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3721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51808.0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域访问的认证方法及系统,应用于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目标设备在进行针对目标信任域的跨域访问时,利用目标设备的域内私钥和跨域私钥,对自身的设备标识进行签名并加密,得到第一信息,将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一网关;第一网关利用第二网关的域内公钥和跨域公钥对第一信息中所包括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目标设备的第二信息,向目标信任域内的第二网关发送携带有第二信息的访问请求;第二网关利用第二网关的跨域私钥和域内私钥,对第二信息解密,得到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对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确定目标设备对目标信任域进行跨域访问时的密钥。解决了云服务器的管理压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6656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968840.X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营销全程一体化智能管理方法,包括步骤为:S1、智能数据收集;S2、建立通信网络,其为双向通信;S3、数据管理,实时储存和处理用户智能电表信息,对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在线分析,建立用户信息系统;S4、通过网关或用户入口将智能电表与户内可控电器连接;S5、远程控制,通过电脑、手机对可控电器进行远程控制;S6、信息的整合及发布,实时发布电价、价格趋势、分布式电源并网离网信息、购售电情况、系统稳定安全裕度;S7、建立电力微信营销平台,用于电费电量查询、计划停电信息查询、营业网点查询、服务资讯宣传;S8、建立电力大数据系统。本发明具有高效智能且准确的特点。本发明适用于电力营销智能化管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36356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111495742.2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电网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分发的5G配网监测系统和配网监测方法,该配网监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视频采集节点,视频采集节点用于采集配网环境的原始电网监控视频数据;至少一个前端边缘网关,用于对原始电网监控视频数据进行识别、压缩编码、协议转换和5G封装,得到第一电网监控视频数据;基站,用于将第一电网监控视频数据发送至中心云服务器;至少两个后端边缘网关,后端边缘网关用于接收中心云服务器发送的第一电网监控视频数据,对第一电网监控视频数据进行5G协议接收、协议转换和压缩解码,得到第二电网监控视频数据并将第二电网监控数据发送给电网监控中心。提高了电网配网监测的监测效率,同时实现了对电网监测结果的安全预警和定位溯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37470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493658.7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电网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边云协同的5G视频与物联网配网监测系统及方法,该基于边云协同的5G视频与物联网配网监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视频采集节点,用于采集配网环境的原始电网监控视频数据;5G边缘网关,用于对所述原始电网监控视频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5G适配;物联网模块,用于采集配网环境的原始电网状态数据,并对所述原始电网状态数据进行预处理;5G基站,用于接收所述5G边缘网关处理后的第一电网监控视频数据和所述物联网模块处理后的第一电网状态数据,并发送至中心云服务器;中心云服务器,用于向各个监测中心控制站分发电网监控视频数据和电网状态数据。实现了对电网配网环境的全面综合监测、安全预警和定位溯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312608B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110441776.7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nventor: 冯云 , 赵兵 , 翟峰 , 许海清 , 孙炜 , 马超 , 梁晓兵 , 葛得辉 , 刘鹰 , 陈昊 , 付义伦 , 彭楚宁 , 李保丰 , 曹永峰 , 岑炜 , 许斌 , 孔令达 , 徐萌 , 赵英杰 , 冯占成 , 任博 , 周琪 , 张庚 , 袁泉 , 卢艳 , 韩文博 , 王楠 , 杨会峰 , 陈连栋 , 申培培 , 程凯
IPC: G06F21/46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60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0389950.7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电网调峰方法、装置及调峰设备。本发明通过负荷预测和发电预测,得到日内各时段所述虚拟电厂与大电网之间的调度电量,并构建以调峰能力最大和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的两阶段优化模型,确定虚拟电厂中各可控负荷的优化分配方案。本发明引入可控负荷实现调峰,通过调度负荷侧资源削峰填谷,提高电网的调峰能力。进一步的,本发明通过以调峰能力最大和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的两阶段优化模型,确定各可控负荷的优化分配方案,综合考虑了调峰能力和运行成本因素。以如此确定的优化分配方案控制可控负荷运行,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电网调峰能力受限的问题,能够以较低成本提高电网的调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33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389376.5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新能源不确定性的多能源调度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进行负荷预测、发电预测和碳排放量核算,建立低碳调度模型,进行资源分配,得到虚拟电厂各可控负荷的优化分配方案,也即各可控负荷在各时段的调整电量。本发明引入可控负荷参与电网调度,提高电网的调峰能力,提高了电网中新能源的接入能力,保障电网安全、优质、高效运行。进一步的,本发明通过以碳排放限额为约束,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的低碳调度模型,确定各可控负荷的优化分配方案,综合考虑了碳排放和运行成本因素。以如此确定的优化分配方案控制可控负荷运行,在提高电网中新能源的接入能力的同时,以较低成本实现了碳减排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09448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162366.8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电力物资技术领域,提供了电力物资交货计划制定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设置的交货日期和第一日期,第一日期表征已制定计划用户的交货日期;对用户设置的交货日期进行去噪声处理,得到第一交货日期;基于第一交货日期和第一日期,得到优先排序结果;基于优先排序结果和多项时间周期,得到最终交货日期,多项时间周期包括:定标日期、合同签订周期、生产周期、设备调试周期和配送周期;基于最终交货日期对第一交货日期进行判断,得到判断结果,判断结果表征第一交货日期是否合理;当判断结果合理时,基于第一交货日期,得到电力物资交货计划。本申请可以得到准确的合理的电力物资交货计划。
-
公开(公告)号:CN11497198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77127.4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维数据的电网设备智能防汛预警方法,关键是,建立由蓄滞洪区与电网设备组成的防汛洪灾预警模型,每一个蓄滞洪区和此区域内的电网设备进行编码,并建立映射关系数据库,将所述的映射关系数据库与防汛洪灾预警模型存储在专用存储器中,增加一个防汛数据采集专用接口。通过建立由蓄滞洪区与电网设备组成的防汛洪灾预警模型,自动获取气象预报的实时降水量信息、雨水情监测数据、以及防汛管理部门发出的行洪信息,从多方位自动实时获取防汛信息,及时发出全面的报警及预警信号,有利于变电所抢修人员及时调整设备运行方式,供电公司调整供电方案,降低电力资产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481693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91155.1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物ID的设备监督预警码的智能生成方法及系统,所述的方法是在具有中央处理器、通讯网络的服务器组成的系统中实现的,关键是:所述的系统中包括:至少一个电网设备,具有唯一的身份ID;服务器,具有存储电网设备数据信息的专用数据存储单元,还设置有预警码更新单元,每一个电网设备的身份ID与专用数据存储单元和预警码更新单元具有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还包括一个动态监测单元,在此基础上,所述的预警码生成方法是:动态监测单元实时监测专用数据存储单元中的电网设备数据信息,并转送到中央处理器中,中央处理器将电网设备数据信息与存储的数据阈值进行对比后,生成预警码存储在预警码更新单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