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957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2910.8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考虑节能效益的低碳电网设备选型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规划电网的全生命周期能耗模型;所述全生命周期能耗模型包括设备能耗模型、项目能耗模型和系统能耗模型;分别根据所述设备能耗模型、所述项目能耗模型和所述系统能耗模型,确定所述待规划电网的电网参数模型,并根据所述电网参数模型,确定所述待规划电网的候选设备选型;所述电网参数模型包括项目有效节能量模型、项目未来周期平均能耗率模型、系统能耗容量比模型和系统能耗指标标幺化模型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候选设备选型对应的能耗参数,并根据所述能耗参数,从所述候选设备选型中确定出所述待规划电网的目标设备选型。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电网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83746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19726.3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点对点能源项目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能源管理终端发送的针对点对点能源项目的评估请求,生成评估请求对应的评估指标集合;评估指标集合中包含至少三个评估指标;按照评估指标集合,对点对点能源项目的项目数据进行数据抽取处理,得到评估指标集合中各评估指标的初始数据;对初始数据进行极大型转换处理,得到对应的极大型数据;将极大型数据和评估指标集合,输入到点对点能源项目对应的项目评估模型,得到点对点能源项目的评估结果,并将评估结果返回至所述能源管理终端。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评估点对点能源项目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0587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43756.X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能源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行政区域的多种负荷,其中,所述多种负荷包括电负荷、热负荷和冷负荷;基于所述多种负荷,建立所述目标行政区域的经济效益目标函数、环境效益目标函数和能源利用效率目标函数;根据所述经济效益目标函数、所述环境效益目标函数、所述能源利用效率目标函数和预设的多种权重分配策略,建立每种权重分配策略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对每种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每种多目标优化模型的配置方案;对每种配置方案进行评价,得到每种配置方案的评价分数,将最高评价分数对应的配置方案作为目标配置方案。本方法优化目标更全面,适用于侧重不同的多种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348286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1353372.4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源模型的交通用能需求预测方法,包括:对目标区域的交通模式进行划分,并输入划分后每种交通模式下的各种交通运输技术的参数,通过弹性方程,加权平均得到各个模式的广义交通费用;根据所述广义交通费用,预测得到目标区域的客运需求量和货运需求量;并将所述客运量和货运量通过预设的TIMES模型进行竞争,计算得到各个交通模式和各种交通运输技术的能源消费量;采用参数校准后的TIMES模型,对设定的政策情景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不同政策情景下的各个交通模式和各种交通运输技术的能源消费量。本发明通过对目标区域内交通运输技术结构进行了分析,全方位展示目标区域交通运输部门的细节,能够实现对交通部门情景的定义和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236508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21840.X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源回弹效应预测方法,包括:获取部门劳动力、部门资本、部门有效能源服务;根据部门劳动力、部门资本、部门有效能源服务构建部门经济总产出模型;根据所述部门经济总产出模型计算部门能源效率提高对产出增加的贡献值;根据LMDI分解法对能源消费变化进行乘法分解,生成能源消费变化因素;根据所述部门能源效率提高对产出增加的贡献值及能源消费变化因素测算能源回弹效应及其变化趋势。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投入产出表的能源回弹效应模型,改进现有模型研究多集中于高耗能行业,缺乏国民经济不同行业之间的横向对比和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及分析的特点,以期为制定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的行业政策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0648176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0898142.7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容量市场与电能量市场的衔接方法,步骤包括:获得每个机组的中标容量;利用所述中标容量,分别计算各种不同类型电源的年发电小时数,以及统计同类型电源的年平均发电小时数;根据所述年发电小时数和所述年平均发电小时数计算出各机组获得容量收益的奖励值和惩罚值。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容量市场与电能量市场的衔接方法、装置及设备,能够根据中标容量按中标容量折算后的在电能量市场的年发电小时数与年平均发电小时数给予机组一定的奖励或惩罚,从而激励中标容量在电能量市场提供更高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78420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41004.0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6/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用电行为画像的优质用户挖掘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电力用户的基本信息以及对应的用户历史用电数据,提取出代表用户的用电行为特性指标后进行综合评估;根据用电行为特性指标构建用户用电行为画像,并按照预设的等级划分原则将所述用电行为特性指标进行等级划分;根据不同挖掘目标,选取对应的用电行为特性指标进行模糊聚类,得到对应的聚类结果;从聚类结果中选取各项用电行为特性指标中表现最优的用户,汇集得到优质用户群组,并保存至优质用户数据库中。本发明通过构建用户用电行为画像,能够从用户群组中挖掘出在各项用电特性指标下的特定优质用电用户,便于售电公司为其定制差异化服务,增强客户粘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3779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0623197.3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H02J3/06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碳排放流生成方法、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碳排放流生成方法包括:获取电碳耦合数据;将电碳耦合数据输入至训练完成的碳排放流生成模型中,得到碳排放流数据;碳排放流生成模型包括预处理模型和生成对抗模型,预处理模型用于根据电碳耦合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中间参数,生成对抗模型用于根据电碳耦合数据和中间参数输出碳排放流数据。采用本方法能够基于现有的电碳耦合数据进行扩增,提高数据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47109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164997.5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4 , G06F16/2458 , G06N3/0499 , G06N3/08 , G06Q50/06 , G06Q50/04 , G06Q50/4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碳排放量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水泥企业的净购入电量,以及目标水泥企业的水泥生产数据;根据水泥生产数据获取针对于目标水泥企业的碳排放量特征因子数据;从预先训练的多个电碳监测模型中获取与目标水泥企业匹配的目标电碳监测模型,并将碳排放量特征因子数据输入目标电碳监测模型,通过目标电碳监测模型输出目标水泥企业对应的电碳指数;根据净购入电量以及电碳指数,得到目标水泥企业的碳排放量。采用本方法不需要通过核算方法来获取水泥企业的碳排放量,从而可以提高水泥企业的碳排放量获取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643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73253.1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碳足迹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震荡水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生命周期中各阶段对应的碳排放因子;根据各阶段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分别确定所述震荡水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在各阶段的碳足迹;将多个阶段的碳足迹进行汇总,得到所述震荡水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碳足迹。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震荡水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碳足迹计算结果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