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6456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786625.X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春兰CgARF4基因及其应用,CgARF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从春兰栽培品种“宋梅”中克隆获得CgARF4的基因序列,并在春兰中进行表达分析,随后将其构建至过表达载体导入目的植物中验证其功能,发现过表达CgARF4基因的拟南芥花期提前,但果实部分不育,与野生型植株相比结实率降低,离体叶片在含有IAA的MS培养基上生根率显著提高、根长增加,叶片中内源激素IAA、GA、ABA含量降低,MeJA、BR含量增加,可见该基因在兰花及其它园艺植物的栽培和遗传改良中将有广泛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998412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428135.0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胚性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方法。通过适当的预培养与采用混合型冷冻保护剂有助于提升超低温保存效果,经32℃解冻后,冷冻90d的愈伤组织1个月后可恢复再生,胚性愈伤组织的再生率最高达100%,再生愈伤组织生长状态良好并依然保持分化成熟体胚的能力。本申请初步建立了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胚性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存体系,为抗性湿地胚性愈伤组织胚性的长期维持提供了技术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671888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89724.3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同步化的抗松材线虫病赤松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方法,包括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体细胞胚的成熟、萌发和转化;所述的体细胞胚的成熟培养采用液—固增殖‑固成熟方式进行。本发明的高同步化的抗松材线虫病赤松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方法,以抗松材线虫病赤松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通过对抗病赤松未成熟合子胚已成功诱导获得的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体细胞胚成熟、萌发与植株再生等试验,成功获得了成熟的体细胞胚和再生植株,并移栽成活,在成熟培养基上产生体细胞胚的萌发率和植株转化率高,分别为67.2%和46.5%,为抗病赤松的大规模繁殖和工厂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2487822B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110388418.0
申请日:2011-11-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期培养无菌松苗的方法,包括:(1)制备PDA平板备用;(2)制备无菌松树成熟种子,移入PDA琼脂平板,25℃,培养至萌发,获得无菌幼苗;(3)制备DCR液体培养基,pH5.8,分装于培养容器;(4)在底部带小孔容器底部垫上脱脂棉,上部填入珍珠岩,将该容器置于盛有DCR液体培养基的培养容器中,121℃高压灭菌,备用;(5)将无菌幼苗移植于珍珠岩中,于温度24~26℃,光照2000Lux、每日光照14~18h条件下长期培养,定期更换新鲜培养液,直至获得所需年龄的无菌松苗。本发明的培育无菌松苗的方法,经多次重复转接结果表明,采用该培养方法对无菌松苗进行转移不会对其根系或上部组织造成伤害,无菌松苗可在无菌的容器中茁壮生长,是一种简易且成功的长期培养无菌松苗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485291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810019270.1
申请日:2008-01-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赤松组织培养增殖方法,该方法以赤松无菌幼苗子叶节(含子叶及刚萌动的上胚轴和6~8mm下胚轴)为外植体,接种于GD+6-BA3.0~5.0mg/L+NAA0.1~0.3mg/L培养基中诱导子叶基部产生丛生芽;4~5周后将外植体连同已分化的丛生芽转入添加活性炭或NAA的培养基中促进芽的伸长;待丛生芽长达1.5~2.0cm时将其分别单个切下,并切割成5~8mm小段,接种于GD+6-BA1.5~2.5mg/L+NAA0.25mg/L培养基中进一步诱导丛生芽增殖。增殖的丛生芽经过培养伸长后可再用于新一轮增殖。采用本发明,丛生芽增殖系数达3.5~4.6,一粒种子2年后可增殖出2~3万株可用于生根的组培苗。
-
公开(公告)号:CN108220253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710927229.3
申请日:2017-10-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松材线虫体内病毒的方法,包括:大量培养松材线虫;收集松材线虫;将松材线虫虫液反复冻融后用玻璃匀浆器匀浆;用细菌过滤器将松材线虫匀浆过滤;低速离心,获得粗提液,再用PEG进行沉淀,然后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分层收集样品,再去蔗糖,即可获得松材线虫病毒粗提物。本发明的分离松材线虫体内病毒的方法,利用反复冻融裂解细胞,再经匀浆器匀浆,将病毒颗粒从松材线虫体内释放出来,采用细菌过滤器过滤和低速离心,去除大的细胞碎片,通过PEG沉淀收集病毒沉淀物,进而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分层收集离心产物,再去蔗糖后获得松材线虫病毒粗提物,是一种简易且成功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873512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0997200.2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松材线虫病黑松体胚再生植株高效繁殖技术,以抗病黑松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利用诱导培养基、固体增殖培养基、液体增殖培养基、成熟培养基、萌发培养基、体胚苗生长培养基成功建立了一种高效繁殖黑松体胚再生植株的方法且移栽成活,获得再生植株的萌发率77%-84%,植株转化率82%-91%,半年的移栽成活率达到85%以上,本发明针对当前珍贵抗松材线虫病黑松种质资源有限,繁殖相对困难的现状,为快速生产大批高质量苗木,满足林业生产对抗病黑松种苗造林的需求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7616096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1088697.2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菌松苗培养方法,包括:1)制备水琼脂培养基;2)取松树成熟种子,用洗洁精将其表面洗净,流水冲洗1 h,将水滤干,将种子倒入150 mL无菌三角瓶或50 mL无菌离心管中,加入30%H2O2,将种子浸没,浸泡10-25min,期间轻轻振荡,将30%H2O2消毒后的种子倒入置于无菌烧杯上的灭菌筛子中,用无菌水冲洗4-5次。3)无菌条件下,将种子接种到水琼脂平板中放置时使种子与种子之间留有间隙,培养皿用Parafilm封口膜封口;4)将培养皿置于25℃条件下,暗培养,直至种子无菌萌发。本发明的无菌松苗培养方法,多个松种、多次重复结果表明,采用该培养方法对松树种子进行消毒灭菌,污染率低、萌发率高,既提高了培养效率,又省却了废液处理成本,保护了环境,是一种简便且无污染的无菌松苗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58675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994142.8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诱导抗松材线虫病黑松体胚发生的培养基,配方为:DCR,麦芽糖30~45g/L,ABA 5-10 mg/L,PEG8000 100~125 g/L,AC 2 g/L,植物凝胶3 g/L。本发明的高效诱导抗松材线虫病黑松体胚发生的培养基,通过试验证实,在抗性黑松体胚发育成熟过程中,麦芽糖45 g/L、ABA 5-10 mg/L、PEG8000 125 g/L、AC 2 g/L和植物凝胶3 g/L对体细胞胚成熟都具有促进作用。麦芽糖浓度为30-45 g/L、ABA 10mg/L、PEG 100g/L组合时,产生子叶胚结构完整,数量最多,对提高抗性黑松体细胞胚的数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抗性黑松抗松材线虫病的育种,选择优良家系的快速繁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抗松材线虫病苗木的大量繁殖、生产提供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487822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88418.0
申请日:2011-11-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期培养无菌松苗的方法,包括:(1)制备PDA平板备用;(2)制备无菌松树成熟种子,移入PDA琼脂平板,25℃,培养至萌发,获得无菌幼苗;(3)制备DCR液体培养基,pH5.8,分装于培养容器;(4)在底部带小孔容器底部垫上脱脂棉,上部填入珍珠岩,将该容器置于盛有DCR液体培养基的培养容器中,121℃高压灭菌,备用;(5)将无菌幼苗移植于珍珠岩中,于温度24~26℃,光照2000Lux、每日光照14~18h条件下长期培养,定期更换新鲜培养液,直至获得所需年龄的无菌松苗。本发明的培育无菌松苗的方法,经多次重复转接结果表明,采用该培养方法对无菌松苗进行转移不会对其根系或上部组织造成伤害,无菌松苗可在无菌的容器中茁壮生长,是一种简易且成功的长期培养无菌松苗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