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9742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57501.X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15/361 , B01D15/203 , B01D15/362 , B01D15/363 , B01D15/424 , B01D15/426 , C01D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除高锂溶液中的杂质的设备,该设备包括转盘、连接在转盘上的若干吸附柱,以及呈环状设置的依次相邻的吸附模块、洗脱模块和再生模块;转盘可带动所述若干吸附柱依次通过所述吸附模块、洗脱模块、再生模块,从而完成了对高锂溶液中的杂质的吸附?脱附?再生?再吸附的循环操作。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上述设备的脱除高锂溶液中的杂质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位于上述每个模块内部的吸附柱的数量以及流经各模块内部的吸附柱的各液体的流量大小,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吸附柱的吸附效率,保证了获得的产品料液中杂质的浓度均降至要求以下,从而可满足作为电池级和高纯锂盐产品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229837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90256.5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IPC: C01D1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分离提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通过控制进料速度提高碳酸锂碳化效率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取碳酸锂粗产品溶于高纯水中配制成物料浓度为30~90g/L的碳酸锂料浆;使所述料浆进入旋转填料床中,并向所述旋转填料床中通入CO2气体,进行40~150min的碳化反应后获得料液;其中,控制所述料浆的进料速度为100~400mL/min、旋转填料床的转速为不高于50Hz;以及CO2气体流量为0.02~0.20m3/L;对所述料液进行固液分离,获得碳酸氢锂溶液。本发明结合超重力技术,采用高速旋转填料床作为反应设备,通过调整碳酸锂碳化过程的反应条件,比现有技术大大提高了碳酸锂转化为碳酸氢锂的转化效率,同时还缩短了反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83857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11336.3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金属离子基底和有机配体材料按照摩尔比为1~10:1~10溶解于溶剂中,以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离心分离、洗涤和真空干燥处理,以得到锂离子吸附剂;其中,所述金属离子基底选自Al(NO3)3、Fe(NO3)3、Ni(NO3)3、ZrCl4、AlCl3、FeCl3和CuCl2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配体材料选自1,4‑苯二甲酸、1,3,5‑苯三甲酸、1,2,4,5‑苯四甲酸、2,6‑萘二甲酸、4,4'‑联苯二甲酸、1,4,5,8‑萘四甲酸、3,3',4,4'‑联苯四甲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
公开(公告)号:CN1197468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111319.X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同位素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吸附和脱附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属离子基底和有机配体按照摩尔比1~10:1~10溶解于的溶剂中,将所得混合溶液进行加热;反应完成后冷却,并经过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所述锂同位素吸附剂。该方法能够实现高效的锂离子吸附效果,通过对锂盐溶液中7Li的选择性吸附差异来实现7Li在吸附剂中的富集,有效提升7Li的丰度,提高分离因子,达到优异的分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3152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00715.7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化锶/氯氧镁胶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氯化锶/氯氧镁胶凝复合材料包括:作为基体的氯氧镁胶凝材料,以及复合在所述氯氧镁胶凝材料上的氯化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使氯化镁、氧化镁与水混合,得到氯氧镁胶凝材料浸渍液;使氯化锶、硅酸盐胶凝材料、发泡剂、稳泡剂与所述氯氧镁胶凝材料浸渍液混合,得到混合浆液;之后固化,制得氯化锶/氯氧镁胶凝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氯化锶/氯氧镁胶凝复合材料7h的有效充氨效率在90%以上,具有良好的吸附/解吸和稳定特征,循环使用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326263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010092555.9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萃取‑电迁移耦合分离富集7Li同位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离子液体、稀释剂和冠醚类化合物均匀混合,形成萃取有机相;然后将所述萃取有机相与锂盐溶液混合均匀,萃取后收集负载锂的有机相;之后使阳极、阴极、阳极液、阴极液与隔离膜共同构成电迁移体系,其中,所述阳极液为所获负载锂的有机相,所述隔离膜设置于阳极液与阴极液之间;最后使所述电迁移体系通电,获得富集7Li的阴极液。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电场作用下,锂同位素分离效应持续存在,不存在离子迁移流的前端和末端富集限制,隔离膜无饱和容量限制,同时所有溶液相均可循环利用,工艺清洁环保;另外本发明工艺对温度、湿度、空气等无特殊要求,无需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251679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1284346.0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IPC: B01D5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沉淀分离锂同位素的体系,其包括络合剂溶液、锂盐溶液、有机溶剂和反萃液;所述络合剂溶液用于与所述锂盐溶液发生反应获得沉淀物质;所述有机溶剂用于溶解所述沉淀物质获得第一溶液;所述反萃液用于对所述第一溶液进行反萃,获得富集有6Li的第一溶液;其中,络合剂溶液中,溶剂为水,络合剂为以下式1或式2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沉淀分离锂同位素的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6Li单级分离的丰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7375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0388845.8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IPC: C04B28/04 , C09K5/06 , C04B111/27 , C04B1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石膏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天然无机多孔材料作为载体,负载水合盐相变材料,制备水合盐‑多孔载体复合物,然后以水溶硅或水玻璃包裹水合盐‑多孔载体复合物,脱水后制备得到水凝胶包覆的水合盐‑多孔材料复合物型相变储能材料,所述水凝胶包覆的水合盐‑多孔材料复合物型相变储能材料与石膏混合,得到相变石膏浆,相变石膏浆与纤维丝、网格布等复合、成型,制得相变石膏。所述相变石膏实现了水合盐相变材料与石膏的隔离,保持了水合盐相变材料的储放热性能,而水凝胶多层包覆则杜绝了水合盐相变储能材料在与石膏混合过程中及相变石膏在应用过程中可能的水合盐泄漏和迁移,使得水合盐相变储能材料在石膏中得以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17480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0444035.X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融雪装置,所述道路融雪装置包括封装管道和所述封装管道内填充的具有流动性的水溶胶‑水合盐‑多孔材料复合体系;所述封装管道上设有注入口和排出口;所述封装管道埋设于道路下方;该发明可实现封装管道内相变材料的及时更换,当相变材料需要更换或达到使用年限后,可利用混凝土泵或颗粒泵等在预留的出入口方便进行注入或回收再生,也可利用自流作用和负压作用进行相变材料注入和更换,注入和更换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582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415573.1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IPC: B01D5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同位素的毛细管多级界面富集体系及分离富集方法。所述毛细管多级界面富集体系包括锂盐水溶液、非锂盐水溶液以及一根以上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两端分别置于所述锂盐水溶液和非锂盐水溶液中,所述毛细管內交替设置有复数个有机相溶液和水相溶液,所述有机相溶液与水相溶液之间形成多个液‑液界面,所述毛细管內靠近锂盐水溶液的一段的溶液为有机相溶液;所述毛细管的两端设置有封堵物,且所述封堵物允许锂离子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锂同位素的毛细管多级界面富集体系通过在毛细管内设置尽量多的水相‑有机相界面,以实现体系锂‑6富集效应的叠加,获取锂‑6的高富集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