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构反射型透镜天线、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2617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317622.7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重构反射型透镜天线、探测方法,所述可重构反射型透镜天线包括馈源天线、可重构透镜以及与所述可重构透镜电连接的控制器;其中,所述馈源天线用于向所述可重构透镜辐射电磁波;所述可重构透镜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基于探测需求生成多个探测波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重构反射型透镜天线主要应用于探地雷达系统,由于在探地雷达系统的天线设计中引入可重构透镜技术,因此能够使得设计出的天线能够利用可重用的软硬件资源,并根据不同探测环境和探测需求,更加灵活地改变所辐射的电磁波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探测精度和效率。

    可重构反射型透镜天线、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2617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317622.7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重构反射型透镜天线、探测方法,所述可重构反射型透镜天线包括馈源天线、可重构透镜以及与所述可重构透镜电连接的控制器;其中,所述馈源天线用于向所述可重构透镜辐射电磁波;所述可重构透镜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基于探测需求生成多个探测波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重构反射型透镜天线主要应用于探地雷达系统,由于在探地雷达系统的天线设计中引入可重构透镜技术,因此能够使得设计出的天线能够利用可重用的软硬件资源,并根据不同探测环境和探测需求,更加灵活地改变所辐射的电磁波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探测精度和效率。

    一种海洋坐底式水平正交发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42321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34936.4

    申请日:2015-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坐底式水平正交发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系统由甲板端部分、深拖缆部分和水下部分等部件集合而成,甲板端部分实现通信控制和供电功能,深拖缆部分实现信息和电力传输以及牵引功能,水下部分实现通信控制和水平正交电磁波发射功能,各个部件间协同作业,在海底利用水平正交发射电极实现了分时发射人工源电磁波的功能。通过该系统与水下电磁信号接收设备相配合,按照所提供的使用方法,可以实现基于人工可控源电磁信号进行海底矿产资源探测的目标。该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探测成本低的特点。

    一种用来测量海底微弱电场信号的电极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8661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55403.7

    申请日:2012-03-06

    Abstract: 一种用来测量海底微弱电场信号的电极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极装置包括银/氯化银电极、电极保护罩、电极保护盖、信号传输接插件,其中银/氯化银电极由银/氯化银电极片、微孔管、有机玻璃棒、氯化银粉末和硅藻土的混合物组成;电极保护罩和电极保护盖采用ABS材料;电极保护罩上部设计是实现信号传输接插件与银/氯化银电极的连接以及银/氯化银电极的密封;电极保护罩下部与电极保护盖设计为表面多孔;信号传输接插件用O型圈与电极保护罩顶端密封;电极保护盖固定于电极保护罩底部。本发明电极装置具有更低的噪声,较好的弱信号分辨能力,稳定性好,能够准确测量海底微弱电场信号。

    一种超音频电磁发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30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32726.6

    申请日:2024-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音频电磁发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高分辨地球电磁特性综合测量领域,该超音频电磁发射装置位于电磁发射机和发射天线之间,超音频电磁发射装置包括测量单元、主控单元、驱动单元、高频变压器和阻抗匹配单元;主控单元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测量模块的发射频率和相位差角,并根据电磁发射机的发射频率向驱动单元发送切换阻抗匹配单元中的谐振电容以及工作绕组的控制指令,并根据相位差角向驱动单元发送调整阻抗匹配单元中的可控电抗器的电感值的控制指令。本发明弥补了传统超音频电磁大电流发射技术的不足,通过闭环控制显著放大发射机发射电流,可实现发射电流在宽频带全频域的提升,适配度广,优势明显。

    一种正交基模磁通门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731515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710703153.6

    申请日:2017-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交基模磁通门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钴基非晶丝、激励电流源、感应线圈、时钟源、前置放大器、带通滤波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器和反馈通道。其中,钴基非晶丝、激励电流源和时钟源构成传感器的激励电路;感应线圈、前置放大器、带通滤波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器、反馈通道和时钟源构成传感器的测量电路。所述激励电流源为含有偏置的交流电流源,即同时含有DC成分及AC成分,其中DC幅值大于AC峰值,使得激励电流源处于单极性状态,带有偏置的电流源相比传统的双极性电流源大幅抑制磁芯的巴氏噪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正交基模磁通门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噪声低、非线性误差低、频带宽和量程大等优点。

    基于机器学习及分布式计算的微地震实时反演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0906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83532.0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机器学习及分布式计算的微地震实时反演监测系统,将中心站布设于勘探区域中心位置,通过全向覆盖天线将Wi‑Fi信号增强并向四周辐射;采集站通过覆盖的无线局域网与中心站连接或直接通过网线连入中心站,从而实现中心站与采集站的通讯,即基于有线和无线的混合式组网系统;PC端上位机通过Wi‑Fi网络或中心站的网线接口联入局域网中,进行状态查询、命令下发以及数据实时回收。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机器学习及分布式计算的微地震实时反演监测系统,实现了基于无线有线混合组网技术的分布式高精度微地震采集系统,同时采用基于GPS授时和恒温晶振校准的时钟方案,保证仪器之间的同步性误差在100n。

    智能化长周期天然场源电磁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9803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310425060.3

    申请日:2013-09-1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智能化长周期天然场源电磁测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传感器部件(1)、模拟数字转换模块(2)、智能控制模块(3)、对钟模块(4)、存储模块(5)、电源转换模块(6)、铅酸蓄电池(7)、通信模块(8)和便携式计算机(9),各部件之间协同作业,实现了在地面对长周期天然场源电磁信号进行精确测量,该装置的频率范围达20S~n*10000S(n为1~10间的自然数),测量幅值范围n×1uV~n×100mV(n为1~10间的自然数),测量动态范围达120dB,系统噪声小于1μVrms,工作温度范围‑20℃~+70℃,功耗

    一种深水双船拖曳式电磁勘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4662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18976.4

    申请日:2016-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344 G01V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水双船拖曳式电磁勘探系统,包括双作业船,发射作业船通过深拖缆连接发射机,所述发射机连接有发射天线和尾标;接收作业船通过深拖缆串连多台采集站,多台采集站之间通过等浮缆连接,最后一台采集站连接有尾标;作业船设置有甲板监控端、通过深拖缆及通讯电路和水下设备通讯、向水下设备提供电源、向水下设备供电,对水下设备进行控制、状态显示,拖曳水下设备按照预定的路线行进。本发明将大功率发射机置于近海底拖曳的同时,增配若干拖曳多分量电磁采集站,发射接收由两条船各自执行,发射源与观测点的距离、方位在平面上可以任意变化,时间域频率域混合发射接收,在海上作业效率、探测深度、横向分辨率方面均得以改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