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发条弹簧的踏板感觉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844397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22340258.7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发条弹簧的踏板感觉模拟装置,踏板设置在底板上的两个侧板之间,踏板的传动轴下方还设置有两个传动轴,每个传动轴上各有一个直齿齿轮,三个直齿齿轮从上至下依次啮合,最下方的传动轴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发条弹簧,每个发条弹簧对应有一个用于限制该发条弹簧向上运动的极限位置的限位柱,三个限位柱设置在位于右侧的侧板的中下部的弧形的限位槽中并且可在限位槽中移动并固定;本装置可以根据不同试验要求下的踏板力与踏板位移关系曲线来调节各限位柱的位置、更换不同规格的发条弹簧以及根据实验精度要求增加发条弹簧和对应限位柱的数量,最大程度地拟合踏板踩下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的踏板感觉。(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L3级自动驾驶车辆的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912592U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22097704.6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L3级自动驾驶车辆的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转向系统包括有第一转矩耦合器、第二转矩耦合器、第一助力系统、第二助力系统、主控制器和报警装置,其中方向盘通过第一中间轴与第一转矩耦合器相连接,第一助力系统和第二助力系统并联后通过输出轴均与第二转矩耦合器相连接,第二转矩耦合器通过第二中间轴与第一转矩耦合器相连接,第一转矩耦合器通过第三中间轴与转向器相连接,控制方法包括有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主动转向模式的控制方法,第二部分为助力转向模式的控制方法;有益效果:可以为驾驶员接管方向盘预留了充足的时间,并通过报警装置提醒驾驶员,有效的保证了转向系统的安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半主动式线控制动系统踏板感觉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685042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20257390.1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主动式线控制动系统踏板感觉模拟装置,包括踏板推杆、模拟器缸体、第一活塞、第一弹簧、第二活塞腔体、第二活塞、第二弹簧、第三活塞、第三弹簧、第四活塞、凸轮、齿轮减速机构和电机,本实用新型根据中小强度制动、大强度制动和紧急制动三种不同的制动强度提供不同的踏板模拟反力。当电控单元ECU失效时,本实用新型借助机械结构仍具有踏板感觉模拟功能。本实用新型在传统被动式踏板感觉模拟器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节约了成本,且集成度更高,更适于汽车的装配;踏板感觉模拟器中采用常规弹簧提供踏板力,降低了制造难度,并且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弹性系数的弹簧来调整踏板力,使踏板力更容易控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回转式转向感觉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895981U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22339396.3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转式转向感觉模拟装置,方向盘旋转带动由四个直齿圆柱齿轮构成的两级减速机构传动,进而带动转板旋转,并由转板提供方向盘转动的阻尼和反向的反馈力,通过底板和底座实现对方向盘角度的调整;本实用新型无需对模拟器座舱本身进行改装,安装灵活、便捷,可以实现转向装置转动限位、自动回正,并能实现方向盘转角测量,可以方便调节方向盘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从而使驾驶员获得更加真实的驾驶感受,采用三组压簧和直线式阻尼器提供转向反馈,并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弹性系数的压簧来调节转向反馈力矩;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环形结构,占用空间小,左右回正力度均匀且大小可调。

    具有踏板力补偿功能的电动助力制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234946U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21327717.1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踏板力补偿功能的电动助力制动系统,包括有助力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丝杠、制动主缸、踏板推杆、主缸推杆、储液罐、液压控制单元和电控单元,其中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装配在一壳体内,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助力电机与第一齿轮相连接并驱使第一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齿轮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齿轮螺接在丝杠上,第二齿轮的转动带动丝杠进行移动,丝杠为中空结构,丝杠的后端能够与制动主缸内的第一活塞前端相抵靠,有益效果:能够实现踏板力与电机助力的完全解耦,在保证能量回收效果的前提下,解决了踏板“顶脚”的问题,使驾驶员能够获得和传统制动系统相同的踏板感觉。(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压电叠堆直驱型宏微结合双轴拉伸‑疲劳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479407U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621310015.9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电叠堆直驱型宏微结合双轴拉伸‑疲劳测试系统,属于精密科学仪器领域。主要由精密驱动‑传动单元、CCD成像检测单元、力学和变形信号检测单元、试件夹持单元、压电叠堆驱动器单元部分组成。测试过程中,CCD成像检测单元对试件中心点进行原位观测,一旦中心点发生偏移,可通过大刚度、高频响压电叠堆驱动器单元进行实时偏移补偿,保证试件的中心点在测试过程中的位置相对固定。该测试系统应用范围广,可分别实现单轴/双轴拉伸测试,单轴/双轴拉伸疲劳测试,与光学成像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展开对材料微观组织结构与变形损伤机制的相关性规律研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