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1026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692390.3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杭州辰青和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细化电网洪涝灾害预测模型。本发明包括降雨模型、产流模型、蒸散发与径流模型和管网汇流模型;降雨模型对数值天气预报数据进行降尺度处理和订正,输出的是研究区域1km网格距的未来3天逐小时降水预报;产流模型输入研究区域1km网格距的未来3天逐小时降水预报、土壤CN值、DEM数据和土地覆盖类型数据,输出产流量;蒸散发与径流模型,进行蒸散发计算和径流量计算,输入区域风速风向数据、产流量、DEM数据和土地覆盖类型数据,经水量平衡方程计算得到径流量;将径流量输入管网汇流模型,得到地表汇流量、河道汇流量和地下汇流量,三种汇流量之和即为区域内总汇流量,通过历史台风洪涝灾害数据,对积水深度进行阈值划分,确定预警等级。本发明提高了台风洪涝预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49536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954611.5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象辑知源(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飑线风风速预测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S1)收集历史飑线样本,进行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增广;S2)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学习和训练基于CNN的飑线判别模型,具体内容为:传入雷达反射率图片为数据,首先将图像以灰度图模式读取,提取其中的反射率因子,然后进行预处理,为最后训练形成的飑线判别模型预先提取重要特征,提高飑线判别模型精度,训练得到飑线判别模型;S3)利用飑线判别模型判别是否飑线,是则输出结果文件,否则回到步骤S3等待预测下一个雷达反射率图片。本发明采用卷积神经网络识别,能识别出快速变化的雷达实时图像,从而得出飑线风的实时风速,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196521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656434.2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杭州格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IPC: G01N25/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线路复合绝缘子发热缺陷判断方法及系统。目前的方法采用同一支复合绝缘子不同位置的温差或者同塔不同相别复合绝缘子之间的温差进行判断,该方法容易受到复合绝缘子伞裙与芯棒的温差、测试图像清晰度不足引发局部温度失真的影响,造成误判。本发明采用的判断方法为:首先提取复合绝缘子芯棒中轴线温度曲线,随后通过温度曲线低频分量梯度最大值和温度曲线梯度数据标准差实现复合绝缘子发热缺陷的判定。本发明考虑了复合绝缘子本体缺陷发热,复合绝缘子伞裙与芯棒温差、测试图像清晰度不足引发局部温度失真之间的特征差异,可显著提升架空线路复合绝缘子现场红外测试发热缺陷判断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3198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66301.8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杭州柯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及其工况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数据处理器、数据采集卡、环境参量采集器、电流采集卡、电流互感器、定位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服务器;定位模块用于定位系统的位置,环境参量采集器采集电缆隧道内的环境参量,电流互感器采集电缆三相电流信号,数据处理器根据电流信号计算电缆环流、谐波、介质损耗、高频局放量、过电压信号,并生成报警信息,数据处理器通过通信模块将上述信息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定位故障具体部位。本发明通过宽频域电流互感器实时监测电缆环流、谐波、介质损耗、高频局放量、过电压等宽频域小信号,实现电缆过电压及绝缘状态监测预警,快速排除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96521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010656434.2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杭州格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IPC: G01N25/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线路复合绝缘子发热缺陷判断方法及系统。目前的方法采用同一支复合绝缘子不同位置的温差或者同塔不同相别复合绝缘子之间的温差进行判断,该方法容易受到复合绝缘子伞裙与芯棒的温差、测试图像清晰度不足引发局部温度失真的影响,造成误判。本发明采用的判断方法为:首先提取复合绝缘子芯棒中轴线温度曲线,随后通过温度曲线低频分量梯度最大值和温度曲线梯度数据标准差实现复合绝缘子发热缺陷的判定。本发明考虑了复合绝缘子本体缺陷发热,复合绝缘子伞裙与芯棒温差、测试图像清晰度不足引发局部温度失真之间的特征差异,可显著提升架空线路复合绝缘子现场红外测试发热缺陷判断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98339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0223769.5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场架空线路复合绝缘子发热缺陷分析判断方法及系统。目前的方法采用同一支复合绝缘子不同位置的温差或者同塔不同相别复合绝缘子之间的温差进行判断,该方法容易受到红外测试背景、测试角度、同一支绝缘子高低压侧距离测试点的距离差异的影响,造成误判。本发明首先对复合绝缘子芯棒中轴线温度曲线进行特征频段提取,随后通过温度梯度和温度梯度的统计分布特征参数实现复合绝缘子发热缺陷的判定。本发明考虑了复合绝缘子本体缺陷发热,和背景干扰、测试角度差异、测试距离差异产生的虚假温升之间的特征差异,能够大幅提升现场架空线路复合绝缘子发热缺陷判断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58370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99965.2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载波移相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阀层控制器和控制保护装置;所述控制保护装置通过光纤与DPFC子单元连接;DPFC子单元串联在电网上;所述阀层控制器连接于所述DPFC子单元内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保护装置发送的同步信号控制所述的DPFC子单元;本发明设有控制保护装置并采用在DPFC子单元内设置阀层控制器的方法来控制DPFC子单元,使子单元之间相互独立,实现了远距离的高精度的载波移相调制,提高了灵活性和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55258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56408.5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对雷电流冲击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目前用于应对雷电流冲击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系统,对于雷电流的波尾电流分流作用较弱,有可能出现雷电流的波尾电流侵入换流阀,损坏设备。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配置监测全桥模块交流侧电压的BOD保护,所述BOD保护与全桥模块并联,当全桥模块的交流侧电压超过击穿二极管BOD的转折电压时,BOD保护被击穿,触发旁路设备将子模块旁路,用于分流雷电流的波尾电流,保护子模块。本发明可有效应对雷电流波尾电流对DPFC的冲击,降低雷电流的波尾电流对于DPFC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07863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195744.3
申请日:2021-02-1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裘鹏 , 金玉琪 , 郭锋 , 项中明 , 陆承宇 , 徐华 , 王松 , 陆翌 , 张静 , 潘武略 , 陈骞 , 谢浩铠 , 陈明 , 李心宇 , 周路遥 , 唐爱红 , 卢智键 , 罗绍铷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多单元协调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有DPFC单元的出力分配由协调控制器承担,其每隔一个控制周期T更新一次控制目标,然后通过判断控制目标是否发生改变,对于控制目标不变的情况下,DPFC单元的个数和出力也保持不变;而当控制目标发生改变时,协调控制器需根据新的控制目标重新制定DPFC单元分配方案,求出所需投入工作的DPFC单元个数和各DPFC单元的出力量。本发明能保证每个工作中的DPFC单元处于高效运行状态,且充分利用线路上的冗余单元,提高所有DPFC单元的平均利用率,降低单个DPFC单元的故障率,大幅度延长整个DPFC串联系统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23457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813772.2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提升排管敷设高压电缆载流量的强冷系统和方法。本发明的主冷却管道与所述的冷却主机连接,主冷却管道的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位于高压电缆排管的两端侧部;高压电缆各相排管内分别穿入一分支冷却管道,多根分支冷却管道采用并联方式,汇集于主冷却管道,形成多个循环回路;通过测温装置实时监测高压电缆排管内环境温度;监控器采集高压电缆排管内环境温度,设置温度阈值,控制冷却主机的开启和关闭;冷却主机使冷却管道内的介质强制循环和冷却,并根据高压电缆载流量和排管内环境温度调整流速,通过降低密闭高压电缆排管内环境温度和加速高压电缆本体散热,使高压电缆本体温度降低,实现高压电缆载流量的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