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88519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117576.2

    申请日:2011-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三七、老鹳草、五味子、茜草按一定重量份配比所制成。其制法对处方中的三七、五味子和茜草三味药材加50-9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及药渣分别留存备用;将老鹳草和上述药渣合并后加水煎煮,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至1.05-1.30,用95%乙醇调节醇浓度为55-8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与上述乙醇回流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真空干燥后粉碎成细粉,添加不同剂型相应的辅料适量,用常规的制剂方法制成口服液、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本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活血通络,化瘀散结的功效,经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本中药复方制剂之抗肝纤维化功效显著。

    一种具有抗肝癌和抑制肝纤维化功效的土鳖虫蛋白提取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0913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0724643.5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肝癌和抑制肝纤维化功效的土鳖虫蛋白提取物,其制备方法为:取干燥土鳖虫打粉,加入乙醇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离心,收集上清液,冷冻干燥,得土鳖虫乙醇提取物EE粉末;将土鳖虫乙醇提取物EE粉末溶解于Tris‑HCl缓冲液中,将硫酸铵添加到溶液中至饱和状态,搅拌,静置,离心,收集沉淀,复溶后透析以脱除盐分,冷冻干燥可得土鳖虫粗蛋白样品EEP。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对土鳖虫蛋白成分系统深入研究,分离出了活性蛋白部位EEPC及活性蛋白成分PC3‑III,活性蛋白部位EEPC及活性蛋白成分PC3‑III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迁移来共同发挥抗肝癌药效,并且能通过抑制活化的HSC细胞增殖来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

    一种丹参中菲醌和酚酸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7982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782254.9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一种丹参中菲醌和酚酸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以干燥的丹参饮片为原料,加入提取溶剂进行加热回流提取,提取结束后过滤,得药渣和滤液1;取药渣加入提取溶剂进行提取,提取结束后过滤,药渣再加提取溶剂,结束后过滤,合并滤液得滤液2;滤液1即为丹参菲醌有效部位提取液,滤液2位丹参酚酸有效部位提取液。本发明提出的提取方法,针对两类有效部位的指标成分,分别考察了提取溶剂、提取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优化出了丹参菲醌有效部位和酚酸有效部位的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IA的转移率均在80%左右,丹酚酸B的转移率要比市售制剂高60%~70%。

    一种枸杞植物基酸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0538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53106.0

    申请日:2022-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枸杞植物基酸奶的制备方法,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加水至质量体积比为5%的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质量体积比为1.6%的枸杞后剪切90s;沉淀10min后过滤,弃滤渣;滤液中添加质量体积比为10%的蔗糖、5%的蔗糖或者5%的乳糖,再加入质量体积比为5%的乳糖与3%的赤藓糖醇后搅拌均匀;100℃灭菌20min,冷却至30℃‑40℃后加入质量体积比为0.2%的发酵剂;分装后43℃发酵15h,发酵结束置于4℃后熟24h;获得枸杞植物基酸奶产品。本发明提供了综合性能优异的植物基酸奶产品。

    一种丹参中菲醌和酚酸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7982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782254.9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一种丹参中菲醌和酚酸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以干燥的丹参饮片为原料,加入提取溶剂进行加热回流提取,提取结束后过滤,得药渣和滤液1;取药渣加入提取溶剂进行提取,提取结束后过滤,药渣再加提取溶剂,结束后过滤,合并滤液得滤液2;滤液1即为丹参菲醌有效部位提取液,滤液2位丹参酚酸有效部位提取液。本发明提出的提取方法,针对两类有效部位的指标成分,分别考察了提取溶剂、提取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优化出了丹参菲醌有效部位和酚酸有效部位的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IA的转移率均在80%左右,丹酚酸B的转移率要比市售制剂高60%~7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