轮廓信息,基于轮廓信息得到待排样图形的外轮廓信息;S2、基于外轮廓信息,得到待排样图形的轨迹点信息;S3、基于待排样图形的轨迹点信息,确定轨迹点的最小凸包络矩形;S4、基于预先建立的排样坐标系,确定最小凸包络矩形与排样坐标系中x轴的夹角角度;S5、基于确定的夹角角度,将目标零件对应的待排样图形向x轴方向旋转夹角角度;S6、基于目标零件旋转后的待排样图形在板材中进行排样。通过本申请的板材处理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板材利用率,还能缩短排样时间,提升排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28032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237571.8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03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程序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形加减速的B样条速度前瞻控制方法、设备和介质,方法包括:S1、获取待加工轨迹,待加工轨迹为B样条曲线;S2、将B样条曲线按曲率局部极值点进行划分,得到多条B样条曲线段;S3、基于预设系统参数以及各条B样条曲线段端点处的曲率信息,对每条B样条曲线段分别通过S形加减速算法进行速度规划,得到每条B样条曲线段的速度规划信息;S4、基于每条B样条曲线段的速度规划信息对B样条曲线段的动力学参数进行调整;S5、基于调整后的动力学参数,通过S形加减速算法对B样条曲线速度进行前瞻控制。该方法解决了B样条插补时弓高误差超限以及加速度超限的问题,提升了机床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