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8879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644739.1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镉配位聚合物,化学式为C60H36Cd3N12O17,其以2,4,6-三(4-吡啶基)三嗪为主配体,对苯二甲酸为辅助配体,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和水的混合液,构成具有内部封闭孔穴的三重互穿的三维“tfz”拓扑网络结构;该镉配位聚合物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本发明的优点是:该镉配位聚合物的配位骨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可通过包夹具有不同功能的客体分子来实现对其发光性能的调控;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实施,晶体产率和纯度均较高,作为能量转化器及固体发光材料,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588799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644739.1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镉配位聚合物,化学式为C60H36Cd3N12O17,其以2,4,6-三(4-吡啶基)三嗪为主配体,对苯二甲酸为辅助配体,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和水的混合液,构成具有内部封闭孔穴的三重互穿的三维“tfz”拓扑网络结构;该镉配位聚合物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本发明的优点是:该镉配位聚合物的配位骨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可通过包夹具有不同功能的客体分子来实现对其发光性能的调控;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实施,晶体产率和纯度均较高,作为能量转化器及固体发光材料,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603807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06967.1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08 , Y02P20/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四种微孔镍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镍配位聚合物是下述化学式的化合物:C13H9N3Ni0.5O2.50(1),C13H9.50N3.50Ni0.50O2.50(2),C13H8N3.50Ni0.50O3.50(3),C13H7F2N3Ni0.50O2.50(4)。化合物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所得的晶体产率和纯度均较高。本发明所述的四种微孔镍配位聚合物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在各自晶体c轴方向上展示出一维孔道,不仅比表面积大,在低温时对氢气、氮气等气体有较大量的吸附,而且在室温时对二氧化碳的吸附量明显大于氢气、氮气、甲烷。这说明此系列的配合物可作为气体存储及分离材料而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58490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06668.8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孔镍配位聚合物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的镍配位聚合物是下述化学式的化合物:{[Ni(L)(PTA)](DMF)2.5}n,其中L为1,3,5-三(p-咪唑苯基)苯,PTA为对苯二甲酸,DMF为N,N-二甲基甲酰胺。化合物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所得的晶体纯度较高。本发明所述的微孔镍配位聚合物在脱去游离的溶剂分子后,在晶体a轴方向上展示出近似三角形的不规则微孔孔道。此配合物能够较大量的吸附氢气而几乎不吸附氮气,因此表现出良好的气体分离的效果,可作为气体吸附分离剂,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64647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85023.2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1J23/08 , B01J37/08 , C07C29/153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rO2@In2O3异质结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在催化CO2加氢制甲醇中的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锆盐、对苯二甲酸和缺陷调节剂反应得到锆基MOFUIO‑66;将UIO‑66和对苯二甲酸、铟盐反应得到MIL‑68@UIO‑66;将MIL‑68@UIO‑66在空气气氛下煅烧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得到的催化剂为中空纳米管状ZrO2@In2O3,具有丰富且清晰的ZrO2/In2O3界面,能够促进H2的活化和CO2的转化,在CO2加氢制甲醇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同时,本发明制备的ZrO2@In2O3催化剂有助于理解ZrO2/In2O3异质界面在调节CO2加氢活性和选择性方面的关键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18095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906337.7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83/008 , B01D53/02 , B01J2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独特客体诱导行为的柔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独特的吸附分离行为的应用。其组成用化学式表示为:{Cu(FPBDC)]·DMF}n。该材料活化后可以被不同的客体分子诱导出动态的柔性行为,从而对乙烷(C2H6)、丙烯(C3H6)、丙烷(C3H8)等展现出独特的吸附行为,即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该金属-有机框架对特定气体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基于这样的独特的吸附行为,在258K下该材料可以有效的分离C3H6/C3H8。
-
公开(公告)号:CN10874538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77273.0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1J27/043 , C25B11/02 , C25B11/06 , C25B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043 , C25B1/04 , C25B11/02 , C25B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以MOF为基底制备硫化钴催化剂的方法,通过调节不同煅烧时间和气氛以及原位硫化法制备的四种以MOF为前驱体的硫化钴催化剂,Co‑MOF自身含有硫和氮元素,可以不在外加硫源的条件下原位硫化,并且通过调节不同煅烧时间和气氛,利用硫在高温下升华的特点,制备出四种硫化钴,分别为CoS1.097,Co9S8,Co9S8&CoS1.097和Co9S8&CoS1.097/rGO。其中复合相Co9S8&CoS1.097/rGO具有很好的酸性条件下电催化产氢的性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安全并且简单易行,是理想的电催化产氢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9180955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810906337.7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客体诱导行为的柔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吸附分离行为的应用。其组成用化学式表示为:{[Cu(FPBDC)]·DMF}n。该材料活化后可以被不同的客体分子诱导出动态的柔性行为,从而对乙烷(C2H6)、丙烯(C3H6)、丙烷(C3H8)等展现出与常规物理吸附不同的吸附行为,即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该金属‑有机框架对特定气体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基于这样的独特的吸附行为,在258K下该材料可以有效的分离C3H6/C3H8。
-
公开(公告)号:CN10686698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29717.2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08 , Y02P20/152 , C08G83/008 , B01D53/02 , B01D2257/504 , B01J20/226 , B01J20/28061 , B01J20/2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柱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用途。其组成用化学式表示为:C51H22N8O14Zn2。该材料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并且研究了其对常见能源气体CH4、温室效应气体CO2以及N2的吸附性能。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对CO2/N2和CO2/CH4气体的分离效果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气体分离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516277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110390445.1
申请日:2011-11-3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齿吡啶类配体镧金属配合物,化学式为[La(NO3)3]6(HPDQ)2,式中HPDQ为2,3,6,7,10,11-六(2-吡啶)双吡嗪[2,3-f:2',3'-h]喹喔啉,其制备方法是将常温下制得的配体溶液和金属盐溶液混合,搅拌后过滤,将滤液静置即可。本发明的优点:该制备方法采用常温条件下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可重现性好;该配合物可产生荧光,作为发光材料在电致发光、化学传感器、荧光PET传感器或荧光探针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发光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迅猛发展,可以预期,它不仅会给分子工程和分子合成提供发展机遇,更会在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