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616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22142.3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接式IGBT模块加速寿命试验装置、相关方法和系统,装置包括用于压装受试IGBT模块的压装机构、设置在所述受试IGBT模块表面的温控装置、与所述受试IGBT模块的平面呈垂直布设的宇宙射线辐照源、以及与所述受试IGBT模块电连接的电压加载模块;该装置通过设置温控装置、电压加载模块和宇宙射线辐照源三者结合产生负荷应力,能够加快试验进程,更容易让IGBT器件失效,更容易获得器件寿命,且根据试验结果能够得到高海拔地区特殊环境因素下的IGBT失效率特性及许用失效率下安全工作区;同时,通过外部设置的温控装置进行温度调节,能使温度控制更柔性、灵活,温度波动更加平稳,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1498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743100.3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F24F11/64 , F24F11/89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14 , G06F18/241 , G06F18/213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 , F24F14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负荷需求响应潜力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楼宇空调系统的历史负荷以及影响因素数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得到关键影响因素特征;基于筛选结果以及历史负荷曲线构建第一空调负荷预测模型,并对第一空调负荷预测模型进行预训练;利用目标楼宇的历史负荷和特征数据以及实时采集数据对预训练模型进行调整得到第二空调负荷预测模型;基于第二空调负荷预测模型,通过改变输入的空调温度设定值并对模型预测结果输出作差计算得到最终的需求响应潜力值。本发明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基于迁移学习框架利用云端的高性能计算资源和终端侧的实时数据实现协同工作,有效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以及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062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99829.X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侧阻断的隔离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一次侧限流桥臂、一次侧全桥电路、CLLLC谐振腔、二次侧全桥电路和二次侧限流桥臂。其控制方法采用调频‑移相复合的软开关调压技术,具体而言,调频控制通过调节两侧全桥桥臂开关频率来改变谐振腔的谐振状态,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调节,同时改变CLLLC谐振腔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进一步拓宽软开关范围;移相控制则通过调节一次侧限流桥臂的导通角的大小实现对一次侧全桥电路的输出电压的调节,从而实现输出电压调节能力。此外,该变换器还具备双侧短路保护功能,通过设定短路电流参考值,一次侧和二次侧的限流桥臂能够在检测到短路电流超过参考值时迅速响应,达到双侧短路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020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68631.5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输电线路遭受直接雷击后的瞬态电压数据;基于历史故障数据定义一组可能的故障位置;将瞬态电压转化为瞬态电流;将所述瞬态电流从同一观测点反向注入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模拟出每个可能的故障位置处的横向分支电流;计算瞬态电流与每个可能的故障位置处的横向分支电流之间的时域相似性,将相似度最高的故障位置确定为雷击故障位置。本申请只需要在主变电站安装一个测量点既能实现雷击故障的高精度定位,且可靠性高。不仅适用于无损系统,也同样适用于有损传输线路。
-
公开(公告)号:CN1198625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868063.9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F21/56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F18/24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空调负荷管理系统的物联网恶意软件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物联网恶意软件的操作码;将待检测物联网恶意软件的操作码转换为中间表示序列;提取待检测物联网恶意软件可执行文件的抽象语法树;将所述抽象语法树转换为向量形式,得到源码特征向量;将所述中间表示序列和所述源码特征向量融合,得到融合特征向量;将所述融合特征向量输入物联网软件分类模型,识别出待检测物联网恶意软件的软件类型,其中,所述物联网软件分类模型通过若干已知软件类型标签的不同CPU架构物联网恶意软件的融合特征向量训练得到。本发明准确率高、效率高,且可实现不同CPU架构的物联网恶意软件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85298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787963.0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F18/214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新能源接入负荷预测精度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样本数据集;利用样本数据集的数据训练全网负荷直接预测模型得到全网负荷直接预测结果A;结合样本数据集的数据、火电厂厂用电率数据和新能源厂厂用电率数据训练用电负荷预测模型得到全网负荷间接预测结果B;综合全网负荷直接预测结果A和全网负荷间接预测结果B,得到最优预测结果。本发明针对广域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加剧系统负荷波动性和预测难度的问题,在系统负荷预测中增加了对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造成的厂用电变化的处理,提升广域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场景下的系统负荷预测精度,为调度运行、市场优化提供精准、可靠的边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49870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111646054.1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布式灵活资源的台区经济性虚拟增容方法,能够在台区优化调度过程中保证不超过台变实际容量的前提下,经济性的增加分布式资源的调配,从而容纳台区高峰时期负荷,达到虚拟增容的效果。主要步骤如下:建立电动汽车充电上层模型,模型以用户的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台区分布式灵活资源的经济性虚拟增容下层模型;求解双层优化模型,使用KKT条件将双层优化模型转换为单层优化模型;采用列约束生成算法(C&CG)求解转换后的单层不确定性模型。本发明通过建立不确定性优化的双层优化模型,解决了不确定性情况下,经济性调配台区分布式灵活资源,保证了电动汽车用户的经济充电需求,也消除台变越限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5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3786.0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工商业用户负荷响应的计量监测方法及管理系统,方法包括:采集在本次响应期间下用户关口表及可参与响应调节的各分路的电量数据;分别计算各分路与用户关口表的电量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并判断各分路的电量数据与用户关口表电量数据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若各分路的判断结果均为一致,则确认各分路本次响应均有效,以各分路响应量为准进行计量;若存在不一致的分路,则根据该分路的负荷特性进一步核准该分路响应的合法性;若存在不合法的分路,则以用户关口表处响应的电量数据为准进行计量;否则,以各分路的响应量为准进行计量。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分路负荷运行工况的实时监测和准确计量,以实现分路负荷响应量的精准核算。
-
公开(公告)号:CN1198050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38556.5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于杰 , 罗峰 , 洪骋怀 , 周海锋 , 陈沁野 , 张健 , 应璐曼 , 薛峰 , 叶杰 , 赖业宁 , 华文 , 李威 , 李兆伟 , 许晓彤 , 阮晶晶 , 张佳彬 , 刘嘉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机组短路电流控制措施有效时段识别方法、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校准电网短路电流,筛选目标时段内母线短路电流高于安全标准的运行方式作为待控制方式;分别对有效新能源机组的过流系数和定值电流倍数进行调整,得到对应的多个调整方案,获得有效新能源机组集合对应的多个候选限制措施;将候选限制措施逐个应用于未校核方式中首个待控制方式,根据母线短路电流是否高于安全标准及暂态电压校核是否通过确定有效限制时段;将所有有效限制时段组合,获得目标时段内新能源机组短路电流控制措施的全部有效时段,以及对应的候选限制措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识别未来哪些时段可以通过新能源机组控制参数调整限制短路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75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90940.2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基于能碳耦合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优化方法与装置,具体包括:系统地分析能流与碳流的耦合关系,识别出多能源系统中各能量转换设备的耦合节点及碳流密度路径;基于上述耦合分析,建立能碳联合优化模型,设计包含系统经济性与环保性的多目标优化函数,并通过多场景分析方法,量化不同能源配置策略下的碳排放路径与能效水平;应用高效求解算法,针对能碳耦合模型进行求解,实现对多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的优化。本发明提供的能碳耦合建模与优化方法,能够精确量化多能源设备间的碳排放分配,综合考虑系统经济性与环保效益,为多能并存的低碳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提供了新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