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7077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18701.5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1F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41F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发射箱的导弹后支撑导向装置,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基座以及平行固定于基座上的左导轨和右导轨,基座的后端设有用于对导弹后滑块进行限位的后限位组件,左导轨和右导轨的后端对应设有用于对导弹后滑块进行限位的左限位组件和右限位组件。其具有结构简单、操控方便、功能性强、安全性高的优点,可在导弹运输和出箱过程中提供支撑、限位、导向等功能,且在导弹发射时无需解锁操作,减少了发射前的操作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550954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07206.6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1F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41F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冲击荷载的分配领域,具体涉及大冲击载荷分配机构,其为大型盒型焊接梁结构,多级载荷梁,每一级所述载荷梁均有多个;同一级的所有载荷梁处于同一荷载面内;上下相邻的两级载荷梁通过销轴连接,下方的载荷梁分担与其销轴连接的上方的载荷梁的载荷;上下相邻的两级载荷梁以所述销轴为支点构成杠杆结构。本发明具备将由产品上方承载的大冲击载荷以特定比例予以分散引导至下部结构的功能,从而减小下方结构局部的承载,保证其使用寿命,以达到发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97454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231831.2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2B35/02
Abstract: 一种运载火箭起飞力热环境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多个能够同时测量压力、温度、热流、加速度、应变的力热环境组合检测单元,分别布设在助推火箭发动机燃气流核心区边界内的中心位置、发射平台台面燃气流漫延区内、芯级火箭发动机燃气流核心区边界上、芯级导流孔壁上、助推导流孔壁上、导流锥上、导流槽内。本发明能够大幅度减少了阵列传感器布置位置及布置数量,精简了现场施工工作量及防护工作量;同时降低燃气流强噪声对检测传感器、前端放大器的电器元器件的声振耦合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8871060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10697636.4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1F3/04
Abstract: 一种带喷水抑制外围、高位喷流噪声功能的发射系统,包括一级外围喷水降噪系统和二级高位喷水降噪系统;一级外围喷水降噪系统能够从发射平台台体周向侧壁向外围喷水,抑制经发射平台台体导流槽下泻反溅的高声强喷流噪声;二级高位喷水降噪系统设置在发射平台台体外围,为高位喷水模式,能够从外侧向导流槽出口喷水,形成二级外围喷水水幕,抑制导流槽出口反射的高声强喷流噪声;同时所述二级高位喷水降噪系统还能够向发射平台台体中心区喷水,形成二级内部喷水水幕。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火箭发射喷流噪声强度,抑制经发射平台台体下部与导流槽入口之间的敞口空间向上反射的高声强喷流噪声及从导流槽出口喷出的燃气流形成的外围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796317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08874.4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杨卫杰 , 黎定仕 , 许学雷 , 王华吉 , 张智 , 徐洪平 , 张筱 , 张海联 , 吴润生 , 吴梦强 , 邓鹏程 , 贾延奎 , 王伟洋 , 吴鹏辉 , 杨堃 , 孙振莲 , 刘迁
IPC: B64G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箭回收系统,其包括四个回收平台,相邻两个回收平台之间设有滑轨,四个回收平台和四个滑轨呈矩形布置,每个滑轨上都滑动设有滑车,相对布置的两个滑轨上的滑车之间连接有阻拦索,相邻两个回收平台之间安装有牵引装置,牵引装置能够拉动该相邻两个回收平台之间的滑车沿着滑轨滑动。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火箭回收系统,可以降低对火箭回收的姿态和速度要求,提高火箭回收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631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08988.9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杨卫杰 , 黎定仕 , 许学雷 , 王华吉 , 张智 , 徐洪平 , 张筱 , 张海联 , 吴润生 , 吴梦强 , 邓鹏程 , 贾延奎 , 王伟洋 , 吴鹏辉 , 杨堃 , 孙振莲 , 刘迁
IPC: B64G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字型火箭回收系统,其包括四个回收平台,相邻两个回收平台之间设有滑轨,四个回收平台和四个滑轨呈矩形布置,每个滑轨上都滑动设有滑车,相对布置的两个滑轨上的滑车之间连接有阻拦索,相邻两个回收平台之间安装有牵引装置,牵引装置能够拉动该相邻两个回收平台之间的滑车沿着滑轨滑动。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工字型火箭回收系统,可以降低对火箭回收的姿态和速度要求,提高火箭回收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8881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388667.3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箭发射喷水降噪效果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火箭发射过程中,通过噪声传感器检测燃气流噪声的声压级,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火箭起飞的高度;在同一图表中,绘制燃气流噪声的声压级随时间变化的声压级曲线,以及火箭起飞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高度曲线;依据高度曲线,判定火箭起飞高度为H=(30~40)D时对应的时间T;依据声压级曲线,判定T对应的声压级SPL02和火箭起飞前的声压级极值SPL01,并将ΔSPL12作为一级喷水和二级喷水联合工作时的降噪幅度,其中,ΔSPL12≥SPL02‑SPL01,D表示火箭发动机的喷口直径。其具有流程简单、实现容易、可信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963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08833.5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杨卫杰 , 黎定仕 , 许学雷 , 王华吉 , 张智 , 徐洪平 , 张筱 , 张海联 , 吴润生 , 吴梦强 , 邓鹏程 , 贾延奎 , 王伟洋 , 吴鹏辉 , 杨堃 , 孙振莲 , 刘迁
IPC: B64G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Z字型火箭捕捉系统,其包括四个平台,四个平台之间的连线呈矩形,相邻两个平台之间设有导轨,每根导轨上安装有牵引车,相对布置的两根导轨上的牵引车之间连接有拦截索,拦截索的两端分别绕过两个牵引车的滑轮后与相对布置的两个平台下方的质量块连接。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双Z字型火箭捕捉系统,可以降低对火箭回收的姿态和速度要求,提高火箭回收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7216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08730.9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翻转式箱盖,包括盖体和处于箱体内侧的开关盖机构,开关盖机构包括电机、减速器、左短摆杆和左长摆轩,减速器与电机连接并固定在箱体左侧壁上,左短摆杆包括连为一体的左短直杆和左U型杆,左短直杆的端部与减速器的输出轴垂直固定连接,左U型杆的端部通过第一转轴与盖体铰接,左长摆轩包括连为一体的左长直杆和左弧形杆,左长直杆的端部通过第二转轴与箱体左侧壁铰接,第二转轴处于减速器的输出轴下侧,左弧形杆的端部通过第三转轴与盖体铰接,第三转轴处于第一转轴的下侧。其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占用空间小、锁紧可靠、适用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6207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0810719.7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变铰点起竖机构,其包括发射台、起竖臂、上连杆、下连杆和起竖缸,所述发射台铰接于箱体内,所述发射台上铰接有起竖臂,所述上连杆呈三角形,所述上连杆的一角铰接于起竖臂上,所述上连杆的另外两角分别与起竖缸和下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起竖缸和下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箱体内,所述起竖臂和发射台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支撑发射台的支腿。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紧凑型变铰点起竖机构,其能够缩短起竖缸行程,降低起竖缸载荷,缩短箱体长度,实现狭小空间布局,减小生产难度,降低生产成本,扩展起竖机构的应用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