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高温腐蚀防结焦的锅炉炉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702135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10948540.6

    申请日:2017-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高温腐蚀防结焦的锅炉炉体结构,该锅炉炉膛的前墙和后墙上对应设置有对冲燃烧器,炉膛的左墙和右墙的结构相同且均对应的向炉膛外侧凸出以减弱高温烟气对其内侧壁上水冷壁的冲刷腐蚀,所述水冷壁贴紧所述左墙和右墙的内壁布置且与所述左墙及右墙的形状相匹配。优点为,其左壁和右壁均向锅炉的外侧凸出设置,增加左右壁中部和锅炉炉膛中心的距离,对冲燃烧时高温烟气主要是从前后侧壁中间的位置冲刷向左右壁,故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改进后,极大的减缓了高温烟气对左右侧壁中心位置上水冷壁的腐蚀,避免或缓解了炉膛结焦,实际使用效果非常好,极大的延长了水冷壁寿命,减少了检修及更换水冷壁的周期,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一种导流式防高温腐蚀防结焦的锅炉炉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253446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249215.7

    申请日:2017-1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流式防高温腐蚀防结焦锅炉炉体结构,炉膛的前墙和后墙上对应设置有对冲燃烧器,炉膛的左墙和右墙的内侧均设有导流板组件,每组导流板组件均包括一排前斜导流板和一排后斜导流板,从炉膛中部垂直冲刷向左墙和右墙的高温烟气经过前斜导流板和后斜导流板后其冲刷方向相应的转变为斜向前冲刷和斜向后冲刷。本发明在左右墙的内侧增设了可拆卸的导流板组件,使直接垂直冲刷向左右墙中部的烟气改变流动方向向前侧和后侧分流,一方面有效避免了高温烟气直接对左右墙中部的直接冲刷,另一方面高温烟气受导流板组件的阻碍作用而变向,冲刷的速度降低且冲到左右壁的流程也增长,故最终对左右壁上水冷壁的冲刷腐蚀及结焦问题均得到有效缓解。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热燃煤发电多切圆锅炉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883368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0942553.2

    申请日:2017-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热燃煤发电多切圆锅炉系统,其包括炉膛和烟道,炉膛竖直设置,炉膛的侧壁由冷却壁和再热壁组成,冷却壁位于再热壁下方,冷却壁的中部和下部区域设置有燃烧器,再热壁由一次再热壁和二次再热壁组成,一次再热壁和二次再热壁的离地高度相等或接近,烟道内沿烟气流动方向分级设置有过热器模块和再热器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再热壁的结构设计新颖,在不增加炉膛高度和也不需将炉膛设计为卧式的前提下,实现了三级热吸收和做功,能源的利用率高;通过适当的阀门开闭即可选择特定组合的一次再热壁和二次再热壁,即一次再热壁和二次再热壁的受热面积可调整,故可灵活调节再热工质的温度,保证再热工质的过热度达标。

    一种煤粉燃烧特性快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32107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693675.2

    申请日:2017-0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粉燃烧特性快速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多种不同的标准煤,分别对每种标准煤进行拉曼光谱测试及热重分析,获得拉曼光谱特征参数和煤粉燃烧特征参数,计算拉曼光谱特征参数与煤粉燃烧特征参数的映射关系,建立拉曼光谱特征参数与煤粉燃烧特性特征参数关联数据库;S2.对待检测原煤进行拉曼光谱测试,获得与其拉曼光谱特征参数并将其与关联数据库进行比对,根据相应的映射关系,获得待检测原煤的煤粉燃烧特性参数。有益效果为:检测快速,可同时获得多个煤粉燃烧特性参数,全面且准确;建立好数据库后,每次仅需要对待测原煤进行拉曼光谱检测即可得到煤粉燃烧特性参数,后期成本较低且效率高,适用于工程运用。

    一种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锅炉及其受热面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49451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83259.5

    申请日:2017-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31/08 F22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锅炉及其受热面布置方法。该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锅炉的主要特点为,炉膛竖直设置,炉膛侧壁分为水冷壁和再热壁两部分,水冷壁位于再热壁下方,水冷壁的中部或下部区域设置有燃烧器,再热壁分为一次再热壁和二次再热壁两部分,烟道内沿烟气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有高温过热器、高再冷再热器组、低温过热器、高再热再热器组、低温再热器组和省煤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再热壁的结构设计新颖,在不增加炉膛高度和不在竖直方向依次一、二、三级吸热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水冷壁吸热后的高压做功、一次再热的中压做功和二次再热的低压做功;一次再热壁和二次再热壁的吸热量可调节,可保证中压做功和低压做功的蒸汽温度均达标。

    超临界二氧化碳机组的锅炉设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98951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0188000.9

    申请日:2021-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机组的锅炉设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超临界二氧化碳机组的锅炉设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待设计锅炉的锅炉类型、已知设计参数和未知设计参数;步骤2、分别获取选取的每个超临界二氧化碳机组的运行参数,分别将每个超临界二氧化碳机组的所述运行参数中的多个运行参数之间建立关系式;步骤3、将步骤1中所述已知设计参数代入步骤2中确定的关系式中并计算出所述未知设计参数。本申请通过选取性能最优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机组的锅炉的运行参数建立关系式,并将确定的运行参数代入关系式中计算待确定的设计参数,从而获得性能最优的锅炉设计。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二次再热燃煤发电锅炉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7951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710283242.X

    申请日:2017-04-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二次再热燃煤发电锅炉系统,其包括炉膛和烟道,炉膛竖直设置,炉膛的侧壁由冷却壁和再热壁组成,冷却壁位于再热壁下方,冷却壁的中部和下部区域设置有燃烧器,再热壁由一次再热壁和二次再热壁组成,一次再热壁和二次再热壁的离地高度相等或接近,烟道内沿烟气流动方向分级设置有过热器模块和再热器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再热壁的结构设计新颖,在不增加炉膛高度和也不需将炉膛设计为卧式的前提下,实现了三级热吸收和做功,能源的利用率高;通过适当的阀门开闭即可选择特定组合的一次再热壁和二次再热壁,即一次再热壁和二次再热壁的受热面积可调整,故可灵活调节再热工质的温度,保证再热工质的过热度达标。

    超临界二氧化碳机组的锅炉设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9895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88000.9

    申请日:2021-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机组的锅炉设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超临界二氧化碳机组的锅炉设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待设计锅炉的锅炉类型、已知设计参数和未知设计参数;步骤2、分别获取选取的每个超临界二氧化碳机组的运行参数,分别将每个超临界二氧化碳机组的所述运行参数中的多个运行参数之间建立关系式;步骤3、将步骤1中所述已知设计参数代入步骤2中确定的关系式中并计算出所述未知设计参数。本申请通过选取性能最优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机组的锅炉的运行参数建立关系式,并将确定的运行参数代入关系式中计算待确定的设计参数,从而获得性能最优的锅炉设计。

    一种煤粉燃烧特性快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32107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710693675.2

    申请日:2017-0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粉燃烧特性快速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多种不同的标准煤,分别对每种标准煤进行拉曼光谱测试及热重分析,获得拉曼光谱特征参数和煤粉燃烧特征参数,计算拉曼光谱特征参数与煤粉燃烧特征参数的映射关系,建立拉曼光谱特征参数与煤粉燃烧特性特征参数关联数据库;S2.对待检测原煤进行拉曼光谱测试,获得与其拉曼光谱特征参数并将其与关联数据库进行比对,根据相应的映射关系,获得待检测原煤的煤粉燃烧特性参数。有益效果为:检测快速,可同时获得多个煤粉燃烧特性参数,全面且准确;建立好数据库后,每次仅需要对待测原煤进行拉曼光谱检测即可得到煤粉燃烧特性参数,后期成本较低且效率高,适用于工程运用。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锅炉的对冲燃烧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3055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23252.3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锅炉的对冲燃烧器系统,包括锅炉,所述锅炉为竖直设置的矩形结构,所述锅炉相对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燃烧器和多组上下间隔的腔室组,且所述第一燃烧器设置在多组所述腔室组的上方,所述第一燃烧器上设有出风口,所述锅炉对应所述第一燃烧器的位置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燃烧器上的出风口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锅炉的内部连通,每组所述腔室组包括多个附加燃料腔室,多个所述附加燃料腔室均水平设置,并分别沿左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锅炉上。本发明所述的对冲燃烧器系统,具有燃烧效率高、火焰稳定性强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