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7050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670096.1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永彬 , 沈德煌 , 李星民 , 李松林 , 高永荣 , 张运军 , 杨朝蓬 , 沈杨 , 蒋有伟 , 陈和平 , 王红庄 , 李秀峦 , 罗建华 , 苟燕 , 王梦颖 , 赵芳
IPC: G01N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8 , G01N2001/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油品配样器及其配样方法。该油品配样器采用外置磁转子驱动内磁转子的传动方式,避免了外部驱动杆穿过密封件而伸入到本体的空腔时,驱动杆与密封件之间存在间隙,进而防止驱动杆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的密封失效,保证了空腔与外界的完全隔离,大大提高了油品配样器的密封性,进而能在较高的压力下复配油样。
-
公开(公告)号:CN113882842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010617437.5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期蒸汽腔沿水平井发育规模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水平注汽井的岩石碎屑组成和测井数据;计算水平注汽井在注汽温度下的导热系数和水平注汽井在注汽温度下的比热容,进而计算水平注汽井不同段的热扩散系数;水平井组开始注蒸汽进行循环预热;停止注汽,对水平注汽井进行降温试验;分析降温试验数据,并结合热扩散系数和注蒸汽时长,分析水平注汽井上方形成的蒸汽腔规模。本发明利用已有钻井、测井数据,结合简单闷井作业,即可获得不同水平段的热物性参数及蒸汽腔发育规模,进而辅助判断局部吸汽和产液能力,辅助进行调控优化方案编制。具有操作技术要求低,节省成本,且可靠性高,没有严苛作业限制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9697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010716524.6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超临界溶剂开采超稠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井内注入蒸汽;(2)注入蒸汽结束后,向井内注入超临界溶剂,并维持气液界面生产。本发明方法溶剂易于回收分离并循环使用,无毒害,对环境无污染;本发明方法没有水敏伤害;本发明方法没有水处理需求;本发明方法可大幅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率;本发明方法可大幅降低残余油饱和度,提高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1315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409623.4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稠油实验模型清洗残余油的实验装置及方法,稠油实验模型清洗残余油的实验装置,包括:洗油泵组,具有出溶剂管线和吸溶剂管线;模型,具有清洗入口和排液出口,清洗入口与出溶剂管线连接;盛溶剂组件,吸溶剂管线与排液出口均与盛溶剂组件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在驱油效率实验完成后对岩心模型进行清洗残余油,还能够对不同油品、不同开发方式、同样布井油藏的二、三维模型的驱替实验中进行模型清洗,从而达到节省实验工作量,提高实验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39075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169614.8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1/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线测量流体粘度的装置及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扭矩传感组件,设置在PVT分析仪上,扭矩传感组件的一端与PVT分析仪中的搅拌测粘组件连接,扭矩传感组件的另一端与PVT分析仪中的电机连接,用于检测搅拌测粘组件上由于被测流体产生的扭矩,搅拌测粘组件搅拌被测流体,电机为搅拌测粘组件提供搅拌所需的动力;PVT分析仪中的计算设备,与扭矩传感组件连接,用于根据测得的扭矩计算被测流体的粘度。该方案实现了基于PVT分析仪来测量流体的粘度,实现了PVT分析与粘度测量的设备一体化,有利于提高分析效率,有利于避免转样和多次测量时引起样品不一致而造成的测量误差,有利于提高粘度测量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370504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610670096.1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永彬 , 沈德煌 , 李星民 , 李松林 , 高永荣 , 张运军 , 杨朝蓬 , 沈杨 , 蒋有伟 , 陈和平 , 王红庄 , 李秀峦 , 罗建华 , 苟燕 , 王梦颖 , 赵芳
IPC: G01N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油品配样器及其配样方法。该油品配样器采用外置磁转子驱动内磁转子的传动方式,避免了外部驱动杆穿过密封件而伸入到本体的空腔时,驱动杆与密封件之间存在间隙,进而防止驱动杆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的密封失效,保证了空腔与外界的完全隔离,大大提高了油品配样器的密封性,进而能在较高的压力下复配油样。
-
公开(公告)号:CN106285500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10668538.9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电加热垂直注入井管柱结构,包括套管、与套管下端相连的垂直衬管、以及位于由套管和所述垂直衬管围成的空腔内的油管,油管包括用于形成电磁波能量传输通道的第一金属油管和第二金属油管,第二金属油管套于一金属油管上,且第二金属油管和一金属油管之间的空腔密封填充有绝缘材料;套管与垂直衬管之间绝缘隔离,且垂直衬管被沿其径向分割成彼此绝缘隔离的两部分,以作为射频天线的两臂,第一金属油管、第二金属油管分别对应与射频天线的两臂耦合;该结构还包括:位于由套管和所述垂直衬管围成的空腔内的热流体注入管,所述热流体注入管与油管平行相对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可适用于电磁波与热流体的协同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5542743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510940954.5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流体稠油热采助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该纳米流体稠油热采助剂的总体积为基准,其原料组成可以包括:纳米材料0.01‑0.5%、乳化剂0‑15%、辅助试剂0.1‑5%、矿物离子0‑6%、稠化剂0.1‑1%、分散溶剂0‑30%以及水余量。该热采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水、矿物离子、乳化剂、稠化剂和辅助试剂混合均匀后配制得到溶液A;将油溶性纳米材料与分散溶剂混合均匀后配制得到分散液B;将分散液B加入到溶液A中,形成乳化液;通过超声分散或高速搅拌形成稳定乳化液;或者,在水中加入辅助试剂,混合均匀后加入水溶性纳米材料,分散均匀后加入稠化剂,混合均匀后形成含有纳米材料的悬浮液。
-
公开(公告)号:CN106593353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82949.3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永彬 , 蒋有伟 , 王红庄 , 沈德煌 , 李秀峦 , 刘尚奇 , 关文龙 , 高永荣 , 张忠义 , 张运军 , 苟燕 , 王梦颖 , 李星民 , 陈和平 , 杨朝蓬 , 沈杨 , 李松林
IPC: E21B36/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36/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井下电加热结构,包括:套管组件、电磁波能量输送装置、第一天线臂、第二天线臂,其中套管组件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电磁能量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第一套管和第一天线臂分别与电磁波能量输送装置中不同的输送管连接,构成第一组射频天线;第二套管和第二天线臂分别与电磁波能量输送装置中不同的输送管连接,构成第二组射频天线;通过上述两组射频天线对油层进行加热。由于该方法通过构造两组射频天线对油层进行定点加热,解决了现有的井下电加热方法存在的加热效果差、加热效率低、加热范围有限,且不能对油层进行定点加热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28550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68538.9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17/00 , E21B17/003 , E21B43/16 , E21B43/20 , E21B43/24 , E21B43/240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电加热垂直注入井管柱结构,包括套管、与套管下端相连的垂直衬管、以及位于由套管和所述垂直衬管围成的空腔内的油管,油管包括用于形成电磁波能量传输通道的第一金属油管和第二金属油管,第二金属油管套于一金属油管上,且第二金属油管和一金属油管之间的空腔密封填充有绝缘材料;套管与垂直衬管之间绝缘隔离,且垂直衬管被沿其径向分割成彼此绝缘隔离的两部分,以作为射频天线的两臂,第一金属油管、第二金属油管分别对应与射频天线的两臂耦合;该结构还包括:位于由套管和所述垂直衬管围成的空腔内的热流体注入管,所述热流体注入管与油管平行相对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可适用于电磁波与热流体的协同开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