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91205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310498918.9
申请日:2013-10-22
Applicant: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Inventor: 本田武信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一种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的制造装置,即使是具有多个不同摩擦特性的帆布,也能使与模具接触的面的接触阻力相同。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具备形成为环状且横截面呈C字状的主体树脂部、和沿主体树脂部的长边设置在主体树脂部的内侧面的帆布,帆布具备滑动布和设置于主体树脂部且具有高摩擦特性的基布,滑动布以覆盖基布的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于基布,具有比基布低的摩擦特性,制造装置具备:模具,其使主体树脂部和帆布一体成型;挤出机,其将通过模具成型出的移动扶手挤出;以及引导带,其在模具内配置为与具有高摩擦特性的基布的中央部下表面接触,具有与滑动布相同的低摩擦特性并构成为环状,环状的引导带与帆布一起被从模具挤出。
-
公开(公告)号:CN105984114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10150765.2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Inventor: 本田武信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扶手的制造方法,该移动扶手能够容易地进行维护。准备预先浸渍有树脂的加强布(13)。并且,在横截面呈C字状的扶手主体(15)的端部(15a)形成切口(16a和16b),该切口在端面和导轨保持部的表面处开口。在扶手主体(15)的端部(15b)形成切口(17a和17b),该切口在端面和导轨保持部的表面处开口。在通过使切口(16a和16b)与切口(17a和17b)对置而形成于端部(15a)和端部(15b)处的连续的空间内配置加强布(13),在该状态下进行加热成型。由此,使扶手主体(15)的端部(15a)和端部(15b)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905774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099490.4
申请日:2016-02-23
Applicant: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23/24 , D03D15/00 , D10B2321/04 , D10B23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扶手用帆布、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乘客输送机用扶手及其制造方法,可以减少在制造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或者乘客输送机用扶手)时的宽度方向的收缩量。扶手用帆布具有基布(23)和滑动布(24)。基布(23)是使用经纱(25)和纬纱(26)编织而成的。滑动布(24)设置在基布(23)上。滑动布(24)覆盖基布(23)的表面的一部分。并且,滑动布(24)是使用经纱(27)和纬纱(28)编织而成的。经纱(27)具有比经纱(25)低的摩擦特性。并且,经纱(27)比经纱(25)容易磨损。纬纱(28)具有比经纱(25)低的热收缩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692224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386680.5
申请日:2014-08-07
Applicant: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Inventor: 本田武信
IPC: B66B2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23/24
Abstract: 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其能够防止两个端部的连接部被剥离开。该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具备:树脂部件,其通过使两个端部对置而被设置成环状;帆布部件,其在树脂部件的内侧,且在与树脂部件的两个端部的对置部相对应的位置处使两个端部对置,由此与树脂部件一起被设置成环状;以及加强布部件,其在帆布部件的内侧覆盖帆布部件的两个端部,并且在与帆布部件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在与帆布部件的两个端部的对置部相对应的中央部、帆布部件的一个端部那一侧的端部以及帆布部件的另一个端部那一侧的端部处,具有多个凹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723233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0910137480.5
申请日:2009-04-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Inventor: 本田武信
IPC: B66B2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2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机移动扶手装置、乘客传送机用扶手及制造方法。该乘客传送机的移动扶手装置能够同时降低由于移动扶手在引导轨道上滑动而产生的滑动阻力、以及扶手驱动装置中所需的驱动辊的按压力。该乘客传送机的移动扶手装置中,在横截面呈C字形状的环状的移动扶手(8)的内侧面上,沿该移动扶手(8)的长度方向形成有与扶手驱动装置(10)对应的高摩擦部以及与引导轨道(13)对应的低摩擦部。并且上述低摩擦部构成为摩擦特性比高摩擦部要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157193B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710180632.0
申请日:2007-09-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梯钢缆槽加工装置,能够短时间实施形成在驱动钢缆轮等上的钢缆槽的翻新加工,并能够防止电梯的服务质量下降。该钢缆槽加工装置设置有装卸自如地设置在电梯的固定架(5)上的安装部(8)、被配置在与驱动钢缆轮(4)上的钢缆槽(4a)中的未卷挂悬吊电梯吊箱的主钢缆(2)的钢缆槽部分相对位置的加工部(9)、设置在安装部上可沿驱动钢缆轮的转轴方向和半径方向移动自如地支承加工部的可动支承部)(13);加工部具有磨削加工钢缆槽的旋转型的磨削砂轮(10),该磨削砂轮的旋转轴线(16)被固定为与起自驱动钢缆轮上的加工点的切线(17)大体呈(30)度的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723222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137484.3
申请日:2009-04-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Inventor: 本田武信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既有电梯的改造方法以及电梯装置,该改造方法无需改变轿厢的大小就能够将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改造成绳索式电梯装置。将在直连式液压电梯装置中使用的液压起重器(22)从起重器保护管(6)内撤除,其中该起重器保护管(6)在井道(1)的底坑(5)底面(5a)上开口;在该起重器保护管(6)的内部空间中配置对重(7),其中在所述对重(7)上转动自如地设有吊轮(14)。然后,将主绳索(8)的一端部连接到电梯的轿厢(2)上,并且使主绳索(8)的中间部在通过轿厢(2)的侧方后绕挂在吊轮(14)上,并且,将主绳索(8)的另一端部连接到井道(1)的固定体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905774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610099490.4
申请日:2016-02-23
Applicant: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扶手用帆布、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乘客输送机用扶手及其制造方法,可以减少在制造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或者乘客输送机用扶手)时的宽度方向的收缩量。扶手用帆布具有基布(23)和滑动布(24)。基布(23)是使用经纱(25)和纬纱(26)编织而成的。滑动布(24)设置在基布(23)上。滑动布(24)覆盖基布(23)的表面的一部分。并且,滑动布(24)是使用经纱(27)和纬纱(28)编织而成的。经纱(27)具有比经纱(25)低的摩擦特性。并且,经纱(27)比经纱(25)容易磨损。纬纱(28)具有比经纱(25)低的热收缩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84166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510242931.7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Inventor: 本田武信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引导轮的槽加工方法,其能够减轻用于加工在引导轮上形成的槽的劳动和工夫。首先,从引导轮(11)的卷绕有第1曳引绳索的第1槽卸下第1曳引绳索。在将第1曳引绳索从第1槽卸下后,驱动驱动绳轮(10)使引导轮(11)旋转,利用加工装置(12)加工引导轮(11)的第1槽。接下来,使卷绕于引导轮(11)的第2槽中的第2曳引绳索向第1槽移动,将第2曳引绳索卷绕到第1槽中。在将第2曳引绳索卷绕到第1槽中后,驱动驱动绳轮(10)使引导轮(11)旋转,利用加工装置(12)加工引导轮(11)的第2槽。
-
公开(公告)号:CN105084190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510239242.0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Inventor: 本田武信
IPC: B66B2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及移动扶手的制造方法,其能够防止生产率恶化,且能够减少抗拉体从表面探出的情况。移动扶手(2)具备主体树脂部(5)和抗拉体(7)。抗拉体(7)沿着主体树脂部(5)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主体树脂部(5)的内部。并且,抗拉体(7)具备树脂芯(8)和多条子绳(9)。树脂芯(8)具有比构成主体树脂部(5)的树脂的熔点低的熔点。子绳(9)以卷绕于树脂芯(8)的方式配置在树脂芯(8)的周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