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显示模组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92729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310697832.9

    申请日:2013-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02 G02B6/0018 G02B6/0046

    Abstract: 薄型显示模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含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该背光模组包含导光板以及光源模组。该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光导引倾斜面、底面及侧面,该光导引倾斜面连接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其中该入光面、该光导引倾斜面与部份该底面构成楔形部,该出光面、该侧面与另一部份该底面构成板体部。光源模组设置于该入光面,并产生光线入射该楔形部内。显示面板,设置于该导光板上,并具有一侧边。显示面板的该侧边于该背光模组的垂直投影落于该光导引倾斜面内或该板体部。本发明的显示模组,具有较小的厚度及足够的亮度。

    显示模块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89369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337158.3

    申请日:2013-08-05

    Abstract: 一种显示模块包含一显示面板、一印刷电路板、一软性电路板及一驱动芯片。显示面板具有一弯曲侧缘及位于弯曲侧缘的一第一电性连接部。印刷电路板具有一第二电性连接部,软性电路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软性电路板的第一侧边设置一第一接合部,且第一接合部接触并电性连接于第一电连接部。软性电路板的第二侧边设置一第二接合部,且第二接合部接触并电性连接于第二电连接部。其中,软性电路板具有一封闭性破孔。封闭性破孔位于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之间。驱动芯片设置于软性电路板上,并位于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之间。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49736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28502.0

    申请日:2012-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框体、胶带、固化胶与显示面板。此框体包括顶面、内表面与外表面,顶面连接于内表面与外表面,顶面包含相邻的第一黏着区与第二黏着区,第一黏着区位于内表面与第二黏着区之间。此胶带黏着于第一黏着区。其中胶带将框体与显示面板黏着于第一黏着区,固化胶黏着于显示面板的侧面、第二黏着区以及胶带。此显示装置能达到窄边框设计,并且能使框体与显示面板稳固接合。本发明亦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

    触控笔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94178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150332.X

    申请日:2010-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笔,触控笔的导电笔头为中空结构,其包含有套接于导电笔杆的套接部,以及与套接部连接的接触部。接触部的截面厚度小于套接部的截面厚度,使接触部相较于套接部在受力时产生较大的变形量。

    显示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32227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80560.3

    申请日:2011-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块及其制造方法,该显示模块包含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显示面板,以及胶体。第二板体设置于第一板体上且具有金属侧壁,金属侧壁与第一板体侧墙的内面共同形成第一间隙。显示面板设置于第二板体上,且具有端面。端面朝向侧墙,并与侧墙的内面共同形成与第一间隙连通的第二间隙。胶体填充于该第二间隙内并粘合侧墙及端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块的制造方法,包含设置第二板体于第一板体并形成第一间隙;提供胶体于第一板体侧墙的内面及第一间隙上方;设置显示面板于第一板体内,并使显示面板推过该胶体;置放显示面板于第二板体上并形成第二间隙,其中胶体填充于第二间隙。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块具有较窄的模块边框。

    连杆机构及电子装置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82677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1010534894.4

    申请日:2010-10-26

    Abstract: 一种连杆机构,包含第一基座、第一转轴、第二基座、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第一转轴设置于第一基座上或内部。第二转轴设置于第二基座上或内部。第三转轴设置于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第一连杆的二端分别枢接于第一转轴与第三转轴。第二连杆的二端分别枢接于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当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上表面与第二上表面共平面。当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二基座堆栈于第一基座的第一上表面上。

    显示装置结构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67921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203710.3

    申请日:2009-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结构,包括有一本体、一第一显示面板、一升降机构及一第二显示面板,第一显示面板活动设置于本体内并与升降机构相连接,第二显示面板活动设置于第一显示面板上方,藉由第二显示面板相对于本体的滑动,以露出或遮蔽第一显示面板。当第二显示面板相对本体滑动并露出第一显示面板时,第一显示面板受到升降机构的推抵而与第二显示面板相并排或抵靠,以构成更大观看面积的显示画面。

    触控面板结构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77421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04875.8

    申请日:2009-01-21

    Inventor: 郭汉斌 侯思吉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触控面板结构,包含一表面覆盖玻璃、一第一透明电极以及一遮光元件。表面覆盖玻璃包含一触控表面、对应于该触控表面的一感应表面,其中该感应表面上可定义出一中心区域以及围绕该中心区域的一周边区域。第一透明电极设置于表面覆盖玻璃上,与该感应表面接触,且对应地设置于该中心区域内。遮光元件设置于该表面覆盖玻璃上,与该感应表面接触,且对应地设置于该周边区域内。通过本发明,用于保护触控面板的表面覆盖玻璃,不但可整合公知装饰涂料层而达到美化产品外观的功效,同时更达到了减少产品厚度、重量以及增加触控灵敏度的功效。

    导光板及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00451696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710003200.2

    申请日:2007-02-28

    Inventor: 陈志彦 郭汉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及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导光板是设置对应于背光模块的光源模块。导光板主要包含板体、多个微结构及多个凸状结构。板体设置于邻近于光源模块,且包含微结构面。微结构及凸状结构设置于微结构面上,其中凸状结构的高度大于微结构的高度,且相邻凸状结构间设置有多个微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