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芪中提取多糖的方法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95252C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410093869.1

    申请日:2004-12-0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从黄芪中提取多糖的方法,它包括将干黄芪根茎在60~85℃下水提取,滤液冷却,加入酒精中沉淀,烘干,溶于水中提纯等步骤将多糖沉淀出来。本发明可以避免同时将黄酮和皂甙类化合物多种物质一并提出,克服产品纯度不高和能源消耗高等弊端。提取工艺选择性高、工艺简单、能源消耗低、产品纯度高、节约资源、不对环境产生污染。

    Pd络合物负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86612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16270.2

    申请日:2005-03-0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nventor: 郝玉芝 卜显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d络合物负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锚定方法合成负载Pd络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Pd络合物负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将赖氨酸盐酸盐与可以交换的无机载体进行离子交换,然后再与H2PdCl4进行络合反应,形成Pd-氨基酸络合物,该络合物经还原即可获得PdO-氨基酸/无机载体催化剂。本发明的钯络合物负载催化剂合成条件温和,原料便宜易得,可以获得不同无机载体负载的稳定的钯络合物催化剂,并且制得的负载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反应活性。

    一种具有电催化硝酸根还原性能的Fe单原子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004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86125.3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催化硝酸根还原性能的Fe单原子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的Te掺杂Fe‑N4材料负载在石墨烯上的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将Te和Fe逐步掺杂到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形成得到ZIF‑8上,经过高温热解,形成具有Fe‑N3Te催化位点结构的催化剂,煅烧后其微观形状为不规则六边形。本发明对传统的Fe‑N4位点进行Te掺杂改性,改变了原有的几何对称性,从而加强催化位点对极性中间体的吸附,降低了决速步的能垒,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该催化剂能通过十六次循环性测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制备方法简单,可有效转化污水中的硝酸盐污染物,具有大规模应用前景。

    一种适用于丙烯丙烷吸附分离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343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21247.0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丙烯丙烷吸附分离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吸附分离材料技术领域。该用于C3H6/C3H8分离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KU‑601‑Y的化学式为[Y6(μ3‑OH)8(mdip)3(H2O)6(DMA)2]n,晶胞参数为#imgabs0##imgabs1#α=90.0°,β=90.0°,γ=90.0°。本发明提供的NKU‑601‑Y吸附剂材料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制备简单;NKU‑601‑Y具有高连接数的六核的次级构筑单元,结构稳定性高;NKU‑601‑Y能够通过分子筛分效应实现C3H6/C3H8分离,同时兼具高C3H6吸附量和高C3H6/C3H8分离选择性。

    一种可逆水诱导无定形转换的柔性MOFs材料及其制备和光调控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59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98446.2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逆水诱导无定形转换的柔性MOFs材料,由主配体、柔性辅助配体和金属离子通过原位自主装的方式制备的晶体;主配体提供N配位点,柔性辅助配体提供O配位点。制备方法为:金属盐、主配体和柔性辅助配体放入溶剂DMF中反应;充分分散,得到悬浊液,在92‑95℃下加热48‑72h后出现无色六边形片状晶体;用DMF清洗,回收晶体,即得。所述材料在不同水扰动程度和恢复状态下晶体长程有序发生变化,表现为透明度的变化,通过晶体结构的有序与无序转换,实现对光线的调节和控制。本发明材料在H2O分子扰动下表现出快速可逆的受挫框架柔性,实现了晶体‑非晶‑晶体的快速转变,此外Cd‑MOFs还显示出在DMF中从非晶态快速转变为另一种晶态。

    一种给受体异质晶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8722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1910445654.8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Ⅰ)所示的给受体异质晶态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客体分子选自蒽、菲、芘、苯并菲、二萘嵌苯和晕苯中的两种或多种;所述NKU‑111如式(Ⅱ)所示;所述NKU‑111中的tpt作为给受体异质晶态复合材料的受体分子,客体分子作为给体分子;所述客体分子通过主体框架NKU‑111的限域效应和与受体分子tpt形成的静电力作用存在于所述NKU‑111的框架内。本申请将给受体中的受体作为配体引入NKU‑111主体框架,并将对应的电子给体作为客体引入主体框架中,构建了一种给受体异质晶态复合材料;通过结合配体A组分与无机组分之间较强的配位作用和D‑A之间的π‑π作用,实现了D‑A组分有序的堆积。

    一种具有高循环性能的可擦除无墨印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544908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10050.9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循环性能的可擦除无墨印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该可擦除无墨印刷材料的化学式为[La(OH)(BINDI)0.5(DMF)3]·DMF,晶胞参数为:a=32.9128(5),b=14.7668(2),c=14.0262(2),α=γ=90°,β=100.1590。本申请还提供了所述光致变色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光致变色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在光照下变色灵敏、可逆性高、颜色变化明显。基于该材料制备的可擦除无墨印纸具有良好的分辨率、清晰度以及高的循环性能,循环200次对光响应依旧灵敏,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响应材料应用于防伪、无墨印刷等领域。

    非线性倍频设备、手性钙钛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72037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08102.1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非线性倍频设备、手性钙钛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钙钛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选取R/S‑2‑甲基哌啶为手性有机胺,首次制得具有新结构的一维手性钙钛矿材料,提供以R/S‑2‑甲基哌啶为手性有机胺的铅基钙钛矿,解决了钙钛矿材料本身固有缺陷带来的应用限制,具有如下特点:巨大的二次谐波产生信号和二阶非线性性质,能够实现相位匹配,高偏振比,在紫外、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有较宽的透明窗口;良好的激光损伤阈值,优异的空气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且可通过简单挥发的方法制备高质量的大晶体;符合所有一个高品质非线性晶体应该具备的所有性质,这对钙钛矿用于非线性光学领域是一个极大的进展。

    一种具有客体诱导行为的柔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180955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810906337.7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客体诱导行为的柔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吸附分离行为的应用。其组成用化学式表示为:{[Cu(FPBDC)]·DMF}n。该材料活化后可以被不同的客体分子诱导出动态的柔性行为,从而对乙烷(C2H6)、丙烯(C3H6)、丙烷(C3H8)等展现出与常规物理吸附不同的吸附行为,即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该金属‑有机框架对特定气体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基于这样的独特的吸附行为,在258K下该材料可以有效的分离C3H6/C3H8。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合成碳包覆磷酸钛钾纳米花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3489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39236.8

    申请日:2020-06-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合成碳包覆磷酸钛钾纳米花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二次电池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合成碳包覆磷酸钛钾纳米花的制备方法。以小尺寸的钛基金属-有机框架(MIL-125)为前驱体,将其加入含有磷酸和磷酸二氢钾的溶剂中,通过溶剂热后焙烧的方式一步衍生转化为超薄磷酸钛钾(KTi2(PO4)3)纳米花。该组成磷酸钛钾纳米花的片层不仅实现延单一晶面的定向生长,而且在其表面均匀包覆着一层超薄无定形碳。当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该材料展现出了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同时该材料合成方法简单,可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具有广泛的商业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