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88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689752.3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渗透性共价有机骨架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植物活性药物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的高渗透性共价有机骨架复合纳滤膜主要用于植物活性药物分离,渗透通量高达100L·m‑2·h‑1·bar‑1,对不同分子量的植物活性药物均展现出较高的截留率。此外,所制备的高渗透性共价有机骨架复合纳滤膜还实现了对染料分子的高截留率,可达到97%。由于该复合纳滤膜具有亲水的、高度光滑的表面,还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能,在4mol/L盐酸中浸泡30天后,对虎红染料的截留率依旧可大于97%,此外在6mol/L氢氧化钠中浸泡24h后,膜对虎红染料的截留率保持在97%。
-
公开(公告)号:CN1189879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72766.8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自清洁能力的绿色油水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该油水分离膜是通过氯化铁中的Fe3+金属离子与鞣花酸上的酚羟基络合制备金属酚醛网络;再将聚乳酸溶于二氯甲烷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中,在水浴锅条件下溶解配成静电纺丝液,然后通过静电纺丝机在高压条件下制备成纺丝薄膜;最后将其浸入氯化铁的乙醇溶液,之后再浸入鞣花酸甲醇溶液中,多个循环后得到油水分离膜。本发明还可以在配置静电纺丝液时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得到含有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聚乳酸静电纺丝膜。本发明旨在解决传统油水分离膜制备过程中的高污染、高能耗等问题,因此在水包油乳液分离以及高透水性膜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0188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0418881.8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里香中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属于生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提取精油:在百里香中加入混合酶和溶有NaCl的蒸馏水密封超声,再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百里香精油;S2、提取百里香多糖:提取百里香精油后,离心收集残液和残渣,残渣备用,将残液旋转蒸发浓缩后,加入Sevage试剂混合振摇,离心分液除去蛋白,得到上清液,然后加上清液3倍无水乙醇静置过夜,收集沉淀并冷冻干燥得到百里香多糖;S3、提取总黄酮:残渣晾干,向残渣中加入乙醇超声提取总黄酮。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百里香中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不仅节省原料,而且低成本、精准、高效地实现了百里香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7482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20937.X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离子型共价有机骨架复合膜、制备方法及其在分离染料和盐中的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改进的铸造‑沉淀‑蒸发方法制备了离子型共价有机骨架复合膜,用于分离染料和盐类废水。复合膜能够实现盐和染料混合物的分离,表现出较高的染料排斥率(~97%)和较低的盐保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4798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1720545.0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刺五加/乳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刺五加改性乳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要解决现有天然乳胶制品的强度较低的问题。方法:一、将刺五加片材进行干燥、粉碎,得刺五加粉体;二、将天然乳胶干燥得天然乳胶溶液;三、向天然乳胶溶液中加入刺五加粉体、促进剂、防老剂、硫化剂、抑菌剂和硫化活性剂,搅拌,获得乳胶混合液A;四、对乳胶混合液A进行预硫化处理,制成半硫化胶乳;五、将半硫化胶乳用模具成型后,进行硫化处理,得到刺五加/乳胶复合材料。本发明将刺五加粉末作为纤维材料,增强天然乳胶材料的力学性能。刺五加原料活性成分的挥发又可对人体起到保健作用。本发明用于制备乳胶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29312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011171770.4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刺五加叶片生物量和营养价值的栽培方法,涉及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栽培方法,通过移栽后平茬抚育和配方肥施用,达到提高叶片生物量和营养价值的目的。经过所述栽培方法处理的刺五加苗木的叶片生物量显著提高,包括叶片展叶面积、叶片质量、叶片干重;主要的营养成分也显著提高,包括芦丁、异嗪皮啶、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显著提高刺五加林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57530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68743.8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白鲜根中梣酮含量的间作调光方法,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白鲜种植方法易出现梣酮含量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白鲜根中梣酮含量的间作调光方法,将白鲜与叶用杜仲进行间作,具体为每1行叶用杜仲间作2~4行白鲜。本发明利用株高100~200cm的叶用杜仲形成遮荫为白鲜创造阴凉生长环境,有效提高了白鲜根中梣酮含量,所得白鲜皮中梣酮含量达到0.147%,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梣酮不得少于0.050%的要求,提升了药用植物的栽培质量,减少人工遮荫环节投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药材种植的综合收益,解决了白鲜种植收益期长,投资风险大的问题,提高了种植户抗风险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318137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710400.1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61K36/254 , A61K9/48 , A61K47/36 , A61P39/00 , A61K1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刺五加粉胶囊的制备方法,属于植物根茎提取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刺五加为原料,采用乙醇回流提取以将皂苷溶出,并通过壳寡糖包裹后经喷雾干燥得到一种水溶性刺五加粉胶囊,该工艺流程不仅绿色、环境友好,操作简便,溶出性好,还易于放大至产业化生产;且本发明为其他不溶于水的中草药水溶性制备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并进一步拓宽了给药途径和使用对象;此外,通过本发明制得的包合物因生物利用度高而使其疗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治疗成本。因此,本发明公开保护的技术方案极具市场应用与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29312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71770.4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刺五加叶片生物量和营养价值的栽培方法,涉及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栽培方法,通过移栽后平茬抚育和配方肥施用,达到提高叶片生物量和营养价值的目的。经过所述栽培方法处理的刺五加苗木的叶片生物量显著提高,包括叶片展叶面积、叶片质量、叶片干重;主要的营养成分也显著提高,包括芦丁、异嗪皮啶、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显著提高刺五加林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62431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581559.3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根系挥发性有机物化感作用研究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植物根系挥发性有机物化感作用研究装置及方法。研究植物根系挥发性有机物化感作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植物的根系放置在挥发性有机物收集器内,并且将植物的茎穿过橡胶筒,将植物的叶片部分放置在有机物收集器的上方,然后使用封口夹将橡胶筒夹紧,使橡胶筒处密封;S2:在反应器内的样品盘内放置植物、土壤和微生物;S3:注射器通过橡胶软管将反应器内的空气抽出,挥发性有机物收集器内收集的挥发性有机物通过聚四氟乙烯管进入反应器内与植物、土壤和微生物接触;S4:对植物、土壤和微生物取出进行化验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