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55561C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610038452.4
申请日:2006-0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以麦秸秆、稻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可生物降解的防水人工浮岛材料,其特征是采用马来酸酐作为脱脂剂,桐油或聚氨酯防水涂料作为防水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胶粘剂,石灰、水泥为增塑剂,经铺装、热压后制成。是一种新型的、适合在水体中使用、安全性好、易于推广的人工浮岛介质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970891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510095596.9
申请日:2005-1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排水排渍控制箱,由主箱体以及侧箱体组成,主箱体的后侧面上开设有排水孔,而主箱体的左右两个侧面的外侧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侧箱体,该侧箱体经由导通孔与主箱体联通,主箱体的正侧面以及左右两个侧面的上端,开设有数个排水凹口,侧箱体的顶面上开设有排渍孔,在主箱体和侧箱体的顶部分别配置有盖板。通过将上述农田排水排渍控制箱埋设在该紧靠排水沟渠的田埂内,并使主箱体的后侧面朝向排水沟渠,同时使后侧面上开设的排水孔与排水沟渠导通,就可以形成本发明的农田田面水自动控制系统。本发明合理的结构设计与安排能有效降低排水中N、P营养元素的负荷,在我国河网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823564A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610037908.5
申请日:2006-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IPC: A01B79/00
Abstract: 菜地土壤氮磷径流控制生态拦截方法,步骤是:构建生态拦截带;构建生态拦截沟;生态拦截带和拦截沟中的牧草的后续利用和维护。拦截带位于河道、湖、池塘与蔬菜地之间,宽度4~6米;拦截带内种植经济型牧草,不施肥;拦截沟位于毗邻的蔬菜地块之间,用于灌溉和排水,沟的底部和两壁种植经济型牧草,配施叶面肥;选择适宜的经济型牧草,并施用叶面肥,牧草就近供应渔业养殖的需要,牧草种植面积与其可支持的渔业养殖面积的比例约为1∶1~1.5;牧草选自:苏丹草;黑麦草;黑麦草-苏丹草组合。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控制蔬菜地向水体的氮磷排放;工程施工便利,技术简单,易于推广;牧草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生态拦截技术的自我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699697A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200410014935.1
申请日:2004-05-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IPC: E02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生态拦截渠道系统,该渠道的横断面呈梯形,渠道的两壁和底部采用蜂窝状混凝土板材硬质化,在渠道末端的底部有间隔地呈蛇形排列设置有若干过滤箱,所述的过滤箱,是一个四壁布满孔、内充吸附材料的箱体,并且在渠道中分段设置有节制闸,所述节制闸的近中部位置设置有两个控水阀。在蜂窝状孔中种植对N、P营养元素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植物,用于吸收农田排水中的N、P营养元素。本发明合理的结构设计与安排能有效拦截农田排水中的N、P营养元素,从而减少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在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385372A
公开(公告)日:2002-12-18
申请号:CN01113614.6
申请日:2001-05-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IPC: C02F1/28
Abstract: 一种废水净化用颗粒材料,由吸附性原材料及聚乙烯醇和甲醛所形成的树脂组成,所述的吸附性原材料为泥炭或者为泥炭与膨润土、沸石、硅藻土、蛭石、粉煤灰、火山岩(即火山灰)及浮石等物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制备方法是:取一定量吸附性原材料,加入浓硫酸进行常温氧化;加水煮沸;加入甲醛溶液并搅拌;加入聚乙烯醇溶液并搅拌,形成凝胶;将凝胶碎化,再用聚乙烯醇溶液对颗粒包膜;最后水洗、烘干。
-
公开(公告)号:CN102243146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097769.6
申请日:2011-04-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IPC: G01N1/14
Abstract: 多层储水式柱型土壤渗漏水收集器,由渗漏水收集器和渗漏水抽样装置组成,所述渗漏水收集器自上而下包括至少一个采样单元,采样单元的顶部设有一圈飞边,所述采样单元自上而下由集水层和储水层组成,集水层和储水层之间设有隔离过滤层,集水层外壁上设有孔,集水层内部设有填料,储水层内设有吸水导管,所述吸水导管与渗漏水抽样装置相连。作为一种操作使用简单的野外采样设备,使科研工作者能够根据需要一次性同时收集多层次不同深度的土壤渗漏水。提高了渗漏水采集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为科研人员和环境工作带来了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02230930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076152.6
申请日:2011-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田间试验模拟系统及其制造方法。该系统包括安装于圆盘底座上的圆管和原状土柱,圆盘底座内布设有放气管、进水管、渗漏管;圆管壁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口,溢流管连通该溢流口连通溢流收集容器;在原状土柱的上端土壤界面下方一定距离处的圆管壁上设有径流口,径流管连通该径流口和径流收集容器;原状土柱的管壁外侧填充有高度与原状土柱高度相匹配的土壤层。本发明装置可近似模拟地下水供给,营造更为接近田间的真实土体水分状况,获取更为真实的田间水分运行、氮素迁移、稻季径流、麦季地表和排水沟径流等方面的数据;可用来研究中国南方水旱轮作农田氮素渗漏、径流情况;也可进行农田其它养分如磷,或重金属等迁移特点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1691265B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0910035836.4
申请日:2009-09-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 Y02W10/18
Abstract: 地面源污染防控与饮水工程相结合的山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的建造方法:(1)采用间种或者套种模式种植山区作物;(2)利用施肥技术节氮控磷、改善土壤有机质;(3)从山顶至山底等距离等高建设3~6级植物篱;(4)建立生态沟渠:在沟底放置复合基质吸附坝;沟壁种植大型水生植物;沟渠出口端设置阀门;(5)建立生物塘:池塘水深不少于2.5m,具有进出水阀门;生物塘近水岸区域及池塘边坡种植大型水生植物;(6)建立土壤渗滤系统:选择在距离生物塘100m之内建设,排放的水直接进入土壤渗滤系统;(7)建立集水井;(8)在一定高度处建立蓄水池。本发明简单易行,防治水源地面源污染效果好,便于推广,同时解决了几千年贫困山区饮水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173897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28378.9
申请日:2011-0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IPC: C05F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一种农业固废好氧高温水解发酵处理利用方法,处理步骤为:a.将剪切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粪便混合,再通过压榨将混合物中的液固成分分离,压榨所得固体残渣浸泡后再次压榨使液固成分分离;b.对上步两次所得压榨汁液混合后,向其中接种活性污泥,混合汁液在热风条件下水解发酵,发酵周期1-10天,再真空浓缩、冷却后得复合微生物菌剂产品;c.将步骤a所得的压榨残渣,在热风条件下水解发酵,再在热风下干燥后冷却装袋,即为低腐殖化稳定态碳源有机物产品。充分利用了农业大量产生作物秸秆和规模化产生的畜禽粪便,将很多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变废为宝,减少了可能存在的环境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126901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26251.3
申请日:2011-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IPC: C05G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膜15N尿素的制备方法及其造粒装置。该造粒装置由熔融腔体、发热元件、温控系统、冷凝机构等构成。所述制备方法为:将粉末状的15N尿素加入熔融腔体内熔融,经微孔滴入冷凝机构冷凝成颗粒,再放入圆盘造粒机中,调节转速并升温,向盘内布洒包膜混合物,维持转速30~40转/分、盘内物料70oC~75oC,至颗粒表面树脂完全固化并均匀附着在颗粒表面为止。本发明解决了包膜15N尿素长期以来难以生产制备的技术难题,为控释尿素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去向进行定量研究评价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该方法中所用造粒装置结构设计简单,易于制造,且制造成本低廉;操作、使用简便,易于维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