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硫电池的功能性复合夹层、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54856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10419692.9

    申请日:2020-0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硫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锂硫电池的功能性复合夹层、其制备和应用。该功能性复合夹层设置于锂硫电池阴极表面或锂硫电池非极性隔膜的阴极侧的表面;该复合夹层为多层复合结构,该多层复合结构中包括交替层叠设置的带正电荷的多孔纳米材料和带负电荷的多孔纳米材料。其中,有序排列的具有多孔结构的纳米材料能促进电解液吸收和锂离子扩散,从而降低界面阻抗,阴极表面交替的正负电荷相互作用能有效阻隔多硫化物的穿梭,使电池展现良好的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从而实现电池的高性能化。

    一种电池用导热复合隔膜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890506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1094539.7

    申请日:2019-11-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用导热复合隔膜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用导热复合隔膜,包括聚烯烃多孔隔膜以及贴合在所述聚烯烃多孔隔膜两侧或一侧的氧化铝/碳杂化纤维层。本发明提供的聚烯烃多孔隔膜/氧化铝/碳杂化纤维层复合材料,由于在氧化铝/碳杂化纤维层中高导热的氧化铝是以连续的纤维形式存在,同时纤维在高温碳化的过程中熔融连接,减少了接触界面,降低了界面热阻,实现了导热通路的构建,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实现电池内部热量的扩散。将该电池用导热复合隔膜应用于锂硫电池中,可达到提高电池性能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提高电池性能并解决聚烯烃多孔隔膜导热性能差的问题。

    一种高导热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4675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1052733.9

    申请日:2019-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复合材料,包括导热纳米填料和具有形状记忆特性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所述导热纳米填料有序排列在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中;本发明将未经化学修饰的导热纳米填料与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混合,利用聚合物形状记忆的特性通过拉伸诱导自组装的方式促使导热纳米填料有序排列,同时有序排列的导热纳米填料作为物理交联位点有利于维持材料的取向状态,所得材料经二次升温后,其中填料仍保持高度取向,构建的取向结构有利于在较少量的导热纳米填料下搭接出有序填料网络,因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小材料密度,增强材料的强度和延展性并提高材料的热导率。

    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功能化隔膜、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890507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1190077.9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解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功能化隔膜、其制备和应用。该功能化隔膜是由带正负电荷材料经静电相互作用力进行层层自组装得到的有机‑无机结构有序的电解质材料;其中,带正电荷材料为具有亲水性的带正电荷聚合物包覆的高机械强度、高稳定性的无机纳米材料组成,带负电荷材料为具有亲水性且可在水中稳定分散的带负电荷聚合物。本发明通过对层层自组装材料组成、厚度和结构的简便精确调控,可以有效的抑制锂硫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多硫化合物的穿梭和锂枝晶的生长,进而提高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种抗静电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37595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810416048.9

    申请日:2018-05-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复合材料包括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基体和还原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在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表面;此外,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基体与还原氧化石墨烯两者的质量比为100:1~100:30,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基体为聚碳酸亚丙酯(PPC)或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本发明通过对复合材料中导电填料的含量和相应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各个步骤的反应条件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石墨烯在聚合物中堆叠、团聚导致的难分散问题,并提高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如聚碳酸亚丙酯)的玻璃化温度、力学性能和抗静电特性。

    一种多功能锂硫电池隔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1162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046691.8

    申请日:2019-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锂硫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隔膜和涂布层;其中,所述涂布层包括氧化石墨烯和主体材料,所述主体材料为氮化硼、碳氮化铝或二硫化钼中的一种。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锂硫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多功能锂硫电池隔膜,采用氧化石墨烯诱导主体材料,解决了纳米材料的分散性问题,两种纳米材料有序复合,更有效的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协同增强了隔膜的机械强度、耐热性。本发明的隔膜制备方法,采用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手段,实现了两种2D纳米材料的有序复合,能灵活把控涂层厚度,实现大规模生产。

    一种电池用导热复合隔膜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890506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094539.7

    申请日:2019-11-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用导热复合隔膜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用导热复合隔膜,包括聚烯烃多孔隔膜以及贴合在所述聚烯烃多孔隔膜两侧或一侧的氧化铝/碳杂化纤维层。本发明提供的聚烯烃多孔隔膜/氧化铝/碳杂化纤维层复合材料,由于在氧化铝/碳杂化纤维层中高导热的氧化铝是以连续的纤维形式存在,同时纤维在高温碳化的过程中熔融连接,减少了接触界面,降低了界面热阻,实现了导热通路的构建,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实现电池内部热量的扩散。将该电池用导热复合隔膜应用于锂硫电池中,可达到提高电池性能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提高电池性能并解决聚烯烃多孔隔膜导热性能差的问题。

    一种用于锂硫电池功能性隔膜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90504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170560.0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硫电池隔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功能性隔膜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功能性隔膜涂层材料主要由金属卟啉和粘接剂构成,其中,金属卟啉主要由卟啉配体与中间金属元素组成,中间金属元素为排除锂元素后的金属元素;金属卟啉与粘接剂的质量比为9:1~2:1。本发明通过对该功能性隔膜涂层材料的关键组成及结构,以及制备方法的整体流程工艺设计和各个步骤的条件与参数进行改进,最终形成的功能性隔膜涂层材料,既能够提供极性元素与多硫化合物产生相互作用力来抑制多硫化合物的穿梭,又可以促进多硫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进而减轻充放电过程中多硫化合物的溶解和穿梭,最终提高锂硫电池的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循环稳定性。

    一种抗静电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3759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10416048.9

    申请日:2018-05-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复合材料包括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基体和还原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在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表面;此外,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基体与还原氧化石墨烯两者的质量比为100:1~100:30,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基体为聚碳酸亚丙酯(PPC)或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本发明通过对复合材料中导电填料的含量和相应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各个步骤的反应条件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石墨烯在聚合物中堆叠、团聚导致的难分散问题,并提高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如聚碳酸亚丙酯)的玻璃化温度、力学性能和抗静电特性。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56699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42829.2

    申请日:2017-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环氧树脂基体材料,以及分散于该环氧树脂基体材料内部的改性碳纳米管,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表面经同时含柔性链与环氧刚性链的嵌段共聚物改性的碳纳米管,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与所述环氧树脂基体材料的质量比为0.05/100~0.5/100。本发明通过对关键的改性碳纳米管添加剂的表面改性物质种类及相应结构,以及改性碳纳米管的填充量等进行改进,选用同时含柔性链与环氧刚性链的嵌段共聚物改性碳纳米管,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在低填充量下,对环氧树脂同时进行增强增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