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7217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100801.0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美洲黑杨杨絮起始发育的调控基因PdeMIXTA02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基因序列进化分析和杨絮起始发育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基因表达分析,综合拟南芥的遗传转化功能验证,首次公开了调控杨絮起始发育基因PdeMIXTA02。该基因属于MIXTA类转录因子家族,序列进化分析显示与调控棉絮起始发育的关键基因GhMML3和GhMML4为同一MIXTA亚类分支,只存在于杨树雌性花絮授粉后5天内特异表达,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可以极显著增加表皮毛的数量,促进拟南芥的表皮细胞凸起分化为表皮毛。以上证实PdeMIXTA02基因调控杨絮的起始发育,可用于培育不飞絮杨树新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077715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307704.2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2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洲黑杨促雄基因MmS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美洲黑杨雄性特异的促雄基因MmS不编码蛋白,而是作为miRNA海绵吸附miRNA,通过降低所吸附的自由miRNA的浓度,从而使下游靶基因表达量上调。MmS基因在杨树雄株中以半合子的形式存在,仅存在于Y染色单体上,X染色单体不含该基因。促雄基因使杨树雄株雄花发育,而杨树雌株不含该基因,所以杨树雌株的雄性花器官不发育。杨树雄株达到性成熟年龄后会产生大量花粉,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在杨树雄株中敲除MmS基因,可以培育不产生花粉的杨树新品系,也可在植物中导入该基因,促进雄花发育,该基因在杨树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3813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858818.X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11 , C12N15/82 , C07K14/415 , C12Q1/6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洲黑杨抗叶锈病的基因PdGsSRK,并公开了其表达蛋白、克隆引物对及其应用。该基因为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类R基因,在抗叶锈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美洲黑杨抗叶锈病基因位点解析,结合基因动态表达分析,确定PdGsSRK基因是调控美洲黑杨叶锈病抗性的关键基因。PdGsSRK基因为培育抗锈病的美洲黑杨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217826251U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21589982.9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的花药采集装置,包括第一把手、第二把手、第一抓杆、第二抓杆和抓扣,所述第一把手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抓杆,第二把手的顶端连接有第二抓杆,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通过轴交叉设置,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之间设置有弹簧,第一抓杆和第二抓杆的顶端均设置有抓扣,且抓扣内部设置有橡皮筋。该便携式的花药采集装置的顶端设置有抓扣和橡皮筋,抓取采集花药的时候,只要把抓扣和橡皮筋放在花朵的雄蕊上,然后抓紧第一第二把手,第一抓杆和第二抓杆就会收紧,橡皮筋也会收紧,夹持块套住花丝,使用者上拉该装置,直径大过花丝的花药就会被剥离下来,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体积小巧,方便携带。
-
-
公开(公告)号:CN217937786U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21783757.9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47G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花架,属于花架技术领域,通过将花盆放置在花盆放置篮组件内,然后通过启动驱动组件调节转轴旋转带动环架组件旋转可以便捷的进行对花盆进行观赏,而且也方便进行浇花和整理;通过设置接水盘可以实现从花盆放置篮组件落下的污水进行接住的功能这样避免落入地面导致污染的问题;通过启动升降板组件可调节侧支撑架的高度,进而可以进行不同高度的观赏适应高度调整的需要;通过移动轮进行移动,并在移动的时候配合压缩筒、缓冲弹簧实现移动缓冲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14830330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1533430.1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M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分子实验的涂菌棒,包括手持端,所述手持端一端镶嵌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前端镶嵌有涂抹端,所述连接管的下侧设置有连接耳,且连接耳与支撑腿相连接,支撑腿可以选转打开。该应用于分子实验的涂菌棒设置有可以选转打开的支撑腿,打开支撑腿,使支撑腿与连接管构成90°直角,保证涂菌棒的稳定性,使涂菌棒放在任意平面上,可使涂菌棒处于悬空状态,能够有效避免污染实验菌落,防止实验所需菌落污染,也防止将桌面造成污染,不是使用的时候旋转收回支撑腿,不占用空间,方便收纳,涂抹端具有高稳定性,有利于维持涂抹动作精准性并能提高实验效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