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17520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10496.0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控爆炸破碎废旧动力电池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将废旧动力电池拆解成电池单体;将电池单体与辅助燃料放入爆炸罐中,并控制爆炸罐的气氛;通过加热引爆所述电池单体或通过引燃所述辅助燃料引起所述电池单体爆炸,得到破碎的固体混合物和爆炸尾气,完成废旧动力电池的爆炸破碎。本发明采用爆炸法对废旧动力电池进行破碎,不需要对废旧动力电池进行放电处理,直接带电破碎,简化了工艺流程,充分利用了电池的残余能量,节省了破碎所需要的能耗,并且一次爆炸得到的大量的固体产物可以直接用于分选,为后续的分选工艺提供了优质的原料;产生的爆炸尾气通过尾气吸收塔装置进行吸收净化,减少了破碎过程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029951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447521.4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IPC: H01M4/1391 , H01M4/1395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其中,方法包括步骤:将纳米颗粒和导电填料分散在交联型有机物溶液中,制得混合浆液;将所述混合浆液喷雾到集流体上,制得堆砌型电极结构;对所述堆砌型电极结构进行热处理,制得所述纳米复合负极片。本发明制得的纳米复合负极片具有疏松的3D垒加结构,其形成的疏松孔洞可帮助电解液在电极中快速扩散,使分布于电极中的纳米颗粒均匀充电,减少充放电过程中纳米颗粒体积变化带来的极片内部应力应变;本发明利用高温处理使得交联型有机物发生部分碳化,保持高强度的同时,将纳米颗粒和导电填料以及碳化后的交联型有机物的碳化产物一起形成导电网络,增加内部的均匀导电性和离子传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511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778845.7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IPC: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对软碳前驱体材料进行除杂处理,得到的第一中间产物经粉碎过筛后,置于惰性气氛中进行两段碳化处理,得到第二中间产物;将第二中间产物与混合酸溶液进行混合得到的第三中间产物置于惰性气氛中进行加热碳化处理,得到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经过两段碳化处理的软碳前驱体材料已经基本形成多层有序碳层结构,引入氧化性酸可以打乱其有序碳层结构,引入更多氧官能团与缺陷,有效提升钠存储容量,同时形成大量开放孔。通过引入氧化性酸代替传统长时间预氧化工艺,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性气体的排放和能源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54297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291991.9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级结构的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多层级结构的复合负极材料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核、第一包覆层、第二包覆层;内核包括硅纳米颗粒,第一包覆层包括氧化亚硅,第二包覆层为碳层;碳层由重油热解衍生得到。本发明以氧化亚硅作为过渡层,结合了硅、氧化亚硅和碳层的优势,保留了硅负极的高储锂容量,同时利用了氧化亚硅的高容量和相对较小的体积膨胀率,并采用了重油形成的沥青衍生碳作为最外围的力学缓冲层,通过过渡缓冲的方式,逐级将内部的体积膨胀进行缓冲和释放,来达到维持结构稳定性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硅‑氧化亚硅‑碳复合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041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693479.0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热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光热硅橡胶包括硅橡胶基质和无机光热纳米颗粒,所述硅橡胶基质中分布有所述无机光热纳米颗粒,且所述硅橡胶基质和所述无机光热纳米颗粒之间形成硅‑氧‑硅键。本申请通过在硅橡胶基质中分布有无机光热纳米颗粒,并在硅橡胶基质和无机光热纳米颗粒之间形成硅‑氧‑硅键,硅‑氧‑硅键使得硅化铁纳米颗粒和硅橡胶分子之间结合更紧密,具有更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分散性,制成的光热硅橡胶,具有良好的光热性,升温速度快,最高温度较高,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及耐低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6221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831981.9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IPC: D06M10/02 , D06M10/06 , D06M10/10 , D06M10/08 , D06M13/513 , D06M13/517 , D06M15/513 , D06M15/256 , D06M15/227 , D06M15/59 , D06M15/07 , D06M15/31 , D06M15/63 , D06M11/79 , D06M11/46 , D06M1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超疏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超疏水织物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两次PLASMA工艺对织物表面进行处理,第一次等离子体处理涉及物理改性,细微的改变表面结构,增加高分子材料与织物之间的结合力;第二次等离子体处理为化学改性,引入亲水基团加快反应效率,增加织物疏水性的改性效率;结合无机纳米颗粒产生应力集中效应,引发粒子周围的树脂基体屈服,产生韧性,并且无机纳米颗粒在改性后极大程度的提高织物的粗糙度和疏水材料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323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62666.2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IPC: H01M1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的预处理系统及方法,预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放置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反应器;用于将放置有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反应器进行保温和预热的带有内腔的预加热装置;与预加热装置间隔设置、用于将保温和预热后的放置有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反应器进行加热,使得废旧锂离子电池破碎的带有内腔的加热破碎装置;传送装置,包括贯穿预加热装置和加热破碎装置的内腔,用于传送放置有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反应器至各装置的传送带。相比传统回收工艺中预处理阶段需要盐水放电、多级破碎分选等复杂程序,本发明提供的预处理系统可实现直接将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破碎,无需盐水放电过程,且无需气体保护的预处理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471337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240562.8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
IPC: B03D1/018 , B03D1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开关型浮选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所述开关型浮选药剂的化学结构通式为其中,R为‑(CH2)2‑、‑(CH2)2NH(CH2)2‑、‑(CH2)2NH(CH2)2NH(CH2)2‑中的一种,X为阴离子官能团,M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20的整数。本发明是将含阴离子基团有机物去质子化后和含有胺基的有机物静电作用,形成带有两个长疏水尾链的开关型新型捕收剂。该开关型浮选药剂应用于微细粒氧化铜矿浮选,能够在低用量下,实现氧化铜矿和二氧化硅矿的有效分离,并且浮选速度快。另外,该开关型浮选药剂可以诱导氧化铜颗粒疏水团聚,增大颗粒表观粒度,改善微细粒浮选效果。除了潜在经济价值,该开关型浮选药剂的开发和应用对于矿物加工领域药剂设计和研发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36492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53998.5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嘉兴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硫化钼掺杂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硫化钼掺杂的硅碳负极材料具有双重核壳结构,该结构包括核结构和包覆核结构的碳壳层结构;核结构包括硫化钼纳米片和分散于硫化钼纳米片中的碳包覆纳米硅颗粒。制备方法:制备碳包覆纳米硅颗粒;将碳包覆纳米硅颗粒分散于硫化钼纳米片中,得前驱体;将前驱体、有机溶剂和离子液体混合,得前驱体悬浮液;加入有机碳源,喷雾干燥,碳化,形成硫化钼掺杂的硅碳负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硫化钼掺杂的硅碳负极材料比容量高、膨胀率低、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和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1134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310033246.8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南方科技大学嘉兴研究院
IPC: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4/36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3/02 , C01B3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卤素前驱体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硅碳材料技术领域。硅碳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硅材料;所述硅材料为表面含有硅卤键的纳米硅颗粒;石墨烯,所述石墨烯包覆所述硅材料;所述石墨烯具有褶皱结构。本发明的硅碳复合材料是一种包覆结构的材料,石墨烯碳层包覆在硅材料的表面,能够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当该材料被应用于电池中时,石墨烯碳层的包覆可以抑制硅的体积膨胀,防止硅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减少SEI膜的过度生长,减小由硅的体积变化对电极结构造成的破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