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厚层松散坡积碎石土高边坡下部成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35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83969.3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厚层松散坡积碎石土高边坡下部成洞的方法,涉及边坡工程及隧道工程领域,目的是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程投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步骤一、应急处理:堆渣反压坡脚,清理坡顶及坡面危险源;步骤二、边坡支护:对边坡开口线外侧的自然坡面通过第一锁口锚杆进行锁口,进行坡面支护;步骤三、隧道超前支护及锁口:沿隧道开挖轮廓线的外侧施工第二锁口锚杆并注浆,施工大管棚,在洞口拱部及边墙部位施工导向墙;步骤四、在洞口两侧施工坡脚挡墙反压边坡底部;步骤五、隧道支护及开挖:对隧道进行超前支护、开挖、初期支护,再对隧道进行二次衬砌。本发明用于隧道进口为松散崩坡积块碎石土的支护。

    浅埋偏压隧道的成洞方法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2282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284118.0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埋偏压隧道的成洞方法,涉及边坡工程和隧道工程,旨在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操作性,节约工程投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浅埋偏压隧道的成洞方法,根据隧道开挖轮廓线离地表的厚度,将隧道分为偏压洞段与非偏压洞段,将偏压洞段分为明洞段、半明半暗洞段和暗洞段,先对偏压洞段进行边坡支护,包括对明洞段及暗洞段的浅层支护和深层支护;然后对半明半暗洞段进行支护与开挖,包括洞外支护、洞内支护以及对隧道拱部需要开挖的部位进行开挖;最后对暗洞段进行支护及施工。本发明采用边坡零开挖法,尽量保护边坡并改造边坡的力学性能;平衡边坡的偏压后,再进行开挖,降低开挖施工安全风险。本发明用于浅埋偏压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控制顺向陡倾层状结构岩石隧道边墙超挖的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6141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548197.7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顺向陡倾层状结构岩石隧道边墙超挖的支护方法,特别是一种应用于顺向陡倾层状岩石和节理裂隙较发育岩石条件下的边墙超挖的支护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约束围岩不利变形,预防隧道塌方,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程投资的控制顺向陡倾层状结构岩石隧道边墙超挖的支护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在隧道两侧边墙部位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向外施工超前水泥砂浆锚杆,对隧道开挖轮廓范围外周边的围岩超前支护;b、对边墙部位开挖施工;c、两侧边墙部位支护;d、依次重复循环进行前述三个步骤直至完成隧道开挖。本发明提高了岩石的承载能力,有效的约束不利变形,预防隧道塌方,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投资。

    水平层状Ⅲ类围岩中的隧道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424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48021.1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层状Ⅲ类围岩中的隧道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新建隧道工程中水平层状Ⅲ类围岩的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控制隧道超挖,提高隧道的安全施工保障,加快施工进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水平层状Ⅲ类围岩中的隧道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其中的支护结构包括隧道主体、系统支护和超前支护,超前锚杆与系统锚杆对应匹配设置。其中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隧道开挖;b、系统锚杆施工;c、超前锚杆施工;d、系统锚杆与超前锚杆端部连接。本发明的超前支护约束隧道超前变形,系统支护控制开挖围岩变形,两者连接形成组合梁,使得隧道更加牢固。

    回填隧洞二次衬砌后拱顶空腔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503602U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621289534.1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填隧洞二次衬砌后拱顶空腔结构,特别是一种应用于铁路隧洞、公路隧洞、水工建筑物隧洞及其他地下洞室工程中二次衬砌支护领域的回填隧洞二次衬砌后拱顶空腔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回填隧洞二次衬砌后拱顶空腔结构,包括岩石面、初期支护、防水板和二次衬砌,所述初期支护沿岩石面的表面敷设,所述防水板设置在初期支护远离岩石面的一面,所述二次衬砌位于防水板远离初期支护的一面,还包括流通通道。本实用新型的回填隧洞二次衬砌后拱顶空腔结构,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利用设置的流通通道向二次衬砌后拱顶空腔内泵送混凝土,利用混凝土及时填补空腔,以有效避免衬砌背后的空腔不满足隧洞结构受力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