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3607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231919.1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层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的岩层结构智能检测分类方法,获取现有的钻孔图像数据和声波测井资料,对获取的相应资料进行处理,构建带标签特征数据库;并根据特征数据库,分类整理成可用于进行深层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获取的钻孔图像数据、声波测井资料,分别构建感知网络;通过现场钻孔测试,验证训练好的感知网络的可靠性,并进行模型反馈优化;基于优化后感知网络进行岩层结构的智能检测分类。本发明实现了岩层结构特征的智能检测与实时分类统计,为现场钻孔勘察中深部岩层结构的智能识别与实时分类方法的实践应用奠定基础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08569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586119.7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土石混合体内部结构的孔隙比评估及形态重建方法,属于地质工程勘察与测量技术领域,解决了计算土石混合体中内部结构的孔隙比的方法复杂,缺乏土石混合体内部结构的剖面图像的重建方案的问题。一种土石混合体内部结构的孔隙比评估及形态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评估土石混合体内部结构的剖面图像,获取剖面图像中光斑条纹亮带的特征图;获取光斑条纹亮带的特征图中,非零区域像素点占整个光斑条纹亮带的特征图像素点的比值,以所述比值作为土石混合体中内部结构的孔隙比;根据光斑条纹亮带的特征图与孔隙比,得到剖面图像的重建图。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较简单的方法实现了孔隙比的获取,并实现了剖面图像的重建。
-
公开(公告)号:CN110940734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226383.3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体内部异常结构监测与潜在地质灾害评估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可视化监测和对潜在地质灾害准确评估的问题。一种岩体内部异常结构可视化监测与潜在地质灾害评估方法,获取目标区域内所有位置、角度的岩体结构超声成像剖面图,获得处理后的岩体结构超声成像剖面图;对所述处理后的岩体结构超声成像剖面图中二值化图像特征进行统计,得到非零区域的总像素点数S、非零不连续光斑块和条纹带的总个数N、所有光斑块和条纹带的边界长度与所有光斑块和条纹带所占像素点个数的比值L;根据所述S、N、L评估岩体内部异常结构潜在地质灾害程度。实现了岩体内部异常结构的可视化监测与潜在地质灾害的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5741329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056069.5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6T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孔壁图像的相邻钻孔结构面连通性分析方法,步骤是:获取结构面参数信息;局部坐标系下结构面特征点的坐标计算;全局坐标系下结构面特征点的坐标归一化处理;计算两两特征点之间的距离,初步分析结构面的连通性;连通性再判断。本发明对初步分析具备连通性的结构面进行特征匹配,进一步确认结构面的连通性。方法简单易行,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能够快速准确地对钻孔间的结构面进行连通性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04912.2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穴储气库井场天然气泄漏源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重点监测区域内点式激光甲烷探测仪的布设。二)、重点监测区域外未知区域的监测。三)、泄漏源反演定位:当盐穴储气库井场泄漏的天然气被点式激光甲烷探测仪监测获得的浓度值达到预定阈值,需及时定位泄漏源,具体过程如下:步骤1)、建立泄漏扩散模型;步骤2)、建立目标函数F;步骤3)、泄漏点的定位。本发明的泄漏源定位方法精度高、性价比高,能够高效获得浓度插值,其误差更小,解决盐穴储气库井场无法全覆盖监测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9952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083933.0
申请日:2023-0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的盐穴储氦库井筒泄漏监测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第一光纤光缆、激光发射器及解调组件;第一光纤光缆沿内套管的长度方向布置于环空内;激光发射器用于向第一光纤光缆内发出激光脉冲;解调组件用于对第一光纤光缆内的光信号进行解调。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解调组件对所述第一光纤光缆内的光信号进行解调,以判断是否发生井筒泄露以及井筒泄露的位置及泄露流量。由于第一光纤光缆能够实现对监测对象的长期长距离地实时全面覆盖检测,并且光纤光缆具有实时直读、寿命长、传输与监测距离长、耐高温高压、不受电磁干扰、可靠性高、井下无电等优点,可用于长期可靠的连续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24344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06725.5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2B6/44 , G01N25/20 , G01K11/324 , H05B3/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铠装加热复合光缆及利用其的油气层模拟测试装置及方法,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光传输单元、内层金属管、第二光传输单元、外层金属管;第一光传输单元插装于内层金属管内且沿内层金属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光传输单元包括第一光纤及用于发热的电线电缆;第二光传输单元包覆于内层金属管的外壁且沿内层金属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光传输单元包括第二光纤与金属丝,实现“气‑油‑水”等多个界面位置的快速检测分析,精度高、速度快、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91756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35980.2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深埋软弱夹层宏细观结构表征及三维空间构造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包括深部软弱结构面全频段声波信号监测与采集模块;本发明以深部地下工程和深埋隧道中大量存在的泥化夹层为分析对象,面对普遍存在的潜在工程地质灾害问题;在分析手段上,针对深部复杂声波多维汇聚效应及其传播影响规律,首次采用多普勒彩超仪来分析泥化夹层细观损伤演化机理,首先采用现场微震声发射装置进行定位分析,并采用Apogee1100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再现内部精细纹理结构和损伤微裂纹。
-
公开(公告)号:CN11036096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10661788.3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摄像技术的岩体结构面三维粗糙度描述方法,获取孔壁展开全景图;获取岩体结构面下壁面的轮廓线;拟合出结构面拟合线,获得岩体结构面下壁面的基准平面,以及岩体结构面的倾向和倾角;获取轮廓线展开曲线;获取拼接轮廓线;获得设定采样长度与设定采样精度的基准轮廓线;根据每个基准轮廓线段的分形维数形成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玫瑰图,并以此来描述岩石结构面三维粗糙度。本发明可以很好描述岩体结构面的三维粗糙度信息,解决了深部岩体结构面三维粗糙度信息难以获取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915640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266649.2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图像结构面自动识别与参数提取方法,步骤是:A、描述特征信号:在钻孔图像中,提取每行像素点中的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点坐标;B、划分结构面区域:根据合成信号的整体均值与局部均值构成自适应区域变化的阈值,并二值化合成信号以进行区域划分;C、匹配模板正弦函数:根据已知模板正弦函数,依次迭代匹配模板正弦函数;D、筛选正弦曲线:根据每一个位置构成的正弦曲线匹配值信号的最大值点或极大值点来筛选正弦曲线;E、再匹配与精确化:根据已获的位置、倾向、倾角,在特定波动范围内进行再匹配筛选;F、参数提取与转化。方法简单易行,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一次性完成所有结构面的自动识别与参数提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