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天线安装及位置调整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8970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0955886.8

    申请日:2019-10-09

    Abstract: 一种卫星天线安装及位置调整装置及方法,属于卫星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包括:选取三个天线安装孔位置,将调整装置嵌套在天线安装孔中,下方垫调整垫片,通过螺钉将三者压紧实现与卫星舱板连接,螺钉穿过调整装置中心位置;对天线安装位置进行精度实测,计算天线需要调整的量,并将调整量换算到3个安装点处,将三处安装孔螺钉拧松,按照调整量在Z方向的分量,完成天线在垂直于安装面方向的调整,后整体推动天线沿安装面平移,通过调整装置的刻线读出每一处安装孔中心相对于螺钉的移动量,使得三处安装孔移动量等于调整量安装面内分量,对调整后的天线位置进行精测,判断调整到的新位置是否满足天线安装精度要求。

    一种卫星仪器设备三维接地自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56156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711384961.7

    申请日:2017-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仪器设备三维接地自动设计方法:(1)、建立卫星舱板三维总装模型,获取仪器设备的接地信息;(2)、在卫星舱板三维总装模型中接地孔相应位置放置接地端子;(3)、建立仪器设备接地数组A;(4)、建立舱板端子数组B;(5)、以设备接地数组A中未接地的仪器设备的接地桩、接地孔或者一个安装孔作为参考点,遍历舱板端子数组B中接地端子,找出被使用次数不大于预设次数的接地端子,从找出的接地端子中,找到与参考点匹配的接地端子,将参考点位置与该接地端子位置之间的直线确定为设备接地线。本发明可以提高设计效率,降低出错率。

    一种卫星舱段数字化总装电缆模型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796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710475720.7

    申请日:2017-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舱段数字化总装电缆模型制作方法,具体为:(1)建立卫星舱段产品结构树及其对应的三维数字化电缆模型;(2)、对三维数字化电缆模型进行简化提取与装配相关的产品结构树及其数字化总装视图;(3)、对视图中待安装的电缆端电连接器赋予总装信息;(4)、抽取产品结构信息和总装信息,汇总形成总装模型说明文件,(5)、将总装模型说明文件和数字化总装视图发送至总装现场三维工艺系统,增加装配时所需要的辅助工装和工艺信息,生成数字化总装电缆模型和配套明细表,用于指导电缆的实际装配。本发明全程数字化,解决了数字化电缆研制和快速安装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装配工作效率。

    一种高通量卫星转发器设备布局

    公开(公告)号:CN11077530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55527.2

    申请日:2019-10-09

    Abstract: 一种高通量卫星转发器设备布局,属于卫星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舱外天线天线馈源附近构建了独立副舱,将转发器接收设备布置在舱外天线馈源附近位置副舱内,以保证天线馈源至转发器接收设备间的连接波导长度最短、减少信号损耗,提升卫星的G/T值性能;由副舱中板提供设备的安装接口,通过预埋热管及耦合热管,将设备发热传导至通信舱散热面散出,通过热控多层将副舱整体包覆,实现副舱与外部空间环境的热隔离,保证副舱内设备的工作温度环境,同时通过合理选择副舱盖板材料,提供足够的等效铝厚度,给舱内设备提供足够的抗辐照条件;通过将转发器接收设备布置在副舱内,使卫星舱内减少设备安装及穿舱波导走向的空间需求,节约了舱内布局空间。

    一种基于设计流程的卫星设计知识本体关联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91582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164239.0

    申请日:2018-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设计流程的卫星设计知识本体关联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采用七元数组对卫星设计流程中的设计活动进行描述;对七元数组进行解析,得到设计活动所使用的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设计输入和设计活动关键词;根据设计活动所使用的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检索设计标准库,建立相关设计标准与设计活动的关联关系;根据设计输入,确定设计活动的设计文件,建立已输出的设计文件与设计活动的关联关系;根据设计活动关键词,基于领域本体从多个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检索得到设计知识,形成参考知识集,并建立参考知识集与设计活动的关联关系。通过本发明实现了通信卫星研制知识的全面受控,支撑了卫星创新研制过程。

    一种基于有向图优化技术的卫星电缆最短路径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7957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34057.1

    申请日:2015-09-29

    Abstract: 一种基于有向图优化技术的卫星电缆最短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使用卫星布局中每个电缆绑扎节点的空间位置、任意两个电缆绑扎节点的连通关系作为输入,形成电缆路径初始有向图,利用有向图最短路径算法,计算出电缆最短路径距离矩阵及任意两个电缆绑扎节点间的最短路径节点序列。此方法完成了卫星电缆最短路径设计及最短路径下电缆长度计算,可以满足卫星电缆设计中电缆走向路径规划优化需求,本发明方法中的最短路径求解方法,得出的电缆路径从理论上确保为最优解,相对以往采用1:1卫星平台木制模型、人工按照电缆设计路径二维图纸进行实际电缆长度取样,减少了设计时间、保证了设计质量。

    一种基于三维数字化设计的电缆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32023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22688.5

    申请日:2015-03-1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三维数字化设计的电缆加工方法,步骤如下:(1)将单根三维电缆束模型展平在平面内,保持三维电缆束模型位置不变,并将按照连接不同电连接器的电缆线束中每根电缆线的分叉放置在主束两侧的样式进行展平布置;(2)生成下线表:(3)确定钉板图模板,并将钉板图模板进行封装生成钉板图;(4)在钉板图的基础上,对钉板图电缆线束中每根电缆线中的分叉绑成T型、Y型以及对于垂直水平面的电缆的分叉采用标识“垂直水平面”的方式表示,同时标识电缆分叉定位点、穿孔点;对于电连接器标出1针位置;(5)根据下线表和钉板图,对电缆进线加工制造。本发明有利于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减少设计中反复修改,节约成本。

    一种半高承力筒全电推进卫星构型

    公开(公告)号:CN11543220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1198632.4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高承力筒全电推进卫星构型,包括承力筒、背地板、推进舱东隔板、推进舱西隔板、承力筒顶板、电子舱东隔板、电子舱西隔板、对地板、南北隔板、东板、西板、南板、北板。本发明通过将传统承力筒高度裁剪,使得全电推进卫星推进剂装填量需求与承力筒容积匹配,解决全电推卫星使用传统承力筒构型空间浪费的问题,卫星高度可根据载荷承载需求灵活调整,不受影响承力筒高度制约;基于本发明构型的卫星承载能力高,载荷适应能力宽、拓展能力强,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基于设计流程的卫星设计知识本体关联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9158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1810164239.0

    申请日:2018-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设计流程的卫星设计知识本体关联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采用七元数组对卫星设计流程中的设计活动进行描述;对七元数组进行解析,得到设计活动所使用的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设计输入和设计活动关键词;根据设计活动所使用的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检索设计标准库,建立相关设计标准与设计活动的关联关系;根据设计输入,确定设计活动的设计文件,建立已输出的设计文件与设计活动的关联关系;根据设计活动关键词,基于领域本体从多个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检索得到设计知识,形成参考知识集,并建立参考知识集与设计活动的关联关系。通过本发明实现了通信卫星研制知识的全面受控,支撑了卫星创新研制过程。

    一种工艺性优化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推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51575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1362381.2

    申请日:2018-11-15

    Abstract: 一种工艺性优化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推进系统,包括:气路模块、氧路模块和燃路模块以及互连管路,气路模块将气瓶提供的高压气体降低至需要的压力,并将降压后的气体提供给氧路模块和燃路模块,氧路模块将贮箱提供的氧化剂分配给指定的发动机、推力器,燃路模块将贮箱提供的燃烧剂分配给指定的发动机、推力器;发动机、推力器利用氧路模块提供的氧化剂、燃路模块提供的燃烧剂产生卫星姿态控制和轨道控制所需要的推力,互连管路中的通信舱管路综合考虑了在DFH‑4E卫星具有的双层通信舱状态下,三舱对接及管路托装等因素。满足DFH‑4E平台卫星工程使用,在其总装工艺性、焊装工艺性方面相对同类的推进系统布局方式有显著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