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的制造方法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65858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10526285.3

    申请日:2012-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4 H01M4/70 H01M10/0525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电极的制造方法,具有涂布工序和干燥工序,涂布工序对送出的金属箔(3)涂布涂布材料(4)形成涂膜箔(2),干燥工序是通过送出而移动的涂膜箔(2)通过沿着送出路径的线上配置的干燥装置(10)的干燥炉(20),并且通过加热使涂膜箔(2)干燥的工序,干燥炉(20)由在三处区划配置的4个干燥室(21、22、23、24)构成,至少具有干燥工序中涂膜箔(2)最先通过的第1干燥室(21)和接着第1干燥室(21)通过的第2干燥室(22),通过在相对于沿着送出路径的送出方向F正交的截面使第1干燥室(21)的截面(S1)面积比第2干燥室(22)的截面(S2)面积小,使第1干燥室(21)的容积(V1)比第2干燥室(22)的容积(V2)小。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78335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580053451.4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负电极复合材料层的平板部(Fp)包括在扁平电极卷绕组件(80)的卷绕轴方向(AD)上的一个端部处的第一端部(E1)、与第一端部(E1)相对的第二端部(E2)、位于第一端部(E1)与第二端部(E2)之间的中心部(CR)。负电极复合材料层平板部(Fp)设置有从第一端部(E1)向第二端部(E2)延伸的多个连通槽(Tr)。连通槽(Tr)包括第一端部(E1)处的第一终端部(Tr1),包括第二端部(E2)处的第二终端部(Tr2),包括中心部(CR)中的相对于第一终端部(Tr1)和第二终端部(Tr2)更靠近棱柱形壳底部的起始部(Tr0),从起始部(Tr0)向第一终端部(Tr1)和第二终端部(Tr2)延伸。负电极复合材料层(22)包括多个颗粒。颗粒包含负电极活性材料和粘合剂。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和电池组装体

    公开(公告)号:CN106410274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10620271.6

    申请日:2016-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长期维持并发挥优异的电池特性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由本发明提供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具备正极合剂层的正极和具备负极合剂层的负极的工序;以及将正极和负极与非水电解液一起收纳于电池壳体内的工序。非水电解液含有包含三草酸磷酸锂的化合物(I)。在将负极合剂层的BET比表面积设为X(m2/g),将相对于非水电解液的总量的化合物(I)的添加量设为Y(质量%)时,满足以下的关系:3≤X≤4.3;0.4≤Y≤1.5;(Y/X)≤0.3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