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1793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910012035.X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山西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1B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确控制热损失值的冶炼纯净金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含有目标金属的原始矿物直接喷入冶炼炉的熔池中,并将还原气体以及助燃气体同时喷入冶炼炉中,使熔池产生“沸腾”现象,还原气体将含有目标金属的原始矿物进行还原,多余的还原气体在冶炼炉上部与助燃气体燃烧产生热量,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气体中H2的含量为80-100%,所述助燃气体中O2的含量为80-100%,助燃气体的温度控制在300-400K;所述熔池中包括炉渣和目标金属液体。本发明通过调整还原气体H2含量、助燃气体O2含量以及助燃气体温度,使冶炼炉中的热量流动符合最优的经济效益,控冶炼炉中的热损失值维持在一个稳定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918285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16996.4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东莞市勇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GPa高强度铝基轻质中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备领域。所设计的中熵合金的原子表达式为AlxLiyMgzZnuCuv,下标表示各对应合金元素的摩尔百分比,其中x+y+z+u+v=100,x=79.5~80.5,y=1.5~2.5,z=1.5~2.5,u=13.5~14.5,v=1.5~2.5。涉及合金的相结构以面心立方(FCC)固溶体为主。本发明通过真空感应熔炼并直接浇铸得到合金铸锭,制备过程能耗低,成本低,操作简单,使轻质块体中熵合金得制备成为可能。目前,铝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高端制造业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对其成本、强度和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发明所制备的铝基轻质中熵合金因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18220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77408.0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北京首佳利华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20 , A23G3/366 , A23L2/39 , A23L2/52 , A23L33/135 , A23P10/28 , A23V2002/00 , A23Y2220/03 , C12R1/23 , A23V2200/328 , A23V2200/32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自主筛选的具有调节血糖和胆固醇水平等益生功能的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SJLH001,简称La-SJLH001)及其在益生菌食品中的应用。该菌株具有良好的胃肠道环境耐受能力,并具有抗氧化性、疏水性、超声波抗性、还原力等体外益生活性。体外、体内功能验证实验表明,La-SJLH001具有显著的淀粉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甘酶抑制活性等,并能显著降低小鼠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增强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缓解胰岛变大,同时还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强小肠黏膜保护作用等功能。La-SJLH001显著的降血糖和降胆固醇活性使其在多种形式的益生食品(如益生菌压片糖果、益生菌固体饮料等)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950916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0353660.7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磁场驱动扭转镍钴锰锡合金微丝。制备微丝使用的合金成分为:NiaCobMncSnd,其中a+b+c+d=100,a的原子百分比范围为40‑50,b的原子百分比范围为0‑10,c的原子百分比范围为35‑40,d的原子百分比范围为10‑15。本发明利用泰勒法制备出不同成分、直径50‑400μm的磁场驱动扭转合金微丝,在轴向磁场和周向磁场的作用下,合金微丝发生扭转;该磁场驱动扭转合金微丝具有磁场驱动扭转角大、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对智能材料及微型化器件的发展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252007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610624214.5
申请日:2016-08-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束非晶合金微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智能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是由2‑4根非晶合金微丝分布于高硼硅玻璃基体上构成的集束微丝。其制备方法是将特定尺寸的合金颗粒与两种类型的玻璃管按照特殊方式组装成嵌套结构,然后通过高频感应装置加热玻璃管中的合金颗粒使其熔化,熔融合金液浸润外层玻璃管后形成具有并联结构的多个微熔池,然后用尖头玻璃棒从软化的外层玻璃管底部伸入多个微熔池几何中心位置牵引微丝,经喷水冷却后得到集束非晶合金微丝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特点是工艺简单,可直接制备出直径10~100μm的集束非晶合金微丝复合材料。在GMI传感器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05316527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835614.6
申请日:2015-11-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锰镓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丝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的分子式为NixMnyGaz,其中x+y+z=100,x=46~56,y=24~36,z=16~26。其制备方法是采用玻璃包覆纺丝法,通过高频感应装置,在300~800A范围内,逐渐熔化合金锭,当底部玻璃管软化时,熔融合金液和底部玻璃形成一个微熔池,然后用带尖端的玻璃棒从软化的玻璃管底部牵引微丝,经喷水冷却后得到玻璃包覆的镍锰镓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微丝,再将表面的玻璃剥落,得到Ni‑Mn‑Ga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裸丝。本发明工序简单,制备出的微丝直径3~200μm,微丝具有优异的超弹性性能,是集感知与驱动于一体的智能材料,可广泛应用于传感器和驱动器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36594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703342.3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58 , C22C38/42 , C22C38/50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44 ,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700MPa级超细晶高强耐候钢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连铸坯在高拉速下直接进入M机架粗轧机组,经过M道次连续大压下(50%~60%)粗轧,奥氏体晶粒大幅度细化,粗轧后,中间坯经过感应加热炉快速加热至精轧入口所需温度,同时形成反向温度场,然后依次经过精轧组、层流冷却、卷取机,最终形成表面和芯部较粗、1/4厚处较细的组织特征。生产过程中精轧和粗轧均为全无头轧制。本发明可获得耐候性相当于corten-A的超细晶高强耐候热轧钢带,实现“以薄代厚”和“以热代冷”的效果,使汽车车身轻量化的同时,提高汽车板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属于冶金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95091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53660.7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磁场驱动扭转镍钴锰锡合金微丝。制备微丝使用的合金成分为:NiaCobMncSnd,其中a+b+c+d=100,a的原子百分比范围为40‑50,b的原子百分比范围为0‑10,c的原子百分比范围为35‑40,d的原子百分比范围为10‑15。本发明利用泰勒法制备出不同成分、直径50‑400μm的磁场驱动扭转合金微丝,在轴向磁场和周向磁场的作用下,合金微丝发生扭转;该磁场驱动扭转合金微丝具有磁场驱动扭转角大、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对智能材料及微型化器件的发展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705457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236801.7
申请日:2009-11-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47/20
Abstract: 一种制备大尺寸块体非晶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非晶合金(金属玻璃)及其复合材料制备领域。适用于块体非晶与纤维之间的超塑性扩散连接其特征在于:块体非晶与纤维,按一定方式排列(如层状等),放入模具中,在气体保护或真空下加压保温,进行超塑性扩散连接,一定时间后,卸压,从模具中取出工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套超塑性扩散连接制备大尺寸块体非晶、纤维/非晶复合材料的新设备,由加热系统、保温系统、模具系统、加载系统、气体保护系统及冷却系统组成。本发明不但纤维增强非晶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形状可设计,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体积也可控,纤维还可以被用到其它非晶形成能力小的各种各样的非晶合金系中。适合用于装甲板,穿甲弹等。
-
公开(公告)号:CN100425392C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710099130.5
申请日:2007-05-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3P17/00 , B23P23/04 , C22C38/02 , C22C33/04 , B21J5/00 , B21B1/22 , B21B37/74 , B21B37/16 , B21B37/58 , C21D9/46 , C21D11/00
Abstract: 一种高硅钢薄板的冷轧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薄板中Fe含量为85-96%,Si含量为4-15%,均为重量比;其工艺为:原料准备:硅含量的范围为4-15%,硼的含量为100-5000ppm,其余为铁;冶炼,浇铸;锻造成厚度10-20mm的板坯;热轧到1-2mm;热轧板热处理;温轧得到0.2-0.3mm的板材;温轧板热处理;冷轧得到厚度为0.03-0.05mm的高硅钢板。优点在于,利用冷轧方法制备该合金,而由于该材料的室温脆性,该传统方法在之前被认为不可能制备出高硅钢。所制备出来的冷轧薄带具有良好的板形,表面具有金属光泽。该生产工艺具有普遍适用性,成本低;由于高硅钢优异的软磁性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