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卸载预应力钢管柱

    公开(公告)号:CN110056206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22264.9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卸载预应力钢管柱,包括管柱本体和钢绞线;所述管柱本体为圆钢管柱,所述管柱本体两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支撑凸缘,且所述支撑凸缘与所述管柱本体为一体结构;所述管柱本体外周壁上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锚固端;所述管柱本体外周壁下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与所述锚固端相适配的拉张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本发明的主动卸载预应力钢管柱制作简便,所需材料易于获取且成本较低,可实现结构局部快速有效支撑,并可对加固施工中局部卸载以减少二次受力对加固结构的不良影响;其次,本发明的主动卸载预应力钢管柱用途广泛,既可视具体需要作为临时卸载措施,又能在浇筑混凝土保护层后作为永久支撑使用。

    纵筋集束后灌注通长孔预制剪力墙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39040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0895562.6

    申请日:2016-10-13

    Abstract: 纵筋集束后灌注通长孔预制剪力墙及其构建方法,它涉及一种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方法,以解决球墨铸铁灌浆套筒连接、半灌浆套筒连接和约束浆锚搭接连接剪力墙存在造价高、连接工作量大、装配施工进度慢的问题,它包括N层预制剪力墙体、M层预制叠合带肋楼板底板、多组集束纵筋和混凝土;相邻两层预制剪力墙体竖向对齐布置,竖向同轴设置的N个集束通常孔内分别布置有一组集束纵筋,预制叠合带肋楼板底板与相邻两层预制剪力墙体之间的空隙区域浇筑有混凝土。方法的主要步骤:制作N层预制剪力墙体和M层预制叠合带肋楼板底板;预制叠合带肋楼板底板的布置;浇筑混凝土,完成纵筋集束后灌注通长孔预制剪力墙构建。本发明用于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

    一种砖砌体墙片重复利用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4339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576646.2

    申请日:2018-06-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2/56 E04H9/02

    Abstract: 一种砖砌体墙片重复利用的施工方法,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砖砌体墙片重复利用的施工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砌体结构建筑拆除中面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方法:砌体墙片间的水平连接具体包括一形连接、L形连接和T形连接,既适用于布置构造柱的相交墙片,也适用于无构造柱的相交墙片。在拆下来的砌体墙片两侧用取芯机开取出外口尺寸小于内径的槽口且植入连接钢筋,同时相邻二砖砌体墙片单元用构造柱连接,并合理设置圈梁,可有效提高用拆除砖砌体墙片单元建造的新的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并可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浪费,实现了拆除砖砌体墙片的再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装配式混凝土楼盖板面的弓式锚筋埋件

    公开(公告)号:CN10790538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183021.1

    申请日:2017-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41 E04B5/02

    Abstract: 装配式混凝土楼盖板面的弓式锚筋埋件,它涉及一种弓式锚筋埋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现有的楼盖板面连接方法在强震作用下楼盖可能发生较大的平面内和平面外变形或引起因预制构件与其支座连接脱离的问题。所述锚筋呈弓形,锚筋的中部焊接在连接端板上且连接端板位于锚筋的前臂上,销键板焊接在连接端板的中部且二者垂直设置,销键钢筋焊接在销键板的中部且销键钢筋与连接端板垂直设置,锚筋、销键板和销键钢筋均为连接端板的同一侧面上,所述弓式锚筋埋件与预制楼板板面钢筋进行绑扎后,浇注形成预制楼板,相邻两个预制楼板之间通过两个连接端板焊接连接。本发明用于装配式混凝土楼盖板面内。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铺装楼盖板的节点连接件及其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82232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85494.5

    申请日:2017-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5/023 E04B1/4121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铺装楼盖板的节点连接件及其连接方法,它涉及一种节点连接件及其连接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装配式混凝土楼盖的整体性差和平面内变形过大,在地震作用下出现较大的平面内、外变形,易于导致结构体系破坏且施工过程繁琐的问题。本发明的两个预铺装预制楼板水平相邻设置,每个预铺装预制楼板内至少安装有一个预埋件,每个预埋件上安装有螺旋箍筋,两个预铺装预制楼板之间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本发明的方法:步骤一:预铺装预制楼板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步骤二:预铺装预制楼板的浇筑;步骤三:预铺装预制楼板连接处的养护;步骤四:预留空隙处的浇筑。本发明用于预铺装楼盖板的连接。

    一种加固既有框架的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59354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185476.7

    申请日:2017-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22 E04H9/027

    Abstract: 一种加固既有框架的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自复位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增设剪力墙加固既有混凝土框架后,在罕遇地震下或超越罕遇地震水平的地震下仍可能出现较大的层间侧移以及震致永久残余变形和结构震致损伤,以及因过大层间侧移和永久残余变形导致的非结构构件损伤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既有框架、柱间后置剪力墙和纤维水泥浆层;首先为纤维水泥浆层预留一定高度,然后进行墙体内部高强预应力筋布置、钢筋布置并浇筑墙体混凝土。待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进行张拉和锚固,并在墙底预留高度范围内压灌纤维水泥浆。本发明用于加固既有框架。

    预应力实时监测夹片锚具及其锚具张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5334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330083.5

    申请日:2015-06-15

    Abstract: 预应力实时监测夹片锚具及其锚具张锚方法,它涉及一种夹片锚具及张锚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锚具难以实时监测预应力锚具损失,存在无法精确保证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的问题。装置:内锚环的外表面上沿径向加工有正八边形凹槽,导线孔道与正八边形凹槽的轴向位置相对应,监测仪通过连接头与八个电阻应变片连接,正八边形凹槽内相间的四个侧面上设置有八个电阻应变片,设置有电阻应变片的每个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电阻应变片;方法:步骤一、锚具安装;步骤二、张拉千斤顶;步骤三、通过应力实时监测仪的显示值,重复步骤二,直到达到σcon为止;步骤四、在结构使用期间,连接应力实时监测仪,按步骤三进行操作。本发明用于对预应力筋预应力的监测和张拉。

    长杆螺栓贯穿梁侧加宽区的梁柱节点及节点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3895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95523.6

    申请日:2016-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21

    Abstract: 长杆螺栓贯穿梁侧加宽区的梁柱节点及节点连接方法,以解决现有装配式预制梁和预制柱节点的连接采用现浇形式,现场湿作业较多,工期较长,施工难度和劳动强度均较大,增大了预制结构的建造成本的问题。节点:在预制梁与预制柱连接端的前后侧设置梁加宽区,多个预应力长杆螺栓贯穿梁加宽区和预制柱,每个预应力长杆螺栓两端用高强螺母紧固。节点连接方法:一、在预制梁和预制柱上打螺栓孔;二、连接预制梁与预制柱,且在预制梁与预制柱之间的预留后浇缝;三、将预制梁与预制柱之间的后浇缝处沿边缘环向涂抹硅酮耐候胶;四、浇注砂浆;五、安装高强螺母;六、安装多个箍筋,至此,完成预制梁与预制柱的节点连接。本发明用于预制梁与预制柱连接。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的建模与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8455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68440.4

    申请日:2014-11-20

    Abstract: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的建模与计算方法,本发明涉及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的建模与计算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未考虑主要结构类型、破坏标志、关键参数、无粘结筋布置形式、加载方式以及跨数的问题,影响预应力混凝土梁板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的准确性。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步骤一、简支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步骤二、建模;步骤三、计算△σp1。步骤一、基于破坏模式I的连续预应力混凝土梁板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步骤二、建模;步骤三、计算△σp2;步骤一、基于破坏模式II的连续预应力混凝土梁板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步骤二、建模;步骤三、计算△σp3。本发明应用于无粘结筋极限应力领域。

    一种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弯矩重分布的调幅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31581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68434.9

    申请日:2014-11-20

    Inventor: 郑文忠 周威 王英

    Abstract: 一种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弯矩重分布的调幅设计方法,涉及混凝土结构弯矩重分布的调幅设计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设计方法调幅对象不清晰导致计算结果的精度不高的问题和计算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计算确定张拉引起的支座控制截面处的综合弯矩Mp、结构的主弯矩MF、张拉引起的次弯矩Msec和外载弯矩设计值Mload;计算确定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控制截面的极限曲率屈服曲率塑性转角θP及塑性弯矩设计值;求得以Mload+Msec为调幅对象的弯矩调幅系数β,以(1-β)(Mload+Msec)作为支座控制截面弯矩设计值;或者求得以Mload+Mp为调幅对象的弯矩调幅系数以作为支座控制截面弯矩设计值;按经典方法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确定支座控制截面处非预应力筋用量。本发明适用于适于房屋建筑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