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3479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10339086.6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6C1/10
Abstract: 一种用于卫星的起吊装置及起吊方法,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采用八点起吊方式,通过一分二的转接支架最终合并为四点起吊状态,实现卫星通用十字吊架与整星八个吊点的相适应。吊点在结构板上分布均匀,间距适中,避免四角吊点处的边缘效应及相邻吊点之间的应力干涉,充分发挥吊点承载能力。吊点与转接支架之间通过使用球垫的方式实现无附加弯矩连接。吊点通过大埋件侧向螺纹连接,埋件使用类椭圆形构型,对承载应力集中区域进行了覆盖加强,使用了多次厚度变化,确保了集中载荷的有效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13219411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490344.5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模拟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声发射的无损等效声源激励方法,涉及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声发射定位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声源激励方式会导致结构体损伤与污染、存在信号无法长距离传播的问题。在声源点到声发射传感器的传播路径上,布置若干间隔相同距离的三号激励探头,组成激励探头阵列。控制每个三号激励探头输出的激励信号的特征和激励时间,实现多个激励信号的能量叠加,形成幅值满足定位要求的等效声源信号,且不会造成结构体撞击损伤。它用于模拟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声发射的无损等效声源激励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163479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339086.6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6C1/10
Abstract: 一种用于卫星的起吊装置及起吊方法,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采用八点起吊方式,通过一分二的转接支架最终合并为四点起吊状态,实现卫星通用十字吊架与整星八个吊点的相适应。吊点在结构板上分布均匀,间距适中,避免四角吊点处的边缘效应及相邻吊点之间的应力干涉,充分发挥吊点承载能力。吊点与转接支架之间通过使用球垫的方式实现无附加弯矩连接。吊点通过大埋件侧向螺纹连接,埋件使用类椭圆形构型,对承载应力集中区域进行了覆盖加强,使用了多次厚度变化,确保了集中载荷的有效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0884778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582129.6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2N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043
Abstract: 采用微齿驱动的大行程压电直线作动及作动方法,该作动器主要包括带有微齿结构的作动轨道,以及可以分别与作动轨道啮合,安装后相互存在相位差的三组驱动齿,控制驱动齿上下运动的压电陶瓷及其位移放大结构,以及约束作动轨道与驱动齿相互啮合的弹性预紧装置组成;该作动器通过带有相位差的驱动齿与作动轨道轮流啮合驱动作动轨道完成双向直线位移的输出,每次的啮合都可以将作动轨道推动1/3的齿间距行程;该作动器使用微齿结构实现大行程的位移输出,具有输出行程大,钳位可靠,控制简单,易于闭环控制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1098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1213404.X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在轨连续打印长桁架的推送装置,该推送装置包括框架、控制机构以及沿横向顺次分布于框架的第一夹持机构、中间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各夹持机构均包括顶部的夹持头和底部的单向滚轮,顶部的夹持头通过沿竖直方向的往复移动实现对打印的长桁架的夹持和松开;中间夹持机构能够沿横向往复移动地安装于框架,能够在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之间往复移动;第一单向滚轮的转动方向与第二单向滚轮的转动方向相同,并与中间单向滚轮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单向滚轮顶点的运动切线方向与长桁架的推送方向一致。上述推送装置能够满足在轨无限长桁架打印的任务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85971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210440331.1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柔性空间结构姿态振动一体化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柔性空间结构的动力学模型;根据动力学模型计算出结构的目标模态频率;根据目标模态频率,在第一控制闭环设计鲁棒限频控制器,实现结构振动模态的有效抑制;根据期望的姿态控制目标,在第二控制闭环设计PD控制器,实现结构姿态的精确控制;最终,两个控制闭环同时作用,实现柔性空间结构的姿态‑振动一体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839774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07458.2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纤测量的载人航天器结构全场应力反演系统,通过密封舱外壁关键部位布设的传感器单元获取密封舱关键部位处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然后基于有限元的方式从关键部位处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反演出整个密封舱外壁各个位置处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实现密封舱全局应力的预测,解决了目前的应力测量数据仅仅是局部点而导致应力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同时为航天器延寿提供解决方案,具有较高经济效益;此外,本发明基于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离散的应变数据,还能够实现空间站单舱、两舱、三舱组合体状态下的结构应变状态的全场反演。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24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197853.X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尺蠖效应的双向步进式柔性压电绳索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具有空心腔体的外壳,且中间部分区域沿厚度方向挖空;绳索,所述绳索可贯穿空心腔体,且在厚度方向上与空心腔体间形成过盈配合,在宽度方向上绳索两侧与空心腔体存在间隙;两组压电纤维复合物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绳索两侧;所述压电纤维复合物包括位于所述压电纤维复合物中心的压电纤维层,所述压电纤维层两侧分别设置有环氧树脂层,两个所述环氧树脂层外侧分别设置有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表面设置有叉指状电极;实现了绳索的步进式双向运动,更加适用于柔性平面薄膜天线。
-
公开(公告)号:CN112319851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1126006.5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10
Abstract: 一种大型箱板式通信舱结构,从几何上由内向外分为隔板与外板,舱体空间被2层水平板从下到上分为下舱、中舱、上舱。从装配关系上,下舱隔板、中舱隔板、2层水平板与南北外板不可拆,形成具备总装模块化工艺性的内构架;上舱隔板与对地板不可拆,形成局部总装模块化工艺性的天线舱结构;10块东西板、天线舱结构、内构架相互可拆;从传力体系上,通信舱大质量载荷主要分布在东西南北、对地外板上,本发明从外板将大质量分散载荷逐渐集中,并最终汇集到通信舱的平台舱接头处。本发明的通信舱结构提供了多达40㎡的舱体外表载荷安装面积,确保了大面积载荷、大通路转发器、大面积载荷舱散热的连接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84900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060952.9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航天器柔性结构的加速度反馈振动控制方法,首先根据仿真建模分析或结构试验测试,获得结构的动力学方程及传递函数;然后设计基于加速度反馈的控制器,引入一个二阶系统补偿器和一个一阶系统补偿器,并配置补偿器阻尼参数ζf和频率参数ωf;最后配置控制器的反馈增益α和β,控制输出为两个补偿器的变量相加并作负反馈。本发明以加速度作为反馈物理量,避免了误差累积;引入二阶系统补偿器,直接以补偿器变量作负反馈,通过其低通滤波特性克服了高频控制溢出问题;增加了一阶系统补偿器,通过配置两个补偿器增益参数,解决闭环控制系统因存在时滞而产生的控制效果下降问题,提升系统的振动控制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