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7732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93631.8
申请日:2020-02-14
Inventor: 忻向军 , 刘博 , 张琦 , 刘情嫄 , 高然 , 陶滢 , 田凤 , 田清华 , 张丽佳 , 张伟 , 沈宇飞 , 曹桂兴 , 刘乃金 , 陈东 , 王拥军 , 杨雷静 , 高梓贺 , 陈特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卫星通信系统及方法,上述系统包括:低轨道卫星LEO网络、中轨道卫星MEO网络和高轨道卫星GEO网络,其中:GEO网络,用于与MEO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MEO网络,用于分别与GEO网络和LEO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LEO网络,用于分别与MEO网络和地面通信通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卫星通信系统,可以通过GEO网络、MEO网络和LEO网络所包括的较少数量的卫星实现较大面积的通信覆盖,并且,通过多层卫星网络的所包括的较少数量的卫星实现了减少卫星网络节点数量,降低了路由切换的频繁程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卫星通信系统的传输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1126341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1360499.6
申请日:2019-12-25
Inventor: 忻向军 , 刘博 , 张琦 , 刘烨琪 , 高然 , 陶滢 , 刘乃金 , 田清华 , 田凤 , 张丽佳 , 曹桂兴 , 张伟 , 陈东 , 潘晓龙 , 王拥军 , 杨雷静 , 常欢
IPC: H04W40/02 , H04W40/12 , H04W40/22 , H04L12/717 , H04L12/727 , H04L12/73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类型的业务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接收请求用户发送的业务请求,确定第一用户类型、第二用户类型以及时延要求;如果第一用户类型为固定类型,基于时延要求、预先划分的网络分片的比特率及波长数量,选择目标网络分片;如果第一用户类型为移动类型,基于时延要求、预先划分的网络分片的频率,从预先划分的网络分片中选择目标网络分片;确定目标网络分片中的备选目的卫星;从备选接入卫星与备选目的卫星组成的路径中选择备选路径;根据时延要求,从备选路径中选择目标路径,并发送业务请求至目标路径中的接入卫星。可以保证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业务需求,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58358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43185.3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履带车辆机电联合制动控制方法及装置,首先计算地面最大制动力矩;然后获取由制动踏板行程计算得到的第一制动力矩,并通过比较所述地面最大制动力矩和所述第一制动力矩确定地面附着力是否饱和;依据地面附着力是否饱和,确定目标制动力矩;计算当前车速下两个电机所能提供的总电机制动力矩;根据所述目标制动力矩和所述总电机制动力矩,计算机械制动力矩;最后基于所述总电机制动力矩和所述机械制动力矩对履带车辆进行机电联合制动控制,保证了整车制动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662301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0910087841.X
申请日:2009-06-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3L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八通道DDS信号源板,属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领域。该八通道DDS信号源板包括模拟电源模块、数字电源模块、时钟源模块、中频信号产生模块、逻辑控制模块;通过使用可编程的硬件结构以及1G参考时钟的DDS芯片,实现了8通道的0~400MHz中频信号的产生,具有可通用、可扩展、每路可单独编程的特点,并通过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在使用高频参考时钟条件下多个通道间的相位同步问题,该信号源板可应用于有源相控阵雷达发射信号的产生和需要使用多通道、同步的、中频信号的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236246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710177851.3
申请日:2007-11-2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个毫米波小型化多通道收发组件装置及其相位补偿方法,收发组件装置包括发射支路、接收支路、开关、功分电路和金属盒体,属于雷达组件技术领域。收发组件装置是以MMIC(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技术为基础的毫米波全平面集成电路实现的,并且收发组件内部没有有源相移器件。通道间相位补偿方法是利用收发组件内起级联作用的微带线加载高介电常数的介质。通过选取不同的加载介质可以实现0-360度范围内的相位误差补偿,并且不影响幅度一致性。本发明具有调试简便、设计巧妙、小型化等诸多优点,是一种操作性及实效性很强的收发组件装置及其相位补偿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0603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80562.9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重动态硬链段的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氨酯技术领域,制备的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发挥稳定的阻尼隔振作用,在建筑材料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通过结构设计,使得聚氨酯硬链段形成了交替排列的规整紧密结构,同时硬链段含有高密度的脲基氢键、大量不对称脂环和苯环使得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拉伸率可以达到1400%‑1600%,拉伸强度可以达到35‑42MPa,在‑10~70℃温度范围内阻尼因子维持在0.12‑0.18,可以在‑10~70℃温度范围内发挥稳定的阻尼作用,既能隔振也具有一定阻尼减振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耐水、耐油性能,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好的综合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279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12788.5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V30/19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遥感图像细粒度视觉感知的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包括:共享视觉编码模块,含两个功能互补视觉编码器,分别接收进行下采样后不同分辨率图像进行编码,并按照通道维度连接得到集成的多尺度视觉特征图。同时,将视觉提示分别输入至两个功能互补的视觉编码器,得到编码后的视觉提示;模态对齐映射层,用于将多尺度特征图以及编码后的视觉提示转换到语言语义空间,得到映射后的视觉以及视觉提示;文本分词器模块,用于将文本指令转换为向量嵌入;大语言模型解码器,用于接收映射图像token、视觉提示token以及文本指令嵌入,生成模型响应序列。本发明为细粒度的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在遥感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简单可行的办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9558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770185.8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茚满改性的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氨酯技术领域。聚氨酯弹性体基体与5,5',6,6'‑四羟基‑3,3,3',3'‑四甲基‑1,1'‑螺旋双茚满形成交联,生成了大量氢键、非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共轭作用、π‑π络合等分子间作用力,增强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该材料阻尼性能优良,可以应用于减振降噪,同时可以在常温下完全溶解于乙醇中,并且乙醇挥发后材料仍保持优良性能,便与回收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20671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07044.X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超拉伸、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疗技术领域,其能够在高温环境下维持原状,具有很高的拉伸率,能在常温下进行材料的自修复。该材料拉伸性能优良,可以被拉伸到原长的40倍以上。该材料可以在室温温和条件下,空气中和水下实现高效自修复,其拉伸强度可以恢复初始的90%。此外,弹性体材料的阻尼性能优良,在零下40摄氏度到常温范围内高阻尼性能,其阻尼因子大于0.4,可以应用于减振降噪。其中预聚体和聚醚330N形成不可逆的共价化学交联点,而提高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并且这种交联结构可以提高其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所述耐高温、超拉伸、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热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6405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036024.9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IPC: G16C60/00 , G01N3/08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得材料多应变率下高精度硬化模型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高速拉伸试验,获得工程应力‑工程应变曲线;S2、计算真应力塑性应变曲线;S3、进行拟合外延得到外延应力应变曲线;S4、将外延应力应变曲线组合成应力应变曲线表;S5、调整应力应变曲线表形状;S6、建立数值模型,对比试验及仿真结果中的力‑变形曲线;S7、返回S5,优化多应变率应力应变曲线表形状,直到S6中对标结果满足要求即得。本发明将多应变率下的材料试样进行同时对标,优化迭代得到高精度的多应变率本构模型参数,解决了现有多应变率本构模型参数建立过程中不能同时进行不同应变率下材料性能优化的问题,克服现有方法所存在的不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