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73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433459.4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5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伪势格子玻尔兹曼模型模拟沸腾过程的自由设定初始成核点位的方法,基于平直均匀壁面的沸腾模拟,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成核点个数及成核点润湿性质在壁面格点范围内确定特征格点及相应的润湿参数,通过润湿参数的极值点位设定成核点的初始位置;(2)通过在特征格点之间插值得到其他格点的参数,以此对壁面格点的润湿参数进行初始化设定,并在初始的一定时间步内保持不变;(3)设定在一定时间步后,按照所期望的设置形式及润湿性需求对壁面格点的润湿参数进行更新;本发明不依赖温度、表面结构等因素的刺激来激活成核点,可对成核点数量、分布、润湿性质进行设定,成核后可便捷地按所期望的格式控制壁面润湿状态。
-
-
公开(公告)号:CN11831535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61668.X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L23/367 , B22F10/28 , B22F10/366 , B33Y10/00 , B33Y70/00 , B33Y80/00 , C22C1/04 , H01L23/373 , H01L23/38 , H01L23/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沸腾强化传热装置,涉及微重力环境电子芯片散热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多孔记忆合金,且密封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制冷工质,多孔记忆合金浸没在制冷工质内;所述密封壳体的底部连接有散热芯片,且密封壳体与散热芯片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所述密封壳体的顶部内壁安装有多个翅片,翅片的表面涂镀有疏水涂层。本发明采用多孔记忆合金一方面在微重力下为沸腾传热提供了额外的毛细作用力,另一方面在变热流工况运行时能够实现自适应调整增强换热能力,兼顾微重力环境下高热流与变工况的芯片散热需求,最大化保障航天电子芯片的长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272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84297.X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中水源热泵耦合厌氧消化系统,涉及厌氧消化复合供能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光伏板模块,所述光伏板模块的背面安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循环进水口与循环出水口,且循环进水口与循环出水口之间相互贯通;所述光伏板模块的侧壁上电性连接有蓄电单元;所述循环出水口通过导管连接有蓄热水箱,蓄热水箱通过导管与循环进水口连接,所述蓄热水箱通过导管连接有厌氧消化单元。本发明利用太阳能光热耦合中水源热泵技术满足厌氧消化过程发酵增温热需求,太阳能和中水余热之间能源互补,在太阳辐照度较低的条件下利用中水源热泵单元辅助供热,保证供热过程的连续性以及厌氧消化单元的温度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02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78372.8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序梯级多孔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极制备方法包括:(1)碳化前驱体溶液的合成;(2)在二氧化硅基底上旋涂单层聚苯乙烯微球;(3)采用溅射法或者浸泡等方法在微球间的空隙填充前驱体溶液;(4)将模板与前驱体的结合物放入马弗炉内高温碳化,并去除模板;(5)重复步骤(2)‑(4)逐层采用不同尺寸的微球进行造孔,从而获得有序梯级多孔微孔层(MPL);(6)将制备的有序梯级多孔微孔层从二氧化硅基底转移到气体扩散层(GDL)上,并和其他组件热压成单电池。本发明在电极内部形成有序梯级大孔和随机分布的小孔,在毛细力作用下电极内部形成气液分离通道,有效地提高电极内部的物质传输效率。同时,本发明还可以通过有序梯级大孔调节电极内部液态水的平衡,可以在低压条件保留液态水以满足质子交换膜的水合作用并在高压条件下有效的排除过量的液态水防止电池内部的水淹,有效的提高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29941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93416.3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定形的无机盐/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相变材料包括以下组分:三水合乙酸钠85.5%‑87.4%、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3.60%‑3.68%、聚丙烯酸钠0.90%‑0.92%,以及膨胀石墨8%‑10%。本发明以三水合乙酸钠为主要的能量存储剂,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作为成核剂用于降低无机盐相变材料的过冷度,聚丙烯酸钠作为增稠剂避免无机盐相变材料发生相分离,膨胀石墨作为多孔基材支撑材料,可增强相变材料导热性。所述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55‑58℃,过冷度为2.4‑3.8℃,相变潜热约为220kJ/kg,导热系数为1.48‑2.07W/(m·K),渗漏率低于5%,膨胀率低于1.5%,制作过程简单,使用寿命长,可适用于暖通空调、余热回收、电子设备热管理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906998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21902.3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8F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结构的高性能冷凝换热管,是一种基于仿生结构的高性能冷凝换热管,用于将水蒸气或有机蒸气高效冷凝并及时排走冷凝液。该冷凝换热管包括带有疏水微槽道结构的换热管基管(1),设置在换热管基管(1)表面上的超疏水基底(2),分布在所述超疏水基底(2)上的疏水微槽道结构(4)和分布在所述疏水微槽道结构(4)上的针状亲水仿生结构(3)。经过基于超声波雾化的喷雾干燥技术处理的换热管基管有效地改善了材料的表面性能,降低了表面能,在换热管表面形成更稳定的珠状冷凝;分布在冷凝表面上的疏水微槽道可以将运动到所述针状亲水仿生结构根部的液珠及时引导走,保证冷凝循环的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06441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610600260.1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 , B27M1/00 , B01D53/8687 , B01D2257/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材内VOCs脱除装置,包括具有物料门的脱除舱及位于脱除舱内的脱除电场,在所述脱除舱内设置有传送带、进风口、出风口以及风机,所述风机固定在脱除舱内顶部,在所述脱除舱内还设置有一与所述脱除电场的电源连接的针状电极和一复合等离子体与光催化装置;所述脱除电场由直流高压电源和两块电极板组成;所述复合等离子体与光催化装置包括纳米光催化泡沫镍网和催化光源,所述催化光源设置在所述光催化泡沫镍网的内部,在光催化泡沫镍网的表面涂有光催化剂。本发明通过等离子体、高压静电及光催化技术,对人造板材进行净化处理,拥有脱除效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5267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02334.8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雷达天线阵面非均匀热流密度散热结构,包括天线阵面,其正面安装有辐射单元,背面安装有液冷板,天线阵面上T/R组件与液冷板连接;液冷板底部焊接有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所形成的梯度多孔结构,液冷板通过密封件实现与液冷外壳的密封;液冷外壳包括进液通道、出液通道及液冷腔,液态金属作为冷却液经进液通道、液冷腔与液冷板换热后通过出液通道流出。本发明采用高导热性的液态金属作为冷却液并结合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所形成的梯度多孔结构有效解决了高超音速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导引头探测雷达非均匀热流密度问题,并且相较于常规气液两相流散热具有更优异的稳定性,强化换热的同时又能节约金属耗材并减少冷却剂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62834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210184940.5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L23/427 , H01L23/367 , H01L23/373
Abstract: 一种复合液态金属和热管的芯片散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含有上下两部分腔体,上腔体内部设置双极强磁铁,所述双极强磁铁连接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壳体顶部的电机,所述壳体的底面设置石墨烯热沉,所述石墨烯热沉贴合芯片,所述壳体与所述石墨烯热沉的接触面以及所述石墨烯热沉与所述芯片的接触面之间均匀填充导热硅脂,下腔体内壁面设置泡沫金属层,所述壳体的下腔体内填充液态金属,还包括热管,所述热管贯穿所述下腔体,所述热管内部填充水,用于对所述液态金属进行散热,所述热管为L型,热管一端外围设置翅片,用于对水进行散热。本发明能够快速均衡芯片的表面温度,高效吸收芯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将热量传递到外界环境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