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93701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810011624.8
申请日:2008-05-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增强膜生物反应器中曝气抗污染作用的梯型平板膜组件,属于环境工程中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设置平板膜的两侧膜面倾斜一定角度,形成剖面为梯形的平板膜组件,梯型平板膜组件固定于框架上,置于生物反应器中,在抽吸泵作用下出水。平板膜组件的梯形剖面设置能够促进气泡与倾斜平板发生多次碰撞,气泡和尾流漩涡在膜面产生更大的瞬时剪切力,在提高曝气冲刷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减缓膜污染速率,从而增强系统稳定性、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减少化学清洗剂的使用量,大幅度降低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运行成本,促进膜生物反应器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609309B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910012528.X
申请日:2009-07-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优化控制专家系统,属于环境工程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交叉领域。其特征是以处理生活污水不同工况下的膜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混合液中膜污染因子对膜污染影响的权重与方向为依据,建立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参数调控规则,构建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优化控制专家系统,实现对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恶化的预测及专家诊断,并完成自动调控功能,从而实现膜污染速率的有效延缓。系统具有自学习能力,成功调控案例通过系统自学习扩充规则库。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在于能够有效延长膜组件寿命、减少化学药剂用量,降低运行成本;膜污染的有效控制可使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更适应于国情,促进节水事业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1891334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17069.1
申请日:2010-07-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能耗处理低碳氮比废水的一体化水解-反硝化氨氧化工艺,属于环境工程中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其特征是串联第2水解区和好氧硝化区为反硝化氨氧化工艺提供硝态氮电子受体,并联第2水解区为反硝化氨氧化工艺提供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氮,并最终在反硝化氨氧化反应区实现无需外加碳源的自养脱氮。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提高氮素污染物去除效果,无需外加碳源,减少曝气能耗和污泥产量,且较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一体式折流板导流的箱式反应器设计以及无需污泥回流的流程设计可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大幅度降低操控复杂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609309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012528.X
申请日:2009-07-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优化控制专家系统,属于环境工程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交叉领域。其特征是以处理生活污水不同工况下的膜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混合液中膜污染因子对膜污染影响的权重与方向为依据,建立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参数调控规则,构建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优化控制专家系统,实现对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恶化的预测及专家诊断,并完成自动调控功能,从而实现膜污染速率的有效延缓。系统具有自学习能力,成功调控案例通过系统自学习扩充规则库。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在于能够有效延长膜组件寿命、减少化学药剂用量,降低运行成本;膜污染的有效控制可使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更适应于国情,促进节水事业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1402043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228492.4
申请日:2008-10-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23/847 , B01J37/02 , B01D53/86 , F24F3/16 , A61L9/18
Abstract: 一种可见光光催化空气净化材料及空气净化方法,属于光催化净化空气技术领域。其特征是:首先制备氧化铜/钒酸铋纳米光催化剂粉体,再用硅或钛溶胶将催化剂粉体分散、负载于金属网、尼龙基材上,自然干燥或在常温至100℃的范围内烘干处理,形成对甲苯、甲醛等空气污染物具有良好可见光催化活性的材料。同时,壳聚糖表面修饰尼龙基材,有效提高材料表面对甲醛污染物的吸附效果。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所制备的氧化铜/钒酸铋纳米光催化材料在日光或正常照明条件下光催化氧化空气污染物;催化剂负载基材不需100℃以上的温度处理,可赋予更多的室内装饰材料以可见光催化净化的新型功能,在空气污染净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302059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012047.4
申请日:2008-06-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2F3/30
Abstract: 一种倒置式新型脱氮工艺膜生物反应器,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它由无纺布填料、反应容器、曝气装置、温度控制装置、膜组件组成。厌氧氨氧化反应容器是密闭装置,厌氧氨氧化菌采用无纺布附着生长;亚硝化反应容器是敞开装置,出水采用膜出水。无纺布有较大的孔隙度(孔径为3微米),表面粗糙,适合于生长缓慢的厌氧氨氧化菌的附着,其造价低、质量轻;膜组件采用中空纤维膜(材料为聚丙烯,平均孔径0.1μm,膜面积0.2m2)。本发明的效果是微生物附着良好,基质以及气液固三相混合均匀,容易达到所需的操作参数,节省了成本和运行费用。该反应器适用于先厌氧氨氧化后亚硝化工艺,是一种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生物脱氮反应器。
-
公开(公告)号:CN101264992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810011111.7
申请日:2008-04-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催化净化分离复合功能膜及净水方法,属于环境与化工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催化净化分离复合功能膜及净水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吸附成分(碳材料、无机材料、分子印迹材料)和催化成分掺杂二氧化钛等涂敷分离膜,得到具有吸附和催化净化,分离的功能复合膜,吸附污染物与水分离后,将吸附的污染物氧化矿化,使复合膜净化、吸附功能再生。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提高了污染物吸附、催化氧化效率;避免氧化副产物对膜分离出水水质的污染,用于饮水净化时更安全。该方法效率高、污染物去除净化彻底,低污染、低能耗。可用于微污染水质净化、中水处理、或者含较低浓度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水体等的净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0390265C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510047914.4
申请日:2005-12-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环境生物工程领域中的一株降解多氯联苯的兼性厌氧菌及获得方法,包括:从多氯联苯的污染点取样,经过初筛、分离、纯化菌株,再经筛选及强化驯化PCBs降解菌株的步骤,获得了一株高效降解PCBs的新菌株Raoultella terrigena LY402。该菌株为兼性厌氧菌,能够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蔗糖脂为碳源快速降解2,3′,4,4′-四氯联苯;在好氧情况下对Aroclor1242的70小时降解率为98.02~99.15%;在兼性厌氧情况下,对土壤中Aroclor1260的8天降解率为96.55%。优点:①能够降解不同取代位点的PCBs;②能够利用蔗糖脂高效降解PCBs,无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569682A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200410020554.4
申请日:2004-05-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1/14 , B01D65/02 , B01D2311/2688 , B01D2313/26 , B01D2319/06 , B01D2321/185 , B01D2325/36 , B01D2325/38 , C02F3/1268 , C02F3/208 ,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中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膜曝气与膜分离耦合的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其特征是将曝气用疏水膜和分离用亲水膜安置在同一个圆柱状反应器中,形成膜曝气分离反应器,另在回流管道上设置生物反应器,使所处理污水在两反应器之间循环流动,实现无泡曝气、膜分离和生物降解的耦合。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膜曝气可使氧利用效率达到或接近100%,溶解氧充足可提高生物反应器容积负荷,减小占地,降低成本;分离膜可彻底去除悬浮杂质,出水无须消毒,其对活性污泥的截留在保证生物量的同时减少了剩余污泥生成量;回流泵产生的剪切作用可以减轻分离膜的膜污染,同时保证曝气膜表面生物膜厚度不会对氧的传递造成阻碍。
-
公开(公告)号:CN1460538A
公开(公告)日:2003-12-10
申请号:CN03128410.8
申请日:2003-04-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8
Abstract: 废气治理领域中的含亲水和疏水性混合挥发有机物的废气生物过滤处理方法,包括,含混合挥发性有机物的废气[1]、装有填料[3]的生物过滤床[2]、停留时间和排放[6],其特征:生物过滤床采用二段或三段的结构,并加有脱水单元[4],废气从加有脱水单元前面的生物过滤床,按序从其上方进入,下方排除,在脱水单元之后,则废气改变方向,从底部向上进入其内,由上方排放[6],停留时间为1~1.5分钟;填料[3]是由堆肥、土壤、火山灰组成的混合物,并且肥-土-灰混合物与活性污泥或上清液以20∶1~40∶1的体积比混合而成。优点: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无污染,可以同时处理含有亲水性和疏水性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一次去除率可达100%,时间节省3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