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20817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86106.7
申请日:2020-10-29
IPC: A61K36/287 , A61P9/10 , A61P27/02 , A61K127/00 , A61K135/00 , A61K1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疾病作用的菊花和菊茎叶提取物,它是由下列方法制备得到:将菊茎叶或菊花样品适当粉碎,称重后加入水,加热回流提取,趁热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即得。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通过实验筛选出菊花提取物发提取工艺,并通过药理实验筛选出其临床新的功效,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菊花或菊茎叶提取物对碘酸钠诱导的视力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且对AMD小鼠视网膜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可增加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清除氧自由基,增强抗氧化能力,从而有效保护光感受器细胞免受碘酸钠诱导的视网膜损伤。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4374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42333.1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537 , A61P9/14 , A23L33/105 , A61K135/00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改善微循环障碍作用的丹参茎叶有效部位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将丹参废弃地上部分资源开发利用,经优化的提取纯化工艺制备得到有效部位。结果显示:丹参茎叶有效部位可改善微循环障碍引起的血流变参数变化、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微血管密度降低以及降低ET‑1、iNOS、VEGF、P‑Selectin、TXA2、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提高6‑keto‑PGF1α的表达水平。本发明提供的丹参茎叶有效部位具有改善微循环障碍的防治作用,可作为微循环障碍治疗的药品或维护血管功能的保健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200707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43397.3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537 , A61P29/00 , A61P39/06 , A61P35/00 , A61P9/10 , A61P3/10 , G01N5/04 , G01N30/02 , G01N30/86 , G01N30/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参茎叶酚酮有效部位的制备与质量检测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乙醇回流提取、大孔树脂纯化。丹参茎叶酚酮有效部位制定质量标准包括水分、炽灼残渣、有效部位的鉴别、指纹图谱与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对丹参茎叶有效部位的有效成分定性定量分析,确保生产中质量可控,操作规范。本发明可为工厂生产工艺、质检等提供科学依据,更有利于丹参茎叶的资源开发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728651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710156960.0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附四物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它由当归、川芎、香附和木香四味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进行研磨包合,挥发油提取后所得残渣,加熟地、白芍和延胡索,加水煎煮提取,提取液以95%乙醇进行醇沉,静置,抽滤,上清液减压浓缩,干燥,得干浸膏,再加入糖粉、糊精,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包合物,混匀,制成。其质量控制方法包括薄层定性鉴别及HPLC含量测定。本发明将挥发油部位单独提取包合,具有减少辅料用量和发挥治疗作用的双重功效,较目前单味配方颗粒服用时各药味相加,更能充分发挥中药配伍的优势,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复方颗粒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201020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97938.9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287 , A61P11/00 , A61P29/00 , A61P11/10 , A61P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治感冒的菊叶活性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活性提取物由菊叶多糖和菊叶酚酸类、黄酮类成分复配而成,实验结果表明该活性提取物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镇咳、祛痰、抗炎作用,能够用于防治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生痰、炎症反应等。本发明主要以药用菊花采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菊叶为原料,制备其活性提取物,开发其新用途,实现变废为宝,可实现菊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业的提质增效,具有很好的经济效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路线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能较为全面地保留菊叶原料中的多糖类、黄酮类和酚酸类有效成分,可以用于制备防治感冒的中成药或中兽药,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45196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619230.4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7034 , A61P3/10 , A61P1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毛蕊花糖苷的新用途与新作用机制,具体涉及毛蕊花糖苷在制备预防和治疗II型糖尿病肾病药物中的应用,并对毛蕊花糖苷对II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毛蕊花糖苷可改善高糖引起的肝脏损伤,降低自发型糖尿病db/db小鼠的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以及血脂水平(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与血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肾脏组织中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3和Smad4与α-SMA蛋白表达;同时,毛蕊花糖苷可改善高糖引起的肝脏损伤;抑制HK-2增殖和EMT形成。综上,毛蕊花糖苷对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氧化应激反应、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及改善肾脏纤维化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44644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14440.0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23L33/105 , A61K36/537 , A61P1/00 , A61P3/10 , A61K135/00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调理肠道功能的丹参地上茎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可充分利用丹参在种植加工过程中未被利用的非药用部位地上茎叶资源,经过优化的提取制备工艺制备而成。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丹参地上茎叶提取物可以显著增强病理状态下小鼠肠道屏障,调节肠道菌群,且对正常机体的肠道屏障以及肠道菌群没有毒性。本发明提供的丹参地上茎叶资提取物具有调理肠道功能的保健功能,可作为制备糖尿病肠道并发症或者其它肠道疾病的抗胃肠道屏障损伤的药品或肠营养剂保健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0675518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77783.7
申请日:2017-02-1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与工艺领域,涉及一种生物吸附剂吸附金属离子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中间苍白杆菌胞外多糖及其在土壤改良方面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得产胞外多糖的中间苍白杆菌;步骤(2):获得中间苍白杆菌胞外多糖;步骤(3):中间苍白杆菌胞外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步骤(4):中间苍白杆菌胞外多糖对金属离子的解吸附。
-
公开(公告)号:CN103169788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310132996.7
申请日:2013-04-1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725 , A61P1/16 , A23L1/29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枣叶活性提取物及其在制备防治肝损伤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采用大孔树脂耦合聚酰胺树脂,然后通过制备液相制备大枣叶精制提取物,较传统的分离纯化方法分离效率更高,且分离得到的活性成分含量高,生物活性强,安全性高。经实验研究表明,大枣叶提取物可显著降低CCl4、D-GalN和乙醇所致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肝组织MDA含量,增强肝脏SOD活性,对肝损伤具有很好的防治功效。因此大枣叶及大枣叶提取物有望开发成为新一代安全有效,用于防治肝损伤的药物或保健品,同时也为大枣叶废弃资源变废为宝及枣树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877513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30069.6
申请日:2014-04-0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9066 , A61P3/06 , A61P9/10 , A61P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血脂功效的中药复方组合物,该组合物由银杏叶提取物0.5~2份,荷叶45~180份,杜仲叶3~12份,马齿苋3~12份,绞股蓝45~180份,山楂50~200份,姜黄45~180份,酸枣仁15~60份制成。本发明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用辨证施治,结合高脂血症的发病机理和发病症状,筛选组方,整个组合物配比科学合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具有很好的降血脂的功效,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心血管疾病,并且组合物中各药味为药食同源的原料,疗效好,毒副作用低,临床用药更加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