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细菌粘附的疏水增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29248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150643.9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细菌粘附的疏水增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利用溶胶凝胶法和两步改性法制备了功能化的纳米二氧化硅,再通过开环反应制备了乙烯基封端的聚硅氧烷;其次,通过自由基聚合,将乙烯基封端的聚硅氧烷和功能化的纳米二氧化硅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形成含纳米二氧化硅和聚硅氧烷链段的有机‑无机杂化聚合物。利用提拉浸渍法将其涂覆于光学塑胶产品表面,形成增透涂层,通过透光率测试发现涂覆后的产品透光率上升。本发明成功制备出一种光学增透膜涂层,合理涂覆后能够增加光学塑胶产品的透光率、疏水性和抗细菌粘附性能。

    一锅法同时制备不同粘附性超疏水表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34738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0268087.5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锅法同时制备不同粘附性超疏水表面的方法。分别制备PS微球和纳米粒子(SiO2),用过量的纳米粒子对PS微球包覆,机械搅拌下得树莓状复合颗粒沉积在反应壁上,未参与复合的纳米粒子保留在反应液中,疏水改性后将两种颗粒分离,通过呼吸图案法制备疏水表面。反应壁上的树莓状复合颗粒制备的疏水表面呈现Cassie‑Baxter态,而反应液中的SiO2颗粒则制备出Wenzel态的疏水表面。本发明一锅法同时制备了不同粘附性的疏水颗粒,且可以通过调节进料比等实现粘附性的转变,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快捷,无需任何氟化物,外界刺激的引入,对设备要求低,合理应用后可简化制备流程。

    一种树莓状复合颗粒制备稳定超疏水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1705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092096.3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功能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树莓状复合颗粒制备稳定超疏水材料的方法。首先以St和KH570为单体,悬浮聚合法制备P(St‑co‑KH570)共聚微球,然后利用正硅酸乙酯合成双重尺寸的SiO2粒子,最后将SiO2粒子与P(St‑co‑KH570)共聚微球利用羟基的缩合作用组合在一起,形成三级树莓状颗粒。将三级树莓状颗粒沉积在玻片上制备成超疏水表面,结果显示疏水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静态接触角可达158°,滚动接触角为2°。相较于传统的树莓状颗粒,制备的三级树莓状复合颗粒具有更高的尺寸层次性和结构复杂性,应用后可显著提高超疏水表面的Cassie‑Baxter态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超疏水材料。

    多层孔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8077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806005.3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孔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使酰胺化环糊精与苯乙烯单体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下发生自由基聚合生成两亲性β‑环糊精共聚物。用二硫化碳为溶剂,以水滴模板法造多层孔洞膜材料,其疏水性能介于90‑120°之间,该多层孔洞结构由SEM观察出来,然后用胶带等物理作用将最上层孔的一半粘连去除,可以发现,几乎所有浓度的样品都能达到150°,完全达到超疏水材料的要求,与同时该材料还表现出高粘性。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水滴模板法的优点,又弥补了水滴模板法的缺点,是一种大面积制造高粘性超疏水材料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一种快速检测蛋白酶Jmjd6与量子点结合速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81664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510560830.4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快速检测毛细管内重组蛋白酶Jmjd6与量子点结合速率的方法,属于纳米生物分析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含有六聚组氨酸标签的重组精氨酸甲基转移蛋白酶(Histag‑Jmjd6)与量子点(QDs)在毛细管内相互作用,按摩尔比例8:1在毛细管内进样相同时间,通过控制进样时间来改变进样量,用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两者之间的组装和结合速率。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灵敏的检测蛋白酶Jmjd6与量子点的结合速率,并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进一步拓宽了量子点在生物分析中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结合检测的应用。

    一种结肠癌核磁共振多功能造影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26127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510660787.9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肠癌核磁共振多功能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将染料标记后的结肠癌肿瘤靶向多肽(TCP‑1)与磁性纳米载体结合,一方面具体通过Cy5.5有机染料标记TCP‑1多肽,并将N端修饰为炔基,合成炔基修饰的TCP‑1‑Cy5.5。另一方面,合成叠氮修饰的均一性氧化铁纳米粒子(Azide‑SPIO),最终将两者通过点击化学偶联制备多功能造影剂(SPIO‑TCP‑1‑Cy5.5)。本发明研制一种针对结肠癌的早期诊断的新型造影剂,TCP‑1将引导纳米粒子特异性地结合并进入肿瘤的新生血管细胞,用磁共振显影联合远红外荧光成像将可以实现小至几个毫米的早期肿瘤检测。

    一种毛细管内快速检测酶浓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41941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559191.X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生物技术领域一种毛细管内快速检测酶浓度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量子点与荧光标记的多肽在毛细管外混合反应,得到量子点生物探针;(2)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将酶与量子点生物探针在毛细管内相互作用,通过荧光检测,测定受体检测通道与供体检测通道的峰值面积之比与酶浓度的关系,绘制峰面积比-时间的标准曲线,对照标准曲线确定待测样品中酶浓度。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毛细管内快速检测酶浓度的方法,操作简单,可重复性高,能方便快捷的检测出样品中酶浓度,进一步拓展了量子点探针在生物分析领域的应用。

    一种检测量子点表面多肽数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6761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61217.4

    申请日:2015-09-0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生物技术领域,一种检测量子点表面多肽数量的方法,(1)设计一系列不同摩尔比的荧光染料标记的多肽与量子点,所述的多肽序列包括一个组氨酸标签序列,与量子点自组装成量子点生物探针,通过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测定受体检测通道与供体检测通道的峰值面积之比,绘制峰面积比—荧光染料标记的多肽与量子点摩尔比的标准曲线;(2)在待测样品中包括一个组氨酸标签,用荧光染料标记,与量子点自组装成量子点生物探针,通过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测定受体检测通道与供体检测通道的峰值面积之比,根据步骤(1)得到的标准曲线确定待测样品的多肽数量。本发明提供的可用于识别量子点表面多肽数量的方法,操作简单,可重复性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