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23156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33313.4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J63/00 , C07H15/256 , C07H1/08 , A61K31/704 , A61P1/16 , A23L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保肝作用的新皂苷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对甘草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经过波谱和质谱数据分析表明从甘草根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三萜皂苷化合物。经过药理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三萜皂苷化合物,可显著降低CCl4致肝损伤模型小鼠、乙醇致肝损伤模型小鼠,D-氨基半乳糖致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肝组织MDA含量,增强肝脏SOD活性,对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经过毒性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具有保肝作用的新皂苷化合物未见显著毒性,可望开发成新的保肝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
-
公开(公告)号:CN103864883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32634.2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J63/00 , A61K31/704 , A61P1/16 , A23L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保肝作用的新皂苷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对甘草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经过波谱和质谱数据分析表明从甘草根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三萜皂苷化合物。经过药理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三萜皂苷化合物,可显著降低CCl4致肝损伤模型小鼠、乙醇致肝损伤模型小鼠,D-氨基半乳糖致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肝组织MDA含量,增强肝脏SOD活性,对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经过毒性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具有保肝作用的新皂苷化合物未见显著毒性,可望开发成新的保肝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
-
公开(公告)号:CN11791937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30587.4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鹿茸多肽LSALEGVFYP在制备防治老年痴呆的药物中的应用。阿尔兹海默症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由淀粉样蛋白(Aβ)组成的老年斑是AD的特征性神经病理学标志,常伴随有神经元形态和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异常。本发明首次发现了鹿茸多肽LSALEGVFYP可以改善SAMP8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突触可塑性并抑制衰老标志物的聚集,因而具有开发成抗老年痴呆药物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32340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98740.3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鹿茸多肽LSALEGVFYP在制备抗抑郁药物和抗抑郁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发现鹿茸多肽(多肽序列:LSALEGVFYP)可以改善CUMS小鼠的快感缺失的抑郁样行为,并改善其行为绝望状态,即鹿茸多肽LSALEGVFYP具有改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同时发现,鹿茸多肽LSALEGVFYP可以显著增加EDU+/DCX+细胞数量以及DCX阳性细胞的数量,海马区未成熟神经元的增殖增强。本发明首次筛选出了鹿茸多肽LSALEGVFYP的抗抑郁作用及作用机理,可开发成抗抑郁症的有效药物或保健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1340246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505136.8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D221/04 , C07D513/00 , C07D471/14 , C07D498/04 , C12P17/06 , A61P25/16 , A61P25/28 , A61P25/18 , A61P25/22 , A61P25/24 , A61K31/4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MAO‑B抑制活性的栀子蓝色素类化合物A、D、E、G、H,并提供了上述化合物在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得到最佳的栀子苷元和6β‑羟基京尼平苷元与氨基酸合成得到产率和纯度高的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栀子蓝色素A、D、E、G、H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得到的蓝色素类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老年痴呆、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40246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05136.8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D221/04 , C07D513/00 , C07D471/14 , C07D498/04 , C12P17/06 , A61P25/16 , A61P25/28 , A61P25/18 , A61P25/22 , A61P25/24 , A61K31/4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MAO‑B抑制活性的栀子蓝色素类化合物A、D、E、G、H,并提供了上述化合物在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得到最佳的栀子苷元和6β‑羟基京尼平苷元与氨基酸合成得到产率和纯度高的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栀子蓝色素A、D、E、G、H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得到的蓝色素类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老年痴呆、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13802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77934.7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通过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发现二甲基蟾蜍色胺或三甲基蟾蜍色胺内盐等蟾蜍色胺类物质单次给药即可产生抗抑郁作用,其活性强度相当于氯胺酮,可克服现有常规抗抑郁药起效时间慢,临床用药一周左右时间才能产生药效的不足。且给药后蟾蜍色胺组小鼠体态正常,未见精神状态异常等神经毒性以及其它不良反应表型,安全性好,有望开发成为新的抗抑郁的药物。
-
-
公开(公告)号:CN103880913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134525.4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J63/00 , C07H15/256 , C07H1/08 , A61K31/704 , A61P1/16 , A23L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保肝作用的新皂苷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对甘草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经过波谱和质谱数据分析表明从甘草根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三萜皂苷化合物。经过药理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三萜皂苷化合物,可显著降低CCl4致肝损伤模型小鼠、乙醇致肝损伤模型小鼠,D-氨基半乳糖致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肝组织MDA含量,增强肝脏SOD活性,对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经过毒性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具有保肝作用的新皂苷化合物未见显著毒性,可望开发成新的保肝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
-
公开(公告)号:CN10449107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510007916.4
申请日:2015-01-07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744 , A23L1/29 , A61P25/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744 , A23V2002/00 , A61K2236/33 , A61K2236/333 , A61K2236/39 , A61K2236/51 , A61K2236/55 , A23V2200/30 , A23V2200/322 , A23V225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抑郁功效的栀子总藏红花素精制部位,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制备栀子总藏红花素精制部位的最佳工艺,采用大孔树脂柱和葡聚糖凝胶柱联合应用的方法,分离制备得到纯度高的栀子总藏红花素精制部位。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治疗抑郁症功效;在起效时间上非常显著地快于阳性药盐酸氟西汀,作用效果上强于氟西汀,氟西汀起效时间一般需要3周以上;且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的藏红花素无毒、无成瘾性、毒副作用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有望开发成为新的纯天然抗抑郁新药或保健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