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8794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20126.3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65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浆料、薄膜、制备方法及全固态电池。所述方法包括:将聚合物加入到非极性溶剂中,混合得到溶胶;向所述溶胶中加入固态电解质粉末及锂盐溶液,混合得到复合固态电解质浆料;所述非极性溶剂为不与所述固态电解质粉末发生反应的有机溶剂。通过将聚合物与非极性溶剂混合,形成溶胶,向该溶胶中加入固态电解质粉末及锂盐,混合后得到复合固态电解质浆料;利用溶胶的高剪切力分散固态电解质粉末及锂盐溶液,从而使得所述固态电解质粉末及锂盐溶液均匀分散在溶胶中,由于所使用的非极性溶剂不与固态电解质粉末发生反应,使得所得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浆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05978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0314628.1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面性磁响应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通过选用一种拥有巨大的表面积且表面富含羟基基团的化学遮掩物预先与表面含有羟基的磁性纳米颗粒混合形成氢键交互,以此来屏蔽磁性纳米颗粒表面的部分羟基官能团的反应特性,之后再对未发生氢键交互的余下羟基基团进行疏水改性以实现磁性纳米颗粒两面具有截然不同的亲疏水特性的效果。本发明方法制得的两面性磁响应颗粒具有极强的界面活性,在水包油或者油包水体系中均可高效的运动到油水界面,使微乳液发生表面磁化,进而可通过外加磁场实现微乳液运动方式的改变,使之得以快速聚集和聚合,所述两面性磁响应颗粒还可重复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31992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610985766.9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含硅负极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含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含硅复合材料包括硅粒子、植酸、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所述硅粒子表面包覆植酸形成硅‑植酸颗粒,硅‑植酸颗粒与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交联形成3D网络结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球磨和冷冻干燥工艺。本发明的含硅复合材料可以用于锂离子电池或钠离子电池,充放电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具有可书写、可印刷特性,在储能领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的含硅复合材料生产成本低,制备方法快速、简单可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10597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14628.1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面性磁响应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通过选用一种拥有巨大的表面积且表面富含羟基基团的化学遮掩物预先与表面含有羟基的磁性纳米颗粒混合形成氢键交互,以此来屏蔽磁性纳米颗粒表面的部分羟基官能团的反应特性,之后再对未发生氢键交互的余下羟基基团进行疏水改性以实现磁性纳米颗粒两面具有截然不同的亲疏水特性的效果。本发明方法制得的两面性磁响应颗粒具有极强的界面活性,在水包油或者油包水体系中均可高效的运动到油水界面,使微乳液发生表面磁化,进而可通过外加磁场实现微乳液运动方式的改变,使之得以快速聚集和聚合,所述两面性磁响应颗粒还可重复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470492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510827804.3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Inventor: 卢周广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碱锰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离提取出废旧碱锰电池正极材料,采用体积分数为0.1‰~5‰的稀硝酸漂洗正极材料,烘干,得到回收产物;(2)将回收产物在300~1000℃温度下焙烧0.5~3小时,得到焙烧产物;(3)球磨:将焙烧产物与碳纳米管导电液混合并经球磨得到四氧化三锰复合浆料。该方法能够将废旧碱锰电池中的正极材料通过简单的处理改善其电化学性能,得到可用于电池领域的四氧化三锰复合浆料。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方法所制得的四氧化三锰复合浆料及其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空气电池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344713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710564968.0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合成工艺领域,公开了一种合成M(BH4)n和/或M2/nB12H12的方法,具体是:M(NH2)n和B10H14反应得到,M选自Li、Na、K、Rb、Cs、Be、Mg、Ca、Sr、Ba、Al,n为1、2或3。本发明开创了通过金属氨基化物与B10H14反应制备硼氢化物的先例,为合成金属硼氢化物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证明等离子体策略是合成金属十二硼烷化合物的有效手段。本发明的反应条件简单、安全性高,不需要经过脱水处理就能得到产物,不需要使用溶剂,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883780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678839.9
申请日:2018-06-27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磁性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核壳疏水磁性微球,所述磁性微球的内核为磁性材料,内壳层为耐腐蚀层,外壳层为疏水性碳层,所述磁性材料为四氧化三铁、γ-Fe2O3或四氧化三钴,所述耐腐蚀层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或氧化铝。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疏水磁性纳米微球具有耐强酸性、疏水性、可磁性回收的优点,在强酸性溶液、复杂水系环境中有效驱动油珠或有机污染物分子的迁移和收集,并可以实现油水分离;磁性微球重复利用率高,且高压挤压后疏水性能得以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07344713A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710564968.0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6/19 , C01B6/21 , C01P2002/72 , C01P2002/82 , C01P2002/8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合成工艺领域,公开了一种合成M(BH4)n和/或M2/nB12H12的方法,具体是:M(NH2)n和B10H14反应得到,M选自Li、Na、K、Rb、Cs、Be、Mg、Ca、Sr、Ba、Al,n为1、2或3。本发明开创了通过金属氨基化物与B10H14反应制备硼氢化物的先例,为合成金属硼氢化物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证明等离子体策略是合成金属十二硼烷化合物的有效手段。本发明的反应条件简单、安全性高,不需要经过脱水处理就能得到产物,不需要使用溶剂,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4134788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410351118.9
申请日:2014-07-22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梯度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三维梯度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电极材料包括导电基底和金属化合物层,所述金属化合物层设于或形成于所述导电基底的表面;所述金属化合物层所采用的材料为金属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所述金属为过渡金属,所述金属化合物层向导电基底方向各金属离子的含量梯度降低或升高。本发明提供的三维梯度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电极材料循环性能、倍率性能较好。本发明提供的三维梯度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便利,得到的三维梯度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电极材料能够直接用于制备电极和电池,并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65427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73929.2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碳球材料,包括外球和内球,所述内球为实心碳球,所述外球为具有介孔结构的多孔碳外壳,所述外球和内球之间为空腔。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碳球的制备方法:S1、以甲醛和缩聚单体为原料,在去离子水中混合,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备甲醛缩聚树脂微球;S2、将得到的甲醛树脂微球加入到盐酸中,使其固化;S3、通过升温对固化的甲醛树脂微球进行预氧化处理;S4、预氧化后的甲醛树脂微球进行碳化,得到碳球。本发明的碳球结构新颖,内部的碳球与空腔可以储存活性物质粒子,显著地提升电池容量,可以被应用于催化、吸附、制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