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孝顺竹转录因子BmbZIP62基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06038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184276.5

    申请日:2020-03-16

    Inventor: 魏强 郭琳 丁雨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孝顺竹转录因子BmbZIP62基因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转录因子BmbZIP62,属于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家族,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基因克隆表达与对比分析,揭示了孝顺竹BmbZIP62转录因子编码基因的系统进化地位,在哥伦比亚型拟南芥植株中过表达可使植株的莲座叶片的叶型改变、叶柄缩短;而在水稻中过表达可使得植株矮化。此外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该基因的方法,该基因将在研究植物植株矮化、叶型改变及叶柄缩短的发育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种竹叶内部解剖结构三维立体图的获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504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256222.4

    申请日:2018-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6 G01N21/84 G01N2021/84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叶内部解剖结构三维立体图的获得方法,在竹叶采集后,先立即用70%FAA液中固定,再进行复水,然后采用氢氟酸进行去硅预处理,再进行脱水和常规石蜡制片法制片,Leica DM2500光学显微镜观察拍照,Photoshop CS6拼构竹叶三维示意图。本发明利用石蜡制片获得竹叶三个面的切片结构,再用Photoshop CS6软件进行拼接,操作简便,能够获得清晰完整的竹叶三维立体结构图。试验证实,获得竹叶三个切片的石蜡制片后,将各切片的图用Photoshop CS6处理,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竹叶内部结构立体图片。因此本发明是一种有效观察竹叶内部立体显微结构的技术,有效解决了竹类植物竹叶切片过程中只能观察某一切面的问题,为建立和丰富完善竹类植物竹叶结构观察方法奠定基础。

    一种延长黄条金刚竹种子贮存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0575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09318.2

    申请日:2018-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1/08 A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长黄条金刚竹种子贮存期的方法,利用黄条金刚竹含水率调控技术,在一定温度下贮藏,能较长的保存其萌发率。先采集黄条金刚竹成熟的种子,种子采集后放于透气布袋中,然后置于阴凉干燥处阴干。将种子阴干成2.00‑5.00%范围内。然后将其用塑封袋和锡纸袋密封保存于‑20℃。10个月后仍有20±2%的萌发率。此方法是一种方便且有效的保存黄条金刚竹种子活力的技术。按此方法贮存黄条金刚竹种子,具有保存期长,不易霉烂,萌发率较高等优势,有效解决了黄条金刚竹种子(颖果)不耐贮藏,容易失活等问题,为建立和丰富完善竹类植物种子保存技术奠定基础。

    一种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大量秀竹再生植株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07535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410151630.9

    申请日:2014-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大量秀竹再生植株的方法,包括采用秀竹当年生枝芽饱满的半木质化枝条为外植体,经消毒处理后在经改良的诱导培养基上形成诱导芽,然后,将丛生芽接种到改良的增殖培养基上,诱导大量丛芽产生,再在生根培养基上分化出根,形成完整植株,最后移栽到花盆,完成秀竹组织培养过程。本发明方法填补了秀竹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空白,为秀竹的园林栽种、大面积绿化奠定了迅速且充足供应的基础,为秀竹的工厂化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一种便携式竹或树篼清理机

    公开(公告)号:CN102283075B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110175816.4

    申请日:201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竹或树篼清理机,由竹或树篼剥离机和竹或树篼提取器组成;所述竹或树篼剥离机包括动力装置、手柄、减速器、转接口和钻筒,在钻筒外表面设有螺旋结构,在钻筒前段设有锯齿结构;钻筒通过转接口与减速器相连;减速器与动力装置相连;手柄设在动力装置上;所述竹或树篼提取器包括杠杆、提刀轴、提刀盘、刀片固定架、支架和刀片;刀片由相互配合使用的两部分组成,刀片顶端与提刀盘相连,刀片固定架设在两部分刀片之间;提刀盘与提刀轴相连;提刀轴与杠杆连接;提刀轴与支架相连,刀片固定架固定在支架上。该机器结构简单,设备少,功能强大,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它的推广和使用将极大的促进竹林集约经营进程,降低竹林经营过程中的劳动成本,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孝顺竹转录因子BmMYB26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0416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0437958.X

    申请日:2019-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孝顺竹BmMYB26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转录因子BmMYB26,属MYB转录因子家族,来源于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将其命名为BmMYB26,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通过基因克隆表达与对比分析,揭示了孝顺竹BmMYB26转录因子编码基因系统进化地位和在促进植物生长与调控细胞壁加厚上的重要功能,并提供了一种应用该基因的方法,该基因将在研究植物细胞壁生长分子机制、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抗性和改良竹材性状等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种孝顺竹转录因子BmbZIP62基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06038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0184276.5

    申请日:2020-03-16

    Inventor: 魏强 郭琳 丁雨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孝顺竹转录因子BmbZIP62基因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转录因子BmbZIP62,属于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家族,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基因克隆表达与对比分析,揭示了孝顺竹BmbZIP62转录因子编码基因的系统进化地位,在哥伦比亚型拟南芥植株中过表达可使植株的莲座叶片的叶型改变、叶柄缩短;而在水稻中过表达可使得植株矮化。此外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该基因的方法,该基因将在研究植物植株矮化、叶型改变及叶柄缩短的发育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种适用于水生植物资源调查的样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28084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084566.X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水生植物资源调查的样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样方装置包括一伸缩杆和安装在伸缩杆上的样方框。伸缩杆由不同外径的杆体套装构成,并可伸缩展开,伸缩杆的上下端还安装有支柱螺母,而通过该支柱螺母所述伸缩杆的上下端安装有可拆卸的固定锥。本装置中伸缩杆上通过与伸缩杆外径相匹配的双卡箍组件安装样方框,可将样方框固定在不同深度的水体表面,即使水流湍急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样方的定位操作;并且,PVC材质中空的样方框框架,弯管与橡胶塞处理方式,也便于浮水固定;此外,伸缩杆、可拆卸固定锥以及样方杆弯管套接方式,使用方便,易于野外安装携带。

    一种通过体胚培养获得大量小蓬竹再生植株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84621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72840.4

    申请日:2015-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体胚培养获得大量小蓬竹再生植株的方法,包括采用小蓬竹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进而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将胚性愈伤组织接种到改良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再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分化出根,形成完整植株,最后移栽到花盆,完成小蓬竹再生全过程。本发明方法,获得小蓬竹的频率高,时间短,非常适宜于小蓬竹遗传改良。完成小蓬竹植株再生的时间最快仅需12周左右。为小蓬竹的快速繁殖和定向生物技术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种通过体胚发生途径建立翠竹再生体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85788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480523.0

    申请日:2014-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体胚发生途径建立翠竹再生体系的方法,包括:1)取翠竹含腋芽的茎段,先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接种于含有4.0~6.0mg/L6-BA的MS诱导培养基,光培养下诱导出丛芽;2)将丛芽转继代于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上,光照培养直至有胚性愈伤组织产生;3)将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转接于含有1.0~3.0mg/L6-BA,或1.0~2.0mg/L6-BA+1.0~2.0mg/LKT的MS,光培养诱导体胚发生、增殖及体胚苗发生;4)将已发生的体胚苗小芽丛转接于含有1.0~2.0mg/L萘乙酸的MS生根培养基中,光培养诱导生根;5)将已生根的小苗移栽于移栽基质,喷水培养。本发明建立的再生体系可以作为翠竹遗传转化的研究体系,为翠竹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增添了又一条新途径,增殖系数是现有组织培养技术的1.5-2倍,规模化生产开发价值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