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9248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150643.9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L51/08 , C08K9/06 , C08K7/26 , C08F283/12 , C08F220/20 , C08F220/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细菌粘附的疏水增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利用溶胶凝胶法和两步改性法制备了功能化的纳米二氧化硅,再通过开环反应制备了乙烯基封端的聚硅氧烷;其次,通过自由基聚合,将乙烯基封端的聚硅氧烷和功能化的纳米二氧化硅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形成含纳米二氧化硅和聚硅氧烷链段的有机‑无机杂化聚合物。利用提拉浸渍法将其涂覆于光学塑胶产品表面,形成增透涂层,通过透光率测试发现涂覆后的产品透光率上升。本发明成功制备出一种光学增透膜涂层,合理涂覆后能够增加光学塑胶产品的透光率、疏水性和抗细菌粘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44861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1290011.9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3C17/42 , C08F283/12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20/06 , C08F2/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功能材料领域,公开了基于乳液聚合法制备凹坑结构光学增透膜的方法.包括:(1)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烯基封端的聚硅氧烷作为单体,制备乙烯基封端的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乳液;(2)制备酸性硅溶胶;(3)将酸性硅溶胶浸涂在基材上,间隔5~30s后再浸涂乙烯基封端的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乳液,再热处理固化成膜,最后煅烧去除聚合物乳胶粒子得到增透涂层。相较于普通的增透膜,这种有凹坑结构的表面形貌更特殊,是一种理想的光学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634738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0268087.5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9D125/06 , C09D7/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锅法同时制备不同粘附性超疏水表面的方法。分别制备PS微球和纳米粒子(SiO2),用过量的纳米粒子对PS微球包覆,机械搅拌下得树莓状复合颗粒沉积在反应壁上,未参与复合的纳米粒子保留在反应液中,疏水改性后将两种颗粒分离,通过呼吸图案法制备疏水表面。反应壁上的树莓状复合颗粒制备的疏水表面呈现Cassie‑Baxter态,而反应液中的SiO2颗粒则制备出Wenzel态的疏水表面。本发明一锅法同时制备了不同粘附性的疏水颗粒,且可以通过调节进料比等实现粘附性的转变,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快捷,无需任何氟化物,外界刺激的引入,对设备要求低,合理应用后可简化制备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53690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44232.5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J9/42 , C08L79/08 , C08G73/10 , C08K9/06 , C08K7/26 , C08G77/26 , C08G77/06 , C10M161/00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滑表面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稳定性良好的二氧化硅杂化聚酰亚胺的超滑表面材料的制备方法。本文首先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尿素为硅源水解剂、TEOS为硅源试剂,反应得到介孔二氧化硅(KCC‑1),将其用KH540进行改性。随后结合呼吸图案法,以氨基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APT‑PDMS、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S‑BPDA)、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为原料,利用两步法制备了稳定性良好的聚酰亚胺SLIPS。本发明的多孔基底的静态接触角可达152°,灌油之后水滴可在其表面进行滑动,且该超滑表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防污性以及自清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1705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092096.3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9D187/00 , C08G83/00 , C09K3/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功能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树莓状复合颗粒制备稳定超疏水材料的方法。首先以St和KH570为单体,悬浮聚合法制备P(St‑co‑KH570)共聚微球,然后利用正硅酸乙酯合成双重尺寸的SiO2粒子,最后将SiO2粒子与P(St‑co‑KH570)共聚微球利用羟基的缩合作用组合在一起,形成三级树莓状颗粒。将三级树莓状颗粒沉积在玻片上制备成超疏水表面,结果显示疏水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静态接触角可达158°,滚动接触角为2°。相较于传统的树莓状颗粒,制备的三级树莓状复合颗粒具有更高的尺寸层次性和结构复杂性,应用后可显著提高超疏水表面的Cassie‑Baxter态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超疏水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48077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806005.3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C08J9/28 , C08L51/02 , C08B37/16 , C08F251/00 , C08F212/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孔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使酰胺化环糊精与苯乙烯单体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下发生自由基聚合生成两亲性β‑环糊精共聚物。用二硫化碳为溶剂,以水滴模板法造多层孔洞膜材料,其疏水性能介于90‑120°之间,该多层孔洞结构由SEM观察出来,然后用胶带等物理作用将最上层孔的一半粘连去除,可以发现,几乎所有浓度的样品都能达到150°,完全达到超疏水材料的要求,与同时该材料还表现出高粘性。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水滴模板法的优点,又弥补了水滴模板法的缺点,是一种大面积制造高粘性超疏水材料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