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3749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880092094.6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在显示区域(DA)中形成的阳极(作为第一电极的第一像素电极)(22)的内侧开口(第一开口)(HA)比在虚拟显示区域(DB)中形成的阳极(作为第一电极的第二像素电极)(22)的内侧开口(第二开口)(HB)大。另外,形成在显示区域(DA)中的发光层(第一发光层)(24)具有与形成在虚拟显示区域(DB)中的发光层(第二发光层)(24)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大小。

    有源矩阵基板、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75122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780023732.4

    申请日:2017-0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可靠性高的配线连接构造的有源矩阵基板、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第一金属配线(122)和第二金属配线(125)经由被导体化的IGZO层(124)电连接。此时,因为在第二金属配线(125)与ITO层(109)之间形成有钝化层(107)和有机绝缘膜(108),所以第二金属配线(125)和ITO层(109)不接触而分离。由此,在第二金属配线(125)的铝层(125a)与ITO层(109)之间不会由于电蚀而发生接触不良,成为可靠性高的配线连接构造。

    显示装置
    24.
    发明公开
    显示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60055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980100939.6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在TFT层中,依次层叠半导体层、第一层间绝缘膜、第一配线层、第二层间绝缘膜、第二配线层、第三层间绝缘膜、第三配线层、第一平坦化膜、第四配线层及第二平坦化膜,在第三配线层与第四配线层之间设有第四层间绝缘膜(20a),第四层间绝缘膜(20a)被设置为在第三配线层的第一边框配线(18h)及第二边框配线(18i)在俯视时相对的区域中,覆盖从第一平坦化膜及第二平坦化膜(22a)上形成的第一狭缝(Sa)露出的第一边框配线(18h)及第二边框配线(18i)中至少一方的显示区域侧的端部。

    显示装置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7173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880091927.7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柔性显示装置(1)包括:第一显示区域(5)和第二显示区域(5’);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5)与第二显示区域(5’)之间的弯曲部(7);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5)中的、在第一显示区域(5)和第二显示区域(5’)排列的方向即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控制线(GL(EM));以及,设置在第二显示区域(5’)中的、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控制线(GL(EM)),第一控制线(GL(EM))和第二控制线(GL(EM))经由在弯曲部(7)中形成的弯曲部布线(27A(27B))而电连接。

    显示装置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95385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780094571.8

    申请日:2017-09-21

    Abstract: 使形成在显示区域(DA)中的阳极(22)的内部开口的开口(HA)大于使形成在周边显示区域(DB)中的阳极(22)的内部开口的开口(HB)。形成在显示区域(DA)中的发光层(24)具有与形成在周边显示区域(DB)中的发光层(24)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大小。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71603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880098066.5

    申请日:2018-09-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即使在进行中止驱动时也能够进行不发生闪烁的良好的显示的电流驱动型的显示装置。在像素电路(15)中,在基于第一初始化晶体管(T4)的栅极电压(Vg)的初始化后,数据信号线(Di)的电压经由写入控制晶体管(T2)和驱动晶体管(T1)被写入保持电容器(Cst)。之后,发光控制晶体管(T5)、(T6)导通,有机EL元件(OL)通过来自驱动晶体管(T1)的驱动电流(I1)而发光。在该发光期间,即使栅极电压(Vg)由于截止状态的第一初始化晶体管(T4)的漏电流而降低,也能够通过增大提供给驱动晶体管(T1)的阈值控制端子(TG)的阈值控制电压来补偿该降低。其结果是,即使因中止驱动而刷新周期变长,也能抑制由上述栅极电压(Vg)的降低而引起的亮度的增大,能够防止闪烁的发生。

    显示装置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7173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80091927.7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柔性显示装置(1)包括:第一显示区域(5)和第二显示区域(5’);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5)与第二显示区域(5’)之间的弯曲部(7);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5)中的、在第一显示区域(5)和第二显示区域(5’)排列的方向即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控制线(GL(EM));以及,设置在第二显示区域(5’)中的、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控制线(GL(EM)),第一控制线(GL(EM))和第二控制线(GL(EM))经由在弯曲部(7)中形成的弯曲部布线(27A(27B))而电连接。

    显示装置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8664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80091423.5

    申请日:2018-03-29

    Abstract: 柔性显示装置(1)具备:第一显示区域(5)、第二显示区域(5')、设置于第一显示区域(5)与第二显示区域(5')之间的弯曲部(7)、设置于第一显示区域(5)与第二显示区域(5')之间的第一高电源电压干布线(TD)以及设置于第一显示区域(5)与第二显示区域(5')之间的第二高电源电压干布线(TD'),多个第一高电源电压线(71A)从第一高电源电压干布线(TD)分支并向第一显示区域(5)延伸,多个第二高电源电压线(71A')从第二高电源电压干布线(TD')分支并向第二显示区域(5')延伸,第一高电源电压干布线(TD)和第二高电源电压干布线(TD')经由形成于弯曲部(7)的第一弯曲部导电层(27)电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