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466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51933.8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水渠道混凝土涂层抗结冰效能评价方法。本发明通过结冰难度评价输水渠道混凝土防冰涂层抗结冰性能,以单位时间内在固定温度、流速下的结冰速度反应涂层结冰难度,采用长方形混凝土试件涂覆防冰涂层进行结冰试验计算结冰速度。通过本发明所述防冰涂层抗结冰性能评价方法能够充分反应输水渠道混凝土防冰涂层抗结冰性能,对解决输水渠道冬季冰期输水问题,保证冰期运行安全,提升冰期供水能力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82588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1810862048.1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易于施工的高防水性能穿墙套管,包括套管和空心翼环,所述套管设有供穿管穿出的中空腔,所述空心翼环套设置在所述套管外壁上,所述空心翼环套的内腔与所述中空腔相连通,所述空心翼环连通设有注浆装置和排气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增加套管外侧渗径,采用注浆加强套管内侧防水,用注浆的方式代替石棉水泥、密封膏、油麻填打等繁琐防水作业,在简便操作的同时保证高防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54351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1710718505.5
申请日:2017-08-2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冻融体积变形测试装置,包括殷钢棒、多个耐低温应变片、多个信号传输电缆、静态应变采集仪,多个耐低温应变片沿着殷钢棒轴向依次贴在殷钢棒外表面,自殷钢棒顶面中心向底面方向开设穿线通道,在殷钢棒上,位于每个耐低温应变片上方开有与穿线通道贯通的圆孔,信号传输电缆一端连接在耐低温应变片上,另一自由端分别从殷钢棒表面的圆孔穿入,经殷钢棒中心的穿线通道从殷钢棒顶面穿出连接到静态应变采集仪,采用环氧树脂对殷钢棒表面圆孔进行封闭。可对混凝土在冻融过程中的体积变形进行实时测试,有效解决了预埋载体在冻融试验过程中自身温度变形对混凝土冻融体积变形测试结果的影响,具有测试精度高、可重复性强、预埋应变片成活率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54262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93472.0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戈雪良 , 曹学兴 , 段宇炜 , 赵欢 , 周湘 , 刘凯远 , 刘伟宝 , 范长选 , 王珩 , 杨虎 , 陆采荣 , 梅国兴 , 陆冬婷 , 张政男 , 蒋袁圆 , 刘紫玫 , 徐海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地区新拌混凝土抗冻性能评估方法,通过进水阀向腔室注水,至混凝土与钵盖间的空间被充分填充。接下来用打气筒加压至100kPa,打开平衡阀使气室与容器气压平衡,记录平衡时气压,原有方法按照此平衡气压计算含气量;保持外界联通阀关闭,气室打气筒加压至400kPa,打开平衡阀使气室与容器气压平衡,记录平衡时气压;打开外界联通阀释放钵内压力,然后从进水阀加水至混凝土与钵盖间的空间被充分填充,用打气筒加压至400kPa,打开平衡阀使气室与容器气压平衡,记录第二次平衡时气压。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98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36956.1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能耗快速混凝土超低温冻融试验装置,其包括低温介质储罐、常温介质储罐、高温介质储罐、制冷制热机组、试验槽、试件盒、电磁阀和介质输送管;低温介质储罐和高温介质储罐采取保温措施;混凝土冻融试验开始冻融循环时系统控制低温介质储罐电磁阀打开,使预冷保温的低温介质或预热保温都高温介质轮换进入试验槽,根据冻融试验循环次数需要,不断进行冷冻和融解循环。本申请的试验装置通过采用低温和高温介质分别储存并保温,根据冻融试验循环阶段自动切换介质进入试验槽循环,以此大幅降低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能耗,缩短冻融循环试验周期,根据试验需要,还可以降低冻融试验终点温度为‑30℃或‑40℃等,实现超低温冻融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5486627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610039911.4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侵蚀介质可变流速混凝土溶蚀试验装置,其包括框架、介质箱、若干个试样筒、驱动电机、柱塞泵和缓冲罐;框架有两层;试样筒固定在框架的上层平台上;介质箱、驱动电机、柱塞泵和缓冲罐固定在框架的下层平台上;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柱塞泵,柱塞泵驱动介质箱内的溶蚀介质循环;介质箱、柱塞泵、缓冲罐通过管路连接;柱塞泵与缓冲罐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分岔管分流多余介质回到介质箱;缓冲罐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水接口,每一个试样筒上均设置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进水接口与缓冲罐上的出水接口一一对应,试样筒上的出水接口通过管道与介质箱相通。本申请根据溶蚀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加速溶蚀介质和介质循环速度开展混凝土溶蚀加速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4964798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510411231.6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M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弹性密封垫“一字型”水密性检验装置,该检验装置包括一块刚性带肋板及四块刚性平板;其中,刚性带肋板由主板和一对肋板构成,一对肋板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板腰部的两侧。本申请使用与混凝土直接贴合的盾构隧道弹性密封垫“一字型”水密性检验装置,拓展了现有测试方法中仅涉及考察弹性密封垫与钢模板接触面渗透性能的局限性,可以针对弹性密封垫与混凝土接触面渗透性能开展试验研究工作,此外,本申请的检验装置可以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通型混凝土抗渗仪配套使用,降低了加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964797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411144.0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M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弹性密封垫“T字型”水密性检验装置,该检验装置包括一块刚性带肋板及六块刚性平板;其中,刚性带肋板由主板和肋板构成,主板成“T字型”设置;肋板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板腰部的两侧。本申请使用与混凝土直接贴合的盾构隧道弹性密封垫“T字型”水密性检验装置,拓展了现有测试方法中仅涉及考察弹性密封垫与钢模板接触面渗透性能的局限性,可以针对弹性密封垫与混凝土接触面渗透性能开展试验研究工作,此外,本申请的检验装置可以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通型混凝土抗渗仪配套使用,降低了加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749279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56518.2
申请日:2012-07-2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水工极端气候模拟器,由高低温湿热交变、日照、风速模拟区,盐雾、暴雨、腐蚀气体模拟区,以及温度冲击模拟区等三大功能区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验模拟器能模拟极端高低温、湿度、暴雨、日照、风速等气候参数,以及老化、腐蚀、压力水等环境条件及其耦合作用。本发明通过三大功能区实现了高温、低温、湿度循环、寒潮袭击、长历时高温干旱、温度冲击、盐雾、酸性气体腐蚀、压力水环境等单一模式的参数模拟,以及上述单一模式与荷载以及压力水环境的耦合,为水工建筑物基本材料与构件安全应对极端气候的研究提供了关键试验参数,具有模拟实际服役环境、适用性广、操作性强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713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118650.1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戈雪良 , 易魁 , 张政男 , 曹学兴 , 陆书文 , 周湘 , 刘伟宝 , 刘凯远 , 陆采荣 , 王珩 , 杨虎 , 梅国兴 , 陆冬婷 , 徐海燕 , 刘紫玫 , 蒋袁圆 , 段宇炜
IPC: G01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比重差异的人工砂中云母含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溶液槽,每级溶液槽内部设置有网袋,每级溶液槽之间设置有卡槽,卡槽内设置有可以活动连接部,每级溶液槽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风管和出水口;本检测装置将过滤与烘干进行统一,简化了检测过程,提高了检测效率;采用四级溶液槽和比重逐渐降低的检测手段,减少了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检测准确度;本仪器操作简单,可实现检测的多功能服务,节约了仪器设备和人力成本,降低了检测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