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79590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41369.X
申请日:2013-04-2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清华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混合实时仿真中接口功率的初始自校正计算方法,属于交直流电网数字仿真技术领域。在混合仿真每个电磁暂态仿真步长,通过电磁暂态侧和机电暂态侧分网接口处的三序电压、三序电流计算出三序功率,利用正序无功功率与参考功率的比较求取偏差,经积分环节后输出分网接口三序电流的相位修正量,并采用阈值判断确定稳态时的修正量,以修正分网接口处三序电流与三序电压相量夹角的偏差,实现接口功率初始自校正的计算。本发明方法易于实现,可减少调节时间,提高系统的快速性和稳定性,是解决当前混合仿真中接口功率计算不准确问题的实用方法。同时,该方法计算量相对较小,适合于实时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0250896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46469.7
申请日:2011-11-0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电网的电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平启动方法,属于大网电数字仿真技术领域。首先混合仿真的机电暂态侧在分网接口处用功率源等值第一子网;根据目标稳定状态,设定第二子网的潮流模型,第二子网进入目标稳定状态;电磁暂态侧在分网接口处用电压源等值第二子网,使第一子网进入第一稳定状态;将小内阻电压源并联到第一子网的发电机的机端,通过混合仿真的电磁暂态侧仿真计算,得到其输出功率。在电磁暂态侧第一子网的仿真计算中消除该小内阻电压源的输出功率,启动混合仿真计算。本发明的平启动方法,保证混合仿真两侧闭环启动后能够快速平稳进入目标稳定状态,使大电网电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精确初始化和快速平启动更加便捷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92137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54328.X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静态安全边界与预测控制的换相失败抑制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实时获取高压直流输电站的交流换相电压;当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发生故障时,若所述交流换相电压低于设定的电压阈值,则基于当前故障下通过系统辨识得到的直流电流指令预测模型,生成直流电流指令值;其中,所述直流电流指令值考虑静态安全换相边界,并增加过调量,以实现防止换相失败的控制目标。本发明基于静态安全边界和系统辨识的直流电流控制特性,在故障状态下精确动态调整电流设定值,能够有效抑制换相失败现象,并在故障后快速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3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06387.7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
IPC: H02J3/06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323 , H02J3/46 , G01R21/00 , G01R31/00
Abstract: 本申请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关键输电断面的动态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基于电气特性数据对电力系统进行动态分区,得到多个输电断面,根据拓扑特征、参数和初始潮流流向计算电力系统中每个输电断面的功率传输广度影响因子和功率传输深度影响因子,根据电力系统线路负载率计算电力系统中每个输电断面的支路脆弱性指标,根据功率传输广度影响因子、功率传输深度影响因子和支路脆弱性指标计算每个输电断面的支路脆弱性评估指标并进行加和,得到电力系统的关键输电断面。由此,解决了处理复杂多变的电力系统时,忽略了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潮流拓扑结构变化、网络参数和电力系统初始潮流方向等因素,增加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606209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811313066.0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区所无断电柔性电分相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设备包括:单相隔离变压器TT、主断路器S、第一电压传感器PT0至第四电压传感器PT3、共用直流侧电容器的两相背靠背式变流器BLQ、变流器电流传感器CT0、受电弓位置及电流传感机构CLT1和机构CLT2。该设备可以通过调节中性段的电压、电流幅值和相位,解决柔性自动过分相装置存在的过渡区拉弧,受电弓位置检测不准确的不足,进而保证电力列车平稳、无断电驶过分相区,全面适应高速、重载列车对牵引供电系统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865098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93122.4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和异相供电兼容的全贯通式柔性牵引供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牵引变电所和至少一个分区所,牵引变电所包括:牵引变压器;第一路电源进线和第二路电源进线;静止功率转换器SPC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与牵引变压器相连;第二隔离开关,第一分段式母线通过第三断路器至第六断路器与牵引变压器相连,第一分段式母线与多个静止功率转换器SPC的第四端相连;第一至第四馈线;第一电分相结构;分区所包括:第二隔离开关;第二电分相结构的第一端通过下行线与第一电分相结构的第三端相连,第二电分相结构的第二端通过上行线与第一电分相结构的第四端相连;设置于第二分段式母线与第二电分相结构之间的第五馈线至第八馈线,有效解决了电分相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46866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0260815.9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中铁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平衡变压器和四端口MMC的贯通同相牵引供电系统,由多个贯通式同相牵引变电所接入相互连通的接触网组成,各变电所包括两个采用三相/两相平衡接线形式的牵引变压器T1和T2、具有三个输入和一个输出端口的静止功率转换器SPC;T1和T2的三相原边端口由断路器接入同步公共交流电网的三相,T1和T2的三相副边端口分别均接入SPC的三个输入端口,SPC的输出端口接入牵引母线;SPC由k个四端口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4P‑MMC并联组成,各4P‑MMC均分别包括四相,每相由上下桥臂串联组成,各4P‑MMC的三相中点分别通过三相断路器接入SPC的对应输入端口,各4P‑MMC的第四相中点分别由断路器接入SPC的输出端口。本发明具有接线简单、成本低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9886523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1588427.2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网动态模型多速率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基于各能源子系统属性,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动态模型;然后,基于所述动态模型,根据各能源子系统的时间尺度,对所述各能源子系统进行仿真计算。采用该计算方法避免了传统混合仿真中当某一子系统不收敛时,因以最大仿真步长进行接口交互而造成已收敛子系统继续迭代计算的情况,提高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9767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261434.2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综合能源网的吸收式热泵外特性参数动态计算方法,属于综合能源网数字仿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分析了吸收式热泵的动态特性,通过响应时间快慢的对比,忽略了快过程的动态过程,将快过程的动态偏微分方程简化为了代数方程,灵活的运用了制冷剂的物性查表函数,减少了系统动态模型的偏微分方程的复杂度,避免了制冷剂物性参数的繁琐计算,使得模型不仅保留了吸收式热泵的外部动态特性,同时降低了系统动态建模偏微分方程数目,大大降低了计算时间,满足了综合能源系统动态仿真过程中计算实时性要求。因此本发明方法是一种很好的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系统动态仿真的吸收式热泵的运行参数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22221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043491.3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力网络动态仿真方法及装置,属于综合能源服务技术领域。通过建立热力网络的水力工况模型和热力工况模型,在水力工况模型的管路特性方程中,将密度作为变量处理,体现了在热网介质温度变化的状态下,密度这一物性参数对水力工况的影响;在热力工况模型的能量方程中,将密度和比热容作为变量处理,体现在热网介质温度变化的状态下,密度和比热容这两个物性参数对热力工况的影响。本发明的水力工况模型和热力工况模型计算出的温度结果更接近实际温度,误差小,可靠性高;通过能量方程中作为变化量的比热容,充分考虑了热力管网输送能量过程中管网中存量工质的储能效果,可有效反应出热力管网能量输送过程中的动态特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