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37039B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810032412.8
申请日:2008-01-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气相沉积辅助合成固相法合成LiFePO4/C材料的方法,也即是制备碳包覆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属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特点是采用化学气相法沉积辅助固相反应法来合成碳包覆磷酸铁锂,即LiFePO4/C材料。本发明方法是采用含锂、含铁、含磷的原料前驱体,经混合、球磨机研磨、预热处理、煅烧与气相沉积各步骤,最后制得碳包覆磷酸铁锂即LiFePO4/C材料。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是能有效控制LiFePO4的化学成分、碳含量和粉料粒经;制得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好,可改善材料的倍率充放电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214942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810032410.9
申请日:2008-01-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ixMy(PO4)z类化合物的电子束辐照合成方法,该化合物特别适合于制备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属纳米无机化合物能源材料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一种LixMy(PO4)z类化合物的电子束辐照合成方法,化学通式中M为Fe、Co、Ni、Mn、V、Cu、Ti、Cr、Mg或Zn中的任一种或任两种;X、Y、Z是根据不同化学式所确定的系数;本发明的特点是:将含有M金属离子、锂离子及磷酸根离子的混合溶液进行电子束辐照,形成初始物,然后将该初始物分离出来,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得到粒径为50~100nm的LixMy(PO4)z化合物;该化合物可用作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所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功率为2.5MeV、电流为40mA、辐照剂为20~40Mrad。
-
公开(公告)号:CN104966823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352930.8
申请日:2015-06-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材料表层具有成分浓度梯度的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于电化学和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共沉淀法在反应釜中制备直径为10‑12 μm的Ni0.80Co0.15Al0.05(OH)2内核,然后控制加入到反应釜中镍盐浓度逐渐降低,钴和铝浓度逐渐增加,并以该复合前驱体固相嵌锂,得到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镍钴铝酸锂核壳结构复合材料。该材料以具有高比容量的LiNi0.80Co0.15Al0.05O2为内核,壳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减小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避免电解质和正极材料之间发生副反应导致金属阳离子的溶解和材料主体结构变化,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143631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410199514.4
申请日:2014-05-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气凝胶负载二氧化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的主要过程和步骤如下:将质量比为2:1~1:3氧化石墨烯和水溶性锡盐搅拌、超声,加入0.1~2 mL有机胺溶液转入水热釜,80℃~180℃下保持6~24 h,然后取出圆柱状产物、冷冻干燥即得到石墨烯气凝胶负载二氧化锡复合材料。本发明得到的石墨烯气凝胶负载二氧化锡复合材料,薄层石墨烯交错连接,形成微米级孔道,石墨烯的表面均匀负载3~6 nm的二氧化锡颗粒。这种三维立体结构具有非常好的电解液浸润性,并可充分发挥石墨烯的优良导电性,同时控制二氧化锡颗粒生长,降低其体积膨胀带来的负面效应,提高了其作为负极材料的结构稳定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889417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510238355.9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辐照合成纳米银/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步骤:a.配制成聚乙二醇PEG1500溶液,加入氧化石墨烯,得氧化石墨烯混合溶液;b.配成硝酸银溶液,加氨水,得Ag(NH3)2OH溶液;c.将氧化石墨烯混合溶液与Ag(NH3)2OH溶液按体积比混合,再加入异丙醇,然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充分混合;d.将混合溶液置于密封容器中,通入氮气,氮气饱和;e.将配制的混合溶液置于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辐照处理;f.用乙醇洗涤辐照反应生成物,蒸馏水清洗,高速离心分离,得到分离后的生成物;g.将分离的生成物放在真空燥箱干燥,干燥后得到纳米银/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该方法中步骤简单,耗时短,还原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未涉及到还原试剂,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151820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099131.5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蓄能电池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它包括电动汽车充电站(5)、充电设备(6)和监控系统(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组件(1)、蓄能系统(2)、供电管理系统(8)、电池组件断路器(3)、磷酸铁锂蓄能电池系统(4)和电池管理系统(10);所述的磷酸铁锂蓄能电池系统装载在电池箱移动设备,通过与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站内监控系统连接、管理,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电量不足时则将蓄能电池系统转运至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储能基地进行补电,继续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依赖于现有电网的移动式蓄能电池电动汽车充电模式,建站位置、规模任意可选,形式灵活多样,便于普及。
-
公开(公告)号:CN103078108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14878.6
申请日:2013-01-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负载菱面体氧化铁复合材料及其水热合成方法。其典型的特征为以单层石墨烯作为基体骨架,菱面体氧化铁在石墨烯片层两面均匀生长,菱面体氧化铁的颗粒尺寸为50~150nm,各个面都是规则的平行四边形。菱面体氧化铁可以通过石墨烯片层实现良好的导电性,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表观电导率。该材料制备经过两个典型步骤,一是制备热解石墨烯,二是水热合成石墨烯负载菱面体氧化铁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石墨烯负载菱面体氧化铁复合材料工艺简单,可逆容量高、循环性能好,是一种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077835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13230.7
申请日:2013-01-1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负载花状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及其超声合成方法。其典型的特征为花状MnO2与石墨烯片层的复合,而花状二氧化锰又是由许多薄片相互组装而成。石墨烯作为基体骨架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花状二氧化锰可以通过石墨烯片层实现良好的导电性,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表观电导率。生长在石墨烯两侧的花状二氧化锰直径为100~300nm,薄片的厚度为1~10nm。该材料制备经过两个典型步骤,一是制备热解石墨烯,二是超声合成石墨烯负载花状二氧化锰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石墨烯负载花状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工艺简单,电极电容高、循环性能好,适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066283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13238.3
申请日:2013-01-1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1M4/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三维有序大孔结构磷酸锰锂材料的方法。首先,制备球径为160±10n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胶体晶体模板。然后将含锂源化合物、锰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按摩尔比为1.0~1.1:1:1称取混合,加入1~30wt%的有机碳源,磁力搅拌得到前驱体溶液。将PMMA模板浸渍在上述前驱体混合溶液中,经抽滤及室温下充分干燥后,将所得固体物质置于管式炉中,升温速率:1℃/min,惰性气体保护高温煅烧,得到三维有序大孔结构磷酸锰锂材料。这种三维有序大孔结构显著提高了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比容量和充放电结构稳定性,同时原材料廉价易得,制备过程简单,操作条件易于控制,是一种廉价、简单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214942B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810032410.9
申请日:2008-01-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ixMy(PO4)z类化合物的电子束辐照合成方法,该化合物特别适合于制备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属纳米无机化合物能源材料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一种LixMy(PO4)z类化合物的电子束辐照合成方法,化学通式中M为Fe、Co、Ni、Mn、V、Cu、Ti、Cr、Mg或Zn中的任一种或任两种;X、Y、Z是根据不同化学式所确定的系数;本发明的特点是:将含有M金属离子、锂离子及磷酸根离子的混合溶液进行电子束辐照,形成初始物,然后将该初始物分离出来,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得到粒径为50~100nm的LixMy(PO4)z化合物;该化合物可用作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所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功率为2.5MeV、电流为40mA、辐照剂为20~40Mrad。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