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戊四醇双磷酸酯二酰氯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14000A

    公开(公告)日:2003-04-30

    申请号:CN02133071.9

    申请日:2002-09-26

    Abstract: 季戊四醇双磷酸酯二酰氯的合成方法,它属于磷酸酯类的合成方法。其方法是;a.采用季戊四醇和三氯氧磷为原料,并采用极性溶剂进行回流反应;b.反应温度控制在40~90℃,反应时间为5~12小时;c.反应采用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在反应加热前或反应过程中加入;d.蒸出溶剂后进行洗涤,并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季戊四醇双磷酸酯二酰氯。本发明同已有技术相比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反应温度、简化了后续处理工艺,并能获得高质量的产品,节省了能源。

    一种骨修复发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869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110266648.3

    申请日:2021-0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羟基磷灰石、纳米纤维素为增强体,聚乳酸为基体树脂的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发泡复合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纳米羟基磷灰石20~80份,表面改性纳米纤维素5~30份,聚乳酸10~50份,发泡剂1~15份,活化剂0.05~0.50份,抗氧剂0.1~0.5份,热稳定剂1~5份,生物降解促进剂10~50份。实施方案是在纳米羟基磷灰石中加入增强材料纳米纤维素,再以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乳酸作为基体,同时加入发泡剂及其它助剂,经发泡制成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孔隙连通性,又具有优良机械性能的纳米纤维素/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且所涉及到的原料来源广泛,材料制备过程无污染,制备工艺简单易实现。

    一种亲水性、高孔隙率的静电纺纳米纤维膜

    公开(公告)号:CN11699962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471457.5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亲水性、高孔隙率的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修复材料领域。本发明使用聚乙烯醇作为载体,将纳米无机填料与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共混的方式,设计并制备了含有生物活性玻璃的纳米聚酯纤维膜。所制备的聚酯纤维膜复合材料有良好的亲水性和较高的孔隙率,致密性良好。以其制备的生物支架材料具有一定的抗张强度,利于药物的搭载和隔绝外部,有利于皮肤创伤修复。这种由静电纺的生物聚酯纤维膜材料有望成为皮肤替代候选物,以解决皮肤修复材料不足的问题。

    一种骨修复发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869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266648.3

    申请日:2021-0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羟基磷灰石、纳米纤维素为增强体,聚乳酸为基体树脂的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发泡复合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纳米羟基磷灰石20~80份,表面改性纳米纤维素5~30份,聚乳酸10~50份,发泡剂1~15份,活化剂0.05~0.50份,抗氧剂0.1~0.5份,热稳定剂1~5份,生物降解促进剂10~50份。实施方案是在纳米羟基磷灰石中加入增强材料纳米纤维素,再以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乳酸作为基体,同时加入发泡剂及其它助剂,经发泡制成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孔隙连通性,又具有优良机械性能的纳米纤维素/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且所涉及到的原料来源广泛,材料制备过程无污染,制备工艺简单易实现。

    纤维素、微晶纤维素、聚碳酸亚丙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1166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51588.9

    申请日:2012-07-20

    Inventor: 张秀成 李红媛

    Abstract: 纤维素、微晶纤维素、聚碳酸亚丙酯(PPC)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PPC/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PPC/纤维素复合材料由PPC、纤维素或微晶纤维素、封端剂、润滑剂、抗氧剂、热稳定剂、增塑剂和生物降解促进剂组成。制备方法是将混合物冷混,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再热压成型。本发明解决了PPC力学强度低、耐热性差的问题,添加纤维素或微晶纤维素也使得PPC/纤维素复合材料仍为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工艺简单,步骤简练。本发明制备的PPC/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大可达37.26MPa,断裂强度≥10%,弯曲强度最大可达52.56MPa,弯曲强度与PPC相比提高了2~38倍,弯曲弹性模量≥3584MPa,冲击强度≥0.7kJ/m2。在食品包装、医用材料以及工程塑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三嗪系齐聚物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00657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710071927.4

    申请日:2007-03-23

    Abstract: 三嗪系齐聚物及其合成方法,它涉及一种三嗪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反应过程不连续、反应时间长、有机溶剂用量大、溶剂回收困难、产物热稳定性差和成炭量低的缺点。本发明三嗪系齐聚物的结构通式为:合成方法为:向三聚氯氰中加入溶剂,滴加醇胺和缚酸剂,生成三聚氯氰的一取代物;升高温度,滴加二胺和缚酸剂,生成三聚氯氰的二取代物;将二胺和缚酸剂加入到反应溶液中,升高反应温度,反应结束后,经抽滤、水洗、烘干后得到三嗪系齐聚物。本发明产品是一种的三嗪系齐聚物,具有成炭和膨胀能力强,且热稳定性好的优点。本发明方法具有反应过程连续、反应时间短、合成工艺简单、有机溶剂用量少、有机溶剂回收便捷高效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