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9832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383961.0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微能源系统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热力子系统传热约束与电力子系统潮流约束,考虑热量输运对能量转换装置效率如电热泵效率、太阳能集热器效率的影响,获取微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以混合整数线性规划为核心,依据能量转换装置效率与热力子系统质量流量,获取适用于微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的分层迭代优化算法,替代鲁棒性较差的直接非线性优化问题求解。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微能源系统中多能转换与传输过程的整体建模,并能考虑热量输运过程对能量装换装置效率的影响,做出系统运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81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24926.5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8 , F24D19/1096 , H02J3/48 , H02J2003/007 , H02J2003/1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热式电采暖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和装置,先获取电力系统的弃风率;然后求解预先构建的容量优化配置模型,确定换热器装置和电换热装置各自的装机容量以及储热装置的储热容量。本发明实现了储热式电采暖系统中换热器装置和电换热装置各自的装机容量以及储热装置的储热容量的优化,提高了风电消纳能力,且降低了经济费用;且本发明能够在尽可能降低弃风率和经济成费用的基础上实现储热式电采暖系统中换热器装置和电换热装置各自装机容量以及储热装置储热容量的优化,最大程度松弛热电联产机组的“以热定电”约束,提升电网消纳风电的灵活性,并使电网在供暖期间的弃风率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76879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939925.0
申请日:2018-08-17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宁太电气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3/045 , H04L41/0631 , H04L41/14 , H04L63/0236 , H04L63/1408 , H04L6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介入侦听电力调度业务网非法接入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芯片将侦听到的数据通过PCI总线传输给ARM处理器,由ARM处理器进行并发分析处理,并将分析结果发送至上位机,上位机的可视化界面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问题节点,实现检测电力调度业务网非法接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芯片实现对电力调度业务网网络的实时侦听,通过ARM处理器进行高速分析、告警,并建立电力调度业务网二次设备态势模型,最终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将无损捕捉的网络通讯以图形化展现。
-
公开(公告)号:CN10699255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74062.5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46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服务市场环境下的热电联合系统分布式调度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本方法综合考虑了电力系统的调度模型和供热系统的调度模型,并考虑了辅助服务市场环境下的额外调度目标,建立了辅助服务市场环境下热电联合系统调度模型。基于变方向乘子算法,电力系统和各个供热系统分布式处理各自所管辖区域的调度问题,通过不同系统间边界数据的交互迭代获得辅助服务市场环境下的热电联合系统分布式调度最优解。本发明提出的辅助服务市场环境下的热电联合系统分布式调度方法具有良好的收敛速度,可以通过供热系统的储热效应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139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73496.0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F28D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熔盐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侧面管道的熔盐储罐。该熔盐储罐通过在罐体的侧面设置管道,热熔盐在注入储罐时,能够在罐体的底部形成有效的涡流,如此加速了罐体内部冷熔盐的加热过程,实现了更均匀的温度分布;而且通过利用热熔盐注入时产生的动能,通过涡流的形成促进热量的快速传递和分散,显著降低了罐体内的最大边界温差。因此,上述技术方案不仅提高了储热效率,而且减少了由于温差引起的热应力,有助于延长储罐的使用寿命,并减少了熔盐冻结的风险。即,不仅解决了传统熔盐储罐存在的温差和热应力问题,而且通过改善内部熔盐的流动特性,有效地优化了能量的存储与提取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73537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21061.0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7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计及广义储能的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韧性调度方法及系统,属于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技术领域;计及广义储能的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韧性调度方法包括:建立供热管网和建筑热负荷的广义储能模型、以及输氢管道的广义储能模型;建立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韧性指标,量化评估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韧性;建立广义储能支撑韧性增强调度模型;构建并求解计及广义储能的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韧性调度模型,形成极端事件下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韧性调度方案;该调度方案充分利用供热管道、建筑热负荷、输氢管道等广义储能的储能特性,有效提高离网型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和极端事件下的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9094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412438.0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8 , F24D19/10 , F24F11/63 , G06F111/04 , G06F119/08 , G06F119/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热/冷系统虚拟储能能力计算方法、装置与电子设备,方法包括:根据供热/冷系统的结构,建立系统的热量流模型;根据供热/冷系统的实时量测信息,确定实时运行状态信息;求解供热/冷系统的热量流模型;根据热量流模型的求解结果,确定供热/冷系统虚拟储能量为0及虚拟能量储满的运行状态,计算瞬时储能功率极限以及瞬时放能功率极限;在任意预设的调节时长下,基于供热/冷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信息,根据管网中传热流体温度以及用户侧室内温度的上限约束条件和下限约束条件,求解供热/冷系统的热量流模型并优化;根据优化结果获取该调节时长下供热/冷系统的平均储能功率极限、平均放能功率极限以及储能容量、放能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59832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010383961.0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微能源系统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热力子系统传热约束与电力子系统潮流约束,考虑热量输运对能量转换装置效率如电热泵效率、太阳能集热器效率的影响,获取微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以混合整数线性规划为核心,依据能量转换装置效率与热力子系统质量流量,获取适用于微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的分层迭代优化算法,替代鲁棒性较差的直接非线性优化问题求解。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微能源系统中多能转换与传输过程的整体建模,并能考虑热量输运过程对能量装换装置效率的影响,做出系统运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31340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911094785.2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鲁棒修正的多能虚拟电厂运行参数聚合方法,属于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控制技术领域。本方法将一定范围内的综合能源系统等值为一个类似于发电机的模型,与电力系统通过联络线相连,参与电力系统调度,便于电力系统调度中心进行调控。本发明建模形成的多能虚拟电厂模型包括功率基线及功率上下限约束、能量上下限约束和功率变化量上下限约束,该模型保证任意由电力系统调度中心下发且同时满足模型所有约束的日前调度计划均可由虚拟电厂跟踪实现。本发明方法可保证任意在模型范围内的电力系统调度计划均可被多能虚拟电厂跟随,从而保证电力系统调度计划的可执行性,使得本方法可以用到实际电力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90942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12438.0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8 , F24D19/10 , F24F11/63 , G06F111/04 , G06F119/08 , G06F119/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热/冷系统虚拟储能能力计算方法、装置与电子设备,方法包括:根据供热/冷系统的结构,建立系统的热量流模型;根据供热/冷系统的实时量测信息,确定实时运行状态信息;求解供热/冷系统的热量流模型;根据热量流模型的求解结果,确定供热/冷系统虚拟储能量为0及虚拟能量储满的运行状态,计算瞬时储能功率极限以及瞬时放能功率极限;在任意预设的调节时长下,基于供热/冷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信息,根据管网中传热流体温度以及用户侧室内温度的上限约束条件和下限约束条件,求解供热/冷系统的热量流模型并优化;根据优化结果获取该调节时长下供热/冷系统的平均储能功率极限、平均放能功率极限以及储能容量、放能容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