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0008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681429.4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7D249/20 , G01N30/02 , G01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烯烃材料中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的提取剂及其应用。所述提取剂由结构式为R1COOR2的酯、C1~C5的氯代烷烃和C6~C10的芳香烃混合组成,其中,所述R1选自H或C1~C5的烷基,R2选自C1~C5的烷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从聚烯烃材料中提取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本发明提供的三元提取剂和含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的聚烯烃材料混合并进行提取。本发明所述提取剂包含的三组分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使得该提取剂用于提取聚烯烃材料中的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时具有较高的提取率,提取率能达到90%以上。同时所述提取剂具有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86918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710312252.1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领域,公开了一种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一种丙烯酸甲酯的制备方法。所述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包括硅胶载体和负载在所述硅胶载体上的茂金属化合物,其中,所述硅胶载体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水玻璃、多元醇和无机酸进行混合接触,并将接触后所得混合物使用陶瓷膜过滤器进行过滤和/或洗涤处理,得到硅胶滤饼;(2)将步骤(1)得到的硅胶滤饼进行球磨,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硅胶载体。本发明的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用于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好,并且所述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可以通过回收而重复利用,回收工艺简单,同时回收的催化剂反应活性仍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09735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1264452.5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nventor: 蒋海斌 , 乔金樑 , 张晓红 , 刘文璐 , 黄文氢 , 宋志海 , 陈松 , 李秉海 , 孙姝琦 , 高建明 , 赵亚婷 , 张江茹 , 韩朋 , 张红彬 , 蔡传伦 , 赖金梅 , 戚桂村 , 茹越 , 王湘 , 郭照琰 , 姜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高温裂解废旧聚氯乙烯的方法。方法包括:将废旧聚氯乙烯与多孔复合材料接触,在惰性气氛下或真空,对废旧聚氯乙烯与多孔复合材料施加微波场,多孔复合材料在微波下产生电弧,从而迅速达到高温,使废旧聚氯乙烯裂解;本发明的方法利用微波中产生电弧的多孔复合材料在微波中产生电弧,从而迅速产生高温,使废旧聚氯乙烯裂解成化工原料,过程高效,产物组成附加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787350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210434217.4
申请日:2012-11-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价金属原子改性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两步法制备,将氢型或者钠型分子筛与二价金属盐用固态离子交换法进行充分的离子交换,将交换后分子筛用水蒸气进行处理,所得二价金属原子改性分子筛表面只含有相互孤立的桥式羟基,B酸中心之间将不会产生相互作用,表面酸强度单一。本发明用于催化剂制备与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586065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210289440.4
申请日:2012-08-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7/25 , B01J35/10 , C07D317/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硝酸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制备方法,其中,该催化剂由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硝酸银组成,所述载体为棒状介孔二氧化硅,且以所述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硝酸银的含量为10-90重量%,所述载体的含量为10-90重量%;所述载体的棒长为0.5-3微米,比表面积为200-500平方米/克,最可几孔径为10-15纳米,孔壁厚度为1.5-2纳米,平均纵横比值为1-3。本发明的催化剂中硝酸银负载在特定的棒状介孔二氧化硅载体上,该催化剂催化缩酮反应的活性较高,而且重复使用时该催化剂催化缩酮反应的活性仍然较高,使得该催化剂被回收并循环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70949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371251.1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L23/12 , C08L23/14 , C08L83/04 , C08K5/05 , C08K5/5419 , C08K5/54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12 , C08L83/04 , C08K3/18 , C08K5/05 , C08K5/5419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低VOC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由包括以下物质在内的组分熔融共混而得:聚丙烯、全硫化粉末硅橡胶、汽提剂、抗氧剂;其中以聚丙烯100为重量份数计,全硫化粉末硅橡胶0.05~2重量份数,汽提剂0.2~2.0重量份数,抗氧剂0.1~0.5重量份数;所述的全硫化粉末硅橡胶的平均粒径0.05~1μm,其凝胶含量为60wt%或更高;所述的汽提剂常温下为液体,常压下沸点为70-170℃。本发明的聚丙烯组合物通过添加全硫化粉末硅橡胶复配抗氧剂及汽提剂的方法,显著降低了聚丙烯中的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解决了聚丙烯组合物中可挥发有机物的残留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58607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10288975.X
申请日:2012-08-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B01J31/02 , B01J35/10 , C07D317/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三氟甲磺酸铜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制备方法,其中,该催化剂由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三氟甲磺酸铜组成,所述载体为棒状介孔二氧化硅,且以所述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三氟甲磺酸铜的含量为10-90重量%,所述载体的含量为10-90重量%;所述载体的棒长度为0.5-2微米,比表面积为600-800平方米/克,最可几孔径为6-9纳米,孔壁厚度为1-3纳米,平均纵横比值为1-3。本发明的催化剂中三氟甲磺酸铜负载在特定的棒状介孔二氧化硅载体上,该催化剂催化缩酮反应的活性较高,而且重复使用时该催化剂催化缩酮反应的活性仍然较高,使得该催化剂被回收并循环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86065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10289440.4
申请日:2012-08-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7/25 , B01J35/10 , C07D317/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硝酸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制备方法,其中,该催化剂由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硝酸银组成,所述载体为棒状介孔二氧化硅,且以所述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硝酸银的含量为10-90重量%,所述载体的含量为10-90重量%;所述载体的棒长为0.5-3微米,比表面积为200-500平方米/克,最可几孔径为10-15纳米,孔壁厚度为1.5-2纳米,平均纵横比值为1-3。本发明的催化剂中硝酸银负载在特定的棒状介孔二氧化硅载体上,该催化剂催化缩酮反应的活性较高,而且重复使用时该催化剂催化缩酮反应的活性仍然较高,使得该催化剂被回收并循环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86058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10289209.5
申请日:2012-08-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7/188 , B01J35/10 , C07C69/14 , C07C6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其中,该催化剂由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磷钨酸组成,所述载体为六方体块状介孔二氧化硅,且以所述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磷钨酸的含量10-90重量%,所述载体的含量10-90重量%;所述载体的底面边长2.5-5.0微米,高1-10微米,比表面积500-700平方米/克,孔体积0.4-1.0毫升/克,最可几孔径3.0-7.0纳米,孔壁厚度6-7纳米。本发明的催化剂中磷钨酸负载在特定的六方体块状介孔二氧化硅载体上,不但该催化剂催化酯化的活性较高,而且重复使用时该催化剂催化酯化的活性仍然较高,使得该催化剂被回收并循环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86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011165677.2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10/00 , C08F110/02 , C08F4/02 , C08F4/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该催化剂包含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1)后过渡金属化合物;(2)含氯含硅化合物;(3)有机铝化合物;(4)硅胶,所述后过渡金属化合物选自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负载率较高,催化剂颗粒形态好,大小易调,用于烯烃聚合时具有高聚合活性且分子量分布较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