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7023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519738.3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安全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根据所述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进行多种极限状态分析,获得分析数据;根据所述分析数据得到所述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剩余安全系数。充分考虑到PCCP管道在不同的安装地区,所用的回填土和管道基础也会有所不同,根据实际安装情况对PCCP管道进行安全分析,得到PCCP管道的剩余安全系数。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根据该剩余安全系数进行安全分级,对安全分级低的可以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维护或更换,防止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8459152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0178311.5
申请日:2018-03-0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王荣鲁 , 岳跃真 , 吕小彬 , 李萌 , 李秀琳 , 刘艳霞 , 赵妍 , 孙粤琳 , 张家宏 , 黄昊 , 李蓉 , 徐耀 , 李曙光 , 杜龙江 , 石伟男 , 郑理峰 , 杨会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检测渠道衬砌混凝土病害及下部介质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水上控制平台、水下履带式牵引车、照明系统、水下高清图像采集系统、地质雷达主机及装入密闭耐压透明保护外壳的雷达天线。在岸堤或船上的水上控制平台实现水下部分的控制,通过照明系统、水下高清图像采集系统和雷达天线对渠道水下衬砌混凝土病害及衬砌下部脱空、填筑质量及地下水情况等进行光学成像与地质雷达电磁波的综合检测。本发明克服了地质雷达水下检测的难题,实现了光学检测和地质雷达的多元信息综合检测,是一种有效、快速的水下混凝土建筑物自身及下部各种介质状况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40400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432454.0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隧洞结构,包括:围岩、圆环形扁千斤顶和衬砌混凝土层,衬砌混凝土层和围岩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圆环形扁千斤顶,沿洞纵向及横断面都均匀布置,它们与围岩之间需回填灌浆填平密实以传递荷载。本发明当隧洞充水发电时,随着洞内水压力增加在衬砌混凝土层内会产生环向拉应力;同时,随着隧洞内水位的不断升高,水流会不断由下而上逐渐进入圆环形扁千斤顶内,对衬砌混凝土层施加外部均匀水压力,压力值与内水压力相同,因为进水管与隧洞内连通,所以预压应力在数值上总是大于拉应力,故衬砌混凝土层内不会出现拉应力。其突出优点是:那些不可恢复的变形所造成的预应力损失会随时给予“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04032713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410218523.3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引水隧洞复合衬砌混凝土防渗结构,包括原始衬砌混凝土层、防渗层以及二次衬砌混凝土层,防渗层夹在原始衬砌混凝土层和二次衬砌混凝土层之间,原始衬砌混凝土均匀开有槽沟,且原始衬砌混凝土层与防渗层之间每隔一定距离布置止浆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具有预应力混凝土补强加固效果及复合防渗结构,保证了衬砌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对已建压力引水隧洞的修补加固及防渗具有较好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97063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241464.8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N33/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无损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设备测试平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端活动安装有运动杆,所述运动杆底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位于底板内部的第一齿牙。本发明通过设置运动杆、第一齿牙、气压缸、横杆和活动杆,此时由于第一齿牙的外表面与齿轮的外表面处于相互啮合状态,从而通过第一齿牙带动运动杆进行转动,从而便于进行检测角度调节,使得活动板带动活动杆运动,并使得活动杆的底端进入到横杆的内部,进而对夹具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对测试平台的每个方位进行检测作业,测试平台测量数据更加精准,便于工作人员的检测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210087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716168.8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工建筑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分析建筑物分解为数值模型和试验模型;对试验模型进行初级加载;获得两模型的边界位移和试验子结构的变形刚度;统一所有数值模型和试验子模型,以形成整体结构的平衡方程并求解该方程,得到当前荷载步上各自由度的参数;确定下一级荷载的大小,以对试验子模型下一级加载,直至试验全部荷载加载或试验子模型破坏,以得出待分析建筑物在当前加载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本发明融合了物理试验和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混合试验技术,可以反映实际结构的复杂变形性能、性能老化演变以及不同加载路径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可以极大地提高建筑物承载力评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45989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659989.0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02B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受高内外水压力的隧洞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包括:若干围成圆形的扁千斤顶,扁千斤顶的外侧为围岩,围岩的外层为固结灌浆圈;排水系统,包括纵向排水槽、环向排水沟、排水层和排水孔,纵向排水槽开设在围岩表面的最低处,并与集水井连通;环向排水沟开设于扁千斤顶之间;排水层位于预应力砼衬砌与固结灌浆圈之间;所述排水孔的一端与环向排水沟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的围岩并靠近固结灌浆圈。本发明通过外加预应力法施加预应力,以抵消内水压力所产生的拉应力,通过固结灌浆及纵、横向排水系统及排水孔系统,以降低或消除衬砌承受的高外水压力,减小渗漏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696406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10259632.5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隧洞结构、圆环形扁千斤顶及高压隧洞施工工艺,其包括数个圆环形扁千斤顶,沿隧洞中心线纵向均匀分布在隧洞内壁;较佳的再设置数个止水弹性体,为环状,设置在所述混凝土衬砌段之间。本发明所采用的圆环形扁千斤顶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预应力钢材的使用,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预应力度,混凝土衬砌层不会出现拉应力,从而防止了纵向裂纹的出现和内水外渗现象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209129621U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821973416.1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型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隧洞结构,包括:围岩、圆环形扁千斤顶和衬砌混凝土层,衬砌混凝土层和围岩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圆环形扁千斤顶,沿洞纵向及横断面都均匀布置,它们与围岩之间需回填灌浆填平密实以传递荷载。本实用新型当隧洞充水发电时,随着洞内水压力增加在衬砌混凝土层内会产生环向拉应力;同时,随着隧洞内水位的不断升高,水流会不断由下而上逐渐进入圆环形扁千斤顶内,对衬砌混凝土层施加外部均匀水压力,压力值与内水压力相同,因为进水管与隧洞内连通,所以预压应力在数值上总是大于拉应力,故衬砌混凝土层内不会出现拉应力。其突出优点是:那些不可恢复的变形所造成的预应力损失会随时给予“补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393687U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20372074.9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环形扁千斤顶,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隧道,其具一圆环形本体,该圆环形本体设有能注入施压介质的空腔;该圆环形本体为能借助施压介质通过有限的径向位移沿圆环径向对衬砌混凝土外部施加均布的压应力的中空圆环形压力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圆环形扁千斤顶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预应力钢材的使用,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预应力度,混凝土衬砌层不会出现拉应力,从而防止纵向裂纹的出现和内水外渗现象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