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7018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0717350.5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F24S40/60 , F24S40/20 , F24S50/00 , F24S50/40 , F24S10/70 , F24S10/95 , F24S23/70 , F24S20/20 , F24S30/425 , F24S6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空低温水的环路热管太阳能集热系统,如果中央控制器检测的蓄热器入口管的温度低于蓄热器的蓄热材料的温度,则中央控制器自动关闭出口管阀门,排出口阀门打开,同时启动动力装置运行,将蓄热器的管路上不符合温度要求的流体通过旁通管路的排出口排出,当动力装置运行一定时间后,关闭动力装置和排出口阀门,打开出口管阀门,关闭第一阀门;当检测的集热装置中的流体温超过蓄热材料温度一定数值时,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关闭,从而使得流体进入蓄热器中进行蓄热。本发明根据检测的温度自动排空不满足蓄热要求的低温水,满足蓄热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53150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290573.8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梯形结构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箱体和集热装置,所述集热装置包括集热部件和放热部件,所述放热部件设置在箱体内,集热部件设置在箱体外,集热部件吸收太阳能,集热管箱是梯形结构,其中下部的边长大于上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梯形结构太阳能集热系统,使得下部吸热面积增加,增加吸热量,使得焦点发生变化也不会导致吸热量损失。通过设置梯形结构使得吸热面积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182937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10328186.6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路热管,包括中部蒸发管、左集管、右集管和管组,所述管组包括左管组和右管组,左管组与左集管和中部蒸发管相连通,右管组与右集管和中部蒸发管相连通,从而使得中部蒸发管、左集管、右集管和管组形成加热流体封闭循环,电加热器设置在中部蒸发管内,所述管组为多个,每个管组包括圆弧形的多根弧形管,相邻弧形管的端部连通,使多根弧形管形成串联结构,并且使得弧形管的端部形成弧形管自由端;中部蒸发管包括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第一管口连接左管组的入口,第二管口连接右管组的入口,左管组的出口连接左集管,右管组的出口连接右集管;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设置在相对的两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式结构的振动管束环路热管,通过在有限的空间设置更多的管组,增加管束的振动范围,从而强化传热,增强除垢。
-
-
公开(公告)号:CN11279764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1110627.1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路热管太阳能速度差控制方法,所述集热装置包括反射镜和集热管箱,所述集热装置包括除垢阶段,所述采取如下方式运行:在除垢阶段,采取如下方式运行:管束自由端内部设置速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管束自由端内的流体的流速,所述速度检测元件与控制器进行数据连接,控制器根据时间顺序提取速度数据,通过相邻的时间段的速度数据的比较,获取其速度差,低于阈值时,控制器控制集热管箱停止集热或者继续集热。本发明通过根据速度差或者速度差变化的累计来判断流体的稳定状态,使得结果更加准确,不会因为运行时间问题导致的老化而产生的误差增加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93347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1138920.9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邱燕 , 张冠敏 , 张毅 , 王效嘉 , 张宏涛 , 孙秀青 , 靳印涵 , 陈晓东 , 韩小岗 , 李咸安 , 朱国梁 , 江程 , 李言伟 , 张国庆 , 焦敏 , 许吉凯 , 张海静 , 魏晓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管间距优化的管壳式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上下集管以及设置在上下集管之间的换热管;所述换热器包括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设置在下集管上,出口管设置在上集管上,所述换热器包括热源进口和热源出口,热源从热源进口进入,与换热管内的流体进行换热,然后从热源出口流出,换热管内的流体加热成蒸汽,从出口管流出,其特征在于:在换热管内设置分隔装置,所述分隔装置是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在换热管的横截面上设置;换热管的边长为L2,相邻换热管中心之间的间距为S2,随着L2的增加,S2不断增加。本发明通过上述规律的变化,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094893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186515.8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路热管从空气中提取水的装置的设计方法,包括风机装置、空气进口通道、空气出口通道、环路热管和储水冷凝室,管线管壁上设置通联,管线通过通联与毛细芯之间统统,所述的装置的设计方法如下:高度方向上为G,通联的大小T跟随G,为T=T(G),锁着G向上的移动,T(G)‘(Y)>0。本发明通过优化的设计,可以提高提水效率,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82937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328186.6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路热管,包括中部蒸发管、左集管、右集管和管组,所述管组包括左管组和右管组,左管组与左集管和中部蒸发管相连通,右管组与右集管和中部蒸发管相连通,从而使得中部蒸发管、左集管、右集管和管组形成加热流体封闭循环,电加热器设置在中部蒸发管内,所述管组为多个,每个管组包括圆弧形的多根弧形管,相邻弧形管的端部连通,使多根弧形管形成串联结构,并且使得弧形管的端部形成弧形管自由端;中部蒸发管包括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第一管口连接左管组的入口,第二管口连接右管组的入口,左管组的出口连接左集管,右管组的出口连接右集管;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设置在相对的两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式结构的振动管束环路热管,通过在有限的空间设置更多的管组,增加管束的振动范围,从而强化传热,增强除垢。
-
公开(公告)号:CN11008174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810698802.2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F28D15/02
Abstract: 一种环路热管的设计方法,包括蒸发部、冷凝部和连接蒸发部和冷凝部的绝热部和回流部,流体在蒸发部吸热蒸发,经过绝热部进入冷凝部,在冷凝部内进行换热后冷凝,冷凝的流体通过回流管回到蒸发集管;所述冷凝部包括多个冷凝管,所述多个冷凝管是并联的平行结构,相邻分隔装置之间的距离为S1,正方形的边长为L1,冷凝管为正方形截面,冷凝管的边长为L2,相邻冷管中心之间的间距为S2。本发明提供一种环路热管冷凝管间距设计方法,强化传热,同时减弱吸热管的振动,降低噪声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0081745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810603156.7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F28D15/02
Abstract: 一种环路热管,包括蒸发部、冷凝部和连接蒸发部和冷凝部的绝热部和回流部,流体在蒸发部吸热蒸发,经过绝热部进入冷凝部,在冷凝部内进行换热后冷凝,冷凝的流体通过回流管回到蒸发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部包括吸热管,回流部包括冷凝管,所述吸热管的管径大于冷凝管的管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式结构的环路热管,主要是增加冷凝管的阻力,降低蒸发部的阻力,使得蒸汽从蒸发部流动更容易,环路热管更好的形成循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