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09472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52621.1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1,3-丙二醇发酵性能的方法,包括控制1,3-丙二醇发酵初期阶段的温度高于发酵中后期的温度。本发明在发酵的初期阶段将发酵温度控制在较高水平,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在发酵的中后期降低发酵温度,有利于产物1,3-丙二醇的合成,最终能有效提高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产量,整个发酵工艺过程操作简单方便,通用性强,对其他发酵产品的生产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6682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06451.4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厦门大学平潭研究院
Inventor: 陈斌 , 李泽科 , 刘必晶 , 郭久煜 , 陈建洪 , 吴炜 , 丁凌龙 , 林凡 , 温兴玺 , 范海威 , 钟秋添 , 郑立玮 , 黄海腾 , 杨勇 , 王高瞻 , 游镇煌 , 王春安
IPC: G05B19/418 , G06Q10/0631 , G06Q10/10 , G06Q50/04 , G06N3/006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RPA与AI的智能流水线作业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构建基于人工智能AI的智能流水线作业模型;获取待处理任务;确定各个待处理任务的困难度;确定各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值;确定各条生产线对各个待处理任务进行生产时的生产效率;定各条生产线对各个待处理任务进行生产时的预计完成时间;根据各个任务的预计完成时间,确定任务完成的及时度;根据各条生产线的工作负载,确定流水线的波动性指数;通过基于人工智能AI的智能流水线作业模型,以提升任务完成的及时度以及降低流水线的波动性指数为目标,确定流水线作业方案;通过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技术,执行流水线作业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5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309198.5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厦门大学平潭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N20/00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电网运行决策分析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历史电网运行数据;构建趋势增量模块;构建具有多层门控循环单元的改进自回归模型,并将趋势增量模块和改进自回归模型并联,得到融合预测模型;对融合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并以最小化损失函数为目标进行超参数寻优;获取实时电网运行数据;将实时电网运行数据输入至训练后的融合预测模型,输出电力预测序列;确定与融合电力特征序列的预测时长呈正相关的误差传播系数,并结合误差传播系数和瞬时电力需求量计算在预设时长内的电力调度总量;根据瞬时电力需求量和电力调度总量进行电力调度。降低预测过程中的误差传播影响,提升预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63685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11273565.7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2F1/1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海水淡化的纳米黑金浮力装置,包括壳体、纳米黑金层、水位感应层、聚光透镜、温度感应器和冷凝装置,壳体为中空结构;壳体顶部设有聚光透镜;壳体侧壁设有集水口和进水口;壳体底部设有纳米黑金层;水位感应层沿壳体侧壁竖直方向设置;集水口与聚光透镜底部的降温通道通过冷凝装置连接;壳体内部设有温度感应器;进水口处设有阀门;与阀门相邻的壳体侧壁设有第一伸缩器;温度感应器、水位感应层和第一伸缩器均与冷凝装置通信连接;冷凝装置用于聚光透镜的降温以及控制阀门开启和关闭。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海水淡化的纳米黑金浮力装置,利用壳体、聚光透镜和纳米黑金层对海水进行高效地蒸发,达到了海水蒸发收集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966393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11289394.7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水中微塑料含量和生物体吸收微塑料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环境中的海水于容器内;将具有粘性的荧光粉材料置于容器内搅拌,对海水中的微塑料进行荧光标记;加入一定量的海水密度溶液后,进行搅拌;去除容器底部的静置沉淀物后,采用荧光光谱仪测定海水中荧光微塑料的浓度;将活体海洋生物置于容器内培养一段时间;去除活体海洋生物后,采用荧光光谱仪测定容器内海水中荧光微塑料的浓度;解剖活体海洋生物,采集目标组织器官,测定各目标组织器官中荧光微塑料的浓度。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准确检测海水环境中微塑料的含量以及生物体对环境中微塑料的吸收情况,对环境的保护和微塑料的治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092751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270566.X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基于Bootstrap的变权重模型组合预测方法,涉及工程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数据获取;根据所预测的数据类型选用所属的至少2种不同的单模型预测方法来预测试样中发生的蠕变量;建立变权重的多模型合并预测总模型,基于预测误差最小,使用得到的K组再抽样样本数据;使用得到的K组变权重模型合并预测结果,采用百分位法,可得到变权重模型预测方法的百分位置信区间预测。建立优化问题,根据合并区域数据的特征计算得到各个模型的权重函数,不同模型的预测方法合并起来,充分利用各单项预测模型所包含的有用信息,将模型合并的权重取值与变量取值关联起来,提高预测精度;结合Bootstrap方法获得置信区间预测,算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965323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568673.8
申请日:2012-1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产1,3-丙二醇的菌株筛选方法与应用,涉及1,3-丙二醇。提供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Gen160以及利用废甘油生产1,3-丙二醇的菌株筛选方法与应用。步骤为取采集样品加入到白菜汁中,富集培养后置水浴,杀死非芽孢菌,转入梭菌增殖液体培养基,厌氧培养再置水浴,转入发酵培养基,厌氧选择性富集培养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酵产物,选取能生产1,3-丙二醇的阳性菌;采用高层琼脂柱法分离出单菌落;进行好氧和厌氧培养,除去兼性厌氧菌,得到严格厌氧菌,分析发酵产物,选取能够生产1,3-丙二醇和培养特征、菌落形态均符合丁酸梭菌培养特征的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217459102U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20350958.3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IPC: C02F9/08 , C02F103/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水净化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围墙上设置净化管道并且于净化管道内部间隔设置若干净化装置,使得通入的原水经过若干净化装置的多级净化后形成可利用的水产养殖水,原水经过净化装置时通过净化装置中的光催化材料和紫外光发生器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原水中病菌以及有机污染物得到充分氧化降解并达到养殖水环境净化灭菌的效果。同时,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减少废水中的生物膜和污垢聚集并提高氧化降解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强了净化系统的净化能力,对于养殖用水的利用时间更长,降低了水产养殖中的废水排放频率以达到环保的效果,同时可实现养殖用水的病菌消灭,提高水产养殖中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17459018U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20590397.4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生物炭与牡蛎壳的水产养殖微塑料去除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沉淀池、吸附池和微滤池;吸附池的底部铺设有牡蛎壳;吸附池内的水经旋转鼓筒过滤后流入微滤池中;旋转鼓筒的圆周外侧附着有以生物炭为载体构成的生物过滤网,旋转鼓筒的圆周内侧设有螺旋导流板。该复合生物炭与牡蛎壳的水产养殖微塑料去除装置,采用生物炭和牡蛎壳复合对水体中的微塑料颗粒进行二次去除,大大提高了微塑料的去除率;并且通过在旋转鼓筒的圆周内侧设置螺旋导流板,水流从旋转鼓筒的进水管进入后沿螺旋导流板流动,使得流动路径得以延长且水流从不同方向穿过生物过滤网,在提高净化过滤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滤网堵塞的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220246980U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20761845.7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IPC: E02D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围堰模块及滩涂围堰,涉及红树林种植技术领域。该围堰模块用于构建滩涂围堰,围堰模块包括多孔隙结构体,多孔隙结构体包括配重部和栖息部,配重部的表面覆盖有栖息部;配重部用于为多孔隙结构体提供支撑力和下压力;栖息部用于使海蛎在围堰模块中附着生长;其中,栖息部具有栖息孔隙,栖息孔隙用于提供海蛎附着生长的栖息空间;配重部具有排水孔隙,排水孔隙与栖息孔隙连通。本申请围堰模块随时间推移,因牡蛎、藤壶粘结愈发牢固,能够提高滩涂围堰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