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81745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810603156.7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F28D15/02
Abstract: 一种环路热管,包括蒸发部、冷凝部和连接蒸发部和冷凝部的绝热部和回流部,流体在蒸发部吸热蒸发,经过绝热部进入冷凝部,在冷凝部内进行换热后冷凝,冷凝的流体通过回流管回到蒸发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部包括吸热管,回流部包括冷凝管,所述吸热管的管径大于冷凝管的管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式结构的环路热管,主要是增加冷凝管的阻力,降低蒸发部的阻力,使得蒸汽从蒸发部流动更容易,环路热管更好的形成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141276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68088.0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邱燕 , 张冠敏 , 王效嘉 , 林涛 , 靳印涵 , 王志梁 , 王凯 , 李咸安 , 魏姗姗 , 江程 , 李言伟 , 张国庆 , 焦敏 , 许吉凯 , 张海静 , 魏晓蔚 , 张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液两相流的换热管内部尺寸的设计方法,换热管内设置多个提升装置,从换热管的入口到换热管的出口,距离换热管入口的距离为H,正方形的边长为C,C=F2(H),C’是C的一次导数,满足如下要求:C’
-
公开(公告)号:CN109974493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10603160.3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F28D15/04
Abstract: 一种环路热管,包括蒸发部、冷凝部和连接蒸发部和冷凝部的绝热部和回流部,流体在蒸发部吸热蒸发,经过绝热部进入冷凝部,在冷凝部内进行换热后冷凝,冷凝的流体通过回流管回到蒸发集管;所述蒸发部包括吸热管,吸热管内设置分隔装置,所述分隔装置是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在吸热管的横截面上设置;所述分隔装置为正方形和正八边形结构组成,所述正方形的边长等于正八边形的边长,所述正方形的四个边分别是四个不同的正八边形的边,正八变形的四个互相间隔的边分别是四个不同的正方形的边。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式结构的环路热管,在吸热管内存在汽液两相流动时,强化传热,同时减弱吸热管的振动,降低噪声水平。
-
-
公开(公告)号:CN11082296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219228.9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路热管翅片尺寸的设计方法,所述翅片设计方法如下:同一径向杆上设置多个翅片,所述翅片具有相同的形状,距离中心杆的距离为S1,翅片的尺寸为C1,C1是距离S1的函数,即C1=F4(S1),满足如下要求:C1’>0,其中C1’是C1的一次导数。本发明提供一种环路热管的翅片尺寸设计方法,本发明通过重点加强管壁附近的切割能力,能够有针对性的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降噪减震,从而进一步实现降噪减震效果,同时也能进一步强化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9231327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1267459.2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02F1/14 , C02F1/08 , C02F1/0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路热管海水淡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蒸发系统、冷凝系统和淡水收集系统,海水在蒸发系统进行蒸发产生蒸汽,然后蒸汽在冷凝系统进行冷凝变成淡水,然后淡水通过淡水收集系统进行收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式的海水淡化系统,利用太阳能和环路热管相结合,利用环路热管的性能,提高海水淡化的利用。
-
-
公开(公告)号:CN108222125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0034903.X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吸力高度变化的反重力环路热管,所述热管包括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位于冷凝端上部,所述蒸发端一部分设置在流体上升段,在流体上升段的蒸发端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毛细芯,毛细芯沿着高度方向分布,沿着高度下降方向,所述毛细芯的毛细力逐渐增强。本发明通过越是靠近冷凝端,毛细力越大,采取此种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液体的吸力,在相同的成本下能够提高20%以上的吸力,从而提高换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02860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638095.8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盘管盘绕管径变化的微生物土壤净化的太阳能环路热管系统,包括太阳能装置和环路热管装置,所述太阳能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连接太阳能集热器,所述风机将空气输入到换热器,在换热器中加热成热空气后,进入环路热管装置;所述环路热管装置包括空气进口通道、空气出口通道、环路热管和气体腔室,所述环路热管包括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冷凝端设置在气体腔室的下部壁面上;所述气体腔室设置在土壤中,所述冷凝端是位于气体腔室下部外壁面的盘管,所述气体腔室的下部壁面是圆形结构,沿着圆形结构中心向径向方向,盘管的管径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将通过如此设置,能够使得热量先从圆形结构的外端开始散热,然后逐渐向内。因为外端的盘管的管径大,需要更多热量,使得整体散热均匀,增强土壤修复效果。使得整体修复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8222125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34903.X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4 , E03B3/28 , F03D3/005 , F03D9/007 , F28D15/0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吸力高度变化的反重力环路热管,所述热管包括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位于冷凝端上部,所述蒸发端一部分设置在流体上升段,在流体上升段的蒸发端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毛细芯,毛细芯沿着高度方向分布,沿着高度下降方向,所述毛细芯的毛细力逐渐增强。本发明通过越是靠近冷凝端,毛细力越大,采取此种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液体的吸力,在相同的成本下能够提高20%以上的吸力,从而提高换热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