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63688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0413986.4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D15/44
Abstract: 一种充填采煤液压支架充填特性评价方法,属于固体充填采煤评价体系。本发明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实现:A、分析地质资料及地质条件;B、初选液压支架架型;C、确定基础的初选方案;D、确定充填采煤液压支架充填特性评价指标;E、利用Pro/E、Solidworks或CATIA三维软件构建骨架模型,并进行运动仿真得到充填特性评价矩阵;F、多指标综合评价,确定最优方案。充填采煤液压支架是固体充填采煤重要设备之一,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控制变量法确定优化初始方案,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最优方案,为广大从事充填采煤液压支架优化的科研工作者、工程师等相关人员提供了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及具体、易行、全面、简单的支架优化方法,大大降低设计和研发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005717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711213268.3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多用途立井螺旋式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接的井上运料系统、立式螺旋管路输送系统、防溢储料系统、井下运料系统和管道沉降预警系统;所述井上运料系统设置在矿井地面上;所述立式螺旋管路输送系统设置在立井井壁上。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应用在固体充填采煤技术散体充填物料的输送过程中,通过改造原有功能性立井井筒,可以实现散体充填物料从地面到井下的安全输送,实时智能监测立式螺旋投料管的偏移与竖向下沉;整个装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适应性强,不仅能够避免重新开掘投料井,而且减缓了散体充填物料到达井底的强大冲击,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912810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0283978.2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填与综采混采面过渡支架支护参数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混合开采工作面采煤生产能力与充填段工作面充填能力需求,确定混合工作面总长度L总与充填段长度L充;然后,通过3DEC三维离散元软件建立充填与综采混合开采数值模型,模拟计算充填段采空区不同充实率变化时,过渡段顶板垮落高度H以及过渡段应力影响范围S;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按相关系数R2对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充实率与垮落高度H、过渡段应力影响范围S的函数关系;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地质参数对过渡支架支护参数进行设计。该方法可为支架支护设计提供参考,实现混合工作面充填支架与综采支架平稳过渡,进一步丰富充填采煤理论,扩大充填采煤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8915764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44190.6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留巷道胶结充填回收房式煤柱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西部生态脆弱矿区房式开采工作面内遗留煤柱安全、高效回收,通过在相邻两列煤房采空区构建预留巷道,在房式煤柱内开掘煤柱巷道,最终贯通预留巷道与煤柱巷道形成U形工作面,实现了房式遗留煤柱的回收,不仅减少了巷道掘进量,而且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煤炭资源采出率,为我国西部矿区房式遗留煤柱的回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模式,科学与工程意义重大,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800571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14267.0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多用途立井管道式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接的井上运料系统、立式管道输送系统、物料缓速系统、防溢储料系统、井下运料系统和管道沉降预警系统;所述井上运料系统设置在矿井上;所述立式管道输送系统设置在立井壁内。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应用在固体充填采煤技术散体充填物料的输送过程中,通过改造原有功能性立井井筒,可以实现散体充填物料从地面到井下的安全输送,实时智能监测耐磨立式管路的偏移与竖向下沉;整个装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适应性强,能够避免重新开掘投料井,降低了充填压煤的生产成本,在固体充填采煤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15053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86764.4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矿山采动效应的三维压裂应力场演化表征方法和系统,演化表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并变换三维采动应力张量:对矿山工作面开采进行数值模拟,在目标研究区域提取采动应力分量,构建出三维二阶应力张量,并计算主应力标量和主方向;连续平滑变换采动主应力:构造三维六向主方向矩阵,然后构造主应力内积矩阵,计算旋转矩阵并获得主应力方向的连续平滑演化轨迹;复现时空采动应力场:以预定义场的形式为压裂模型赋予空间采动应力场,以动态载荷边界的形式为压裂模型赋予时序采动应力场;构建并变换三维压裂应力张量:对采动作用下矿山压裂进行数值模拟,提取并计算压裂主应力,在采动应力场作用下表征并分析压裂应力场的演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90840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965742.1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埋弱胶结覆岩再造注浆充填空间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钻探及物探相结合的实测方法,整理分析矿井的覆岩注浆空间时空演化规律,计算出安全注浆体积;构建浅埋弱胶结覆岩离层注浆数值模型,分析不同采动工况、不同覆岩结构的裂隙分布、大小和张度特征,并根据裂隙发育特征划分稳定区域和薄弱区域;基于上述步骤建立覆岩可注空间矸石注浆量与浅埋弱胶结覆岩薄弱区域裂隙特征的对应关系,分析不同注浆时机、注浆量情况下的覆岩薄弱区域裂隙修复需求,确定覆岩修复工程参数;结合离层注浆充填量,综合评价注浆充填空间再造效果,实时监测覆岩薄弱区域新生裂隙及原裂隙修复效果,反馈调整浅埋弱胶结覆岩薄弱区域修复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42965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0602878.1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15/0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浓度粉尘的大量程自标定式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防爆外壳、控制处理系统、粉尘传感器和气体采集系统;粉尘传感器包括光散射监测系统和电荷感应监测系统;防爆外壳的内部设置控制处理系统、光散射监测系统、电荷感应监测系统和气体采集系统;控制处理系统分别与光散射监测系统、电荷感应监测系统连接,用于信号处理;气体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和排出含尘气流;光散射监测系统经气体采集系统与电荷感应监测系统连接,用于对含尘气流初步检测;电荷感应监测系统用于对含尘气流二次检测。本发明根据两个系统所测得结果进行粉尘浓度标定,以实现传感器的实时自标定,当传感器精度发生较大变化时,能及时的发出校准警告。
-
公开(公告)号:CN117684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89601.0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岩矿山进路机械化落矿连续采矿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矿块结构参数设置,S2、采准与切割工程布置,S3、进路矿体超前预裂与增润,S4、机械化落矿、运输与支护及通风,S5、进路分段嗣后充填,按照矿块‑分段‑分层‑进路划分回采单元,以进路内前进式、分层内进路间隔式和矿块内分层上向式为回采顺序,通过水力压裂系统超前预裂进路岩体,采后对进路进行分段充填;本发明颠覆了硬岩矿床传统钻爆法工艺,实现了硬岩矿体工序短流程的机械化连续平行作业,人员设备投入少,矿石损失贫化小,具有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等优点,对于倾斜以上的中厚以上矿体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是硬岩矿山智能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29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33435.X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非晶‑多晶结构的金属氧化物‑煤矸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有机体系锂氧气电池技术领域。通过弱碱煅烧法对矸石表面进行活化促进硅酸盐测形成,接着利用酸浸法对煤矸石表面提纯改性制备出表面富含SiO2的矸石前驱体,同时强酸进一步对煤矸石表面刻蚀造孔以优化煤矸石表面结构,之后通过高温水热反应在表面富含SiO2的矸石载体表面上负载一层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整体稳定性,并且引入异原子N对金属氧化物晶格的掺杂形成具有高电化学活性的Metal‑N化合键来进一步提高煤矸石的电催化性能,同时水热条件下金属氧化物的负载反应能促进矸石表面SiO2的晶格失稳,形成具有非晶‑多晶共存的特殊异质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